Study 28 約翰福音 13:33~14:14 (2.11.2)

Study 28 John 13:33~14:14 (2.11.2)

研經題目:

1. 試探索十三33~37與十四1~6之間的關係。耶穌到往哪裏去呢?他們為什麼現在不能跟祂去呢?「我……就必再來」是指哪一件事呢?

2. 多馬和腓力二人的疑問在哪一方面都顯得是目光短淺呢?耶穌,特別在與父神的關係上,怎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呢?

3. 耶穌將什麼盼望擺在祂的門徒面前,作為祂回到父那裏去的結果呢?參12~14節。在你自己的經驗中,對於這一點有任何認識嗎?為什麼信徒所作的事被稱為「更大的事」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3:34-35 必須是耶穌門徒的明顯標誌。耶穌的 “新命令” 源自摩西律法的命令,即全心全意愛上帝和愛鄰舍如同自己(利19:18;參申6:5;可12:28-33),但耶穌以自己的愛和教導,將命令深化,並提升到另一層次。祂甚至教導門徒要愛仇敵(太5:43-48)。事實上,愛鄰舍不是新的命令,但其新意在於,要像耶穌愛門徒那樣彼此相愛(參約13:1,15:13)。由於耶穌捨命的時候迫近,因此怎樣這個詞暗示,這份愛甚至有甘願為他人捨命的心(見15:13)。

13:38 雞叫以先,另見太26:34;可14:30;路22:34。有許多(雖然不是全部)《馬可福音》的抄本記載雞叫 “兩遍”(可14:30、68、72),但其實公雞在幾分鐘內會報曉多次,每次啼叫幾聲。馬可特別提到前兩次雞叫(顯然耶穌也是這麼說的),馬太、路加和約翰把重點放在彼得不認主這件可恥的事上,因此就略過這個細節,記述耶穌提到的雞叫是指公雞報曉的整個過程。

14:1 你們信上帝,有譯本將這句話翻譯為祈使(或命令)句(“你們要信上帝”),但希臘原文也可以翻譯為陳述句(《和》的譯法)。根據前一句話的語意,將它翻譯成祈使句或許更好。門徒所憂愁的是耶穌即將離去(見13:36)。按照《舊約》的用法(如:賽28:16),“信” 只指個人的、在關係中的信靠。

14:2-3 根據上下文(耶穌將要回到父那裏去:13:1、3,14:28),最好將我父的家裏理解為天上聖父所在之處。根據這個情景,許多住處(希臘原文monē)指在那個大房子裏的許多房間。“房間” 的概念不是表示空間狹小,而是要與上帝的 “家” 這個比喻一致。在類似的經文中,耶穌說跟隨祂的人將會被接到 “永存的帳幕”(《和修》“永遠的住處”;路16:9;參林前2:9)中去。

14:6 耶穌是到父那裏去的唯一道路,這實現了《舊約》中只有某些人可以就近上帝的象徵和教導(見3:18注),例如:用來分隔聖所與上帝臨在的至聖所的幔子(出26:33),上帝只容許利未支派的大祭司(利16章)進入至聖所;上帝拒絕百姓用自創的方式就近祂(利10:2);上帝揀選亞倫作為以色列民的唯一代表,只有他才可以在至聖所中就近祂(民17:5)。耶穌是人通向上帝的唯一“道路”(徒4:12),唯獨藉著祂,人才能到上帝那裏去。作為真理的耶穌,既成就了《舊約》的教導(約1:17),也彰顯了獨一真神(參1:14、17,5:33,18:37;另見8:40、45-46,14:9)。唯獨耶穌是生命,祂成了《舊約》中關於上帝賜 “生命”的應許(11:25-26),在祂裏頭有生命(1:4,5:26),因此祂能夠賜永生給一切信祂的人(如:3:16)。這是另一個 “我是” 宣稱,宣告了耶穌的神性(見16:35)。

14:8-11 顯然腓力求上帝以某種形式顯現。《舊約》記載摩西曾這樣祈求上帝,上帝讓他看見自己榮耀的一部分(出33:18,參出24:10);以賽亞也曾看見上帝在異象中顯現(賽6:1;見約12:41注)。相比《舊約》中上帝有限地向人顯現,耶穌更完全地親自彰顯了上帝(另見結1:26-28)。按照《舊約》的教導,耶穌否認人可以直接見到上帝(5:37,6:46;參1:18),但祂做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宣告:人看見了祂,就是看見了父。這是耶穌清楚宣告自己的神性。腓力的請求說明他仍未明白耶穌的降臨就是把天父表明出來(1:14、18)。

14:10 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雖然聖父和聖子是互相內住,但他們在三位一體中各有不同的位格,聖靈也是一樣(太28:19;林後13:14)。他們雖然是三個位格,卻也是一體。

14:11 我所作的事(《和修》“我所做的工作”)包括耶穌所行的神蹟,祂所做的其他事情和教導(見14:12注)。

14:12 我所作的事(《和修》“我所做的工作”),在本書中,“工作”(希臘原文ergon)這個詞無論是單數還是複數,其含義都比 “記號”(《和》譯作 “神蹟”)豐富得多。“記號” 是神蹟,證明耶穌是彌賽亞和上帝的兒子,引導不信的人歸向基督(見2:11注)。耶穌的 “工作” 指祂的整個事工(見4:34,5:36,10:32,17:4),包括祂所行的神蹟(見7:21),以及其他作為和教導。這些事全都彰顯父上帝的工作,因為耶穌說這些 “乃是住在我裏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和修》“住在我裏面的父在做祂的工作”,14:10)。耶穌在這裏教導門徒要效法祂在生活和事奉中所做的事。門徒能夠做更大的事,是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祂的工作後(12:24,15:13,19:30),就往父那裏去。這表明門徒能夠做 “更大的事”,是因為耶穌回到父那裏後,上帝賜下的聖靈給他們能力(見16:7,另見7:39,14:16、26)。有譯本把廣義的 “更大的事” 譯作 “更大的工作”,其實 “更大的”希臘原文是meizona,中性形容詞,而名詞 “事” 希臘原文是erga,複數,含義比 “工作” 豐富得多。這些 “更大的事” 包括傳福音、教導和慈善事工;簡而言之,是指自五旬節起教會對世人所做的全部事工。“更大的事” 的例子;僅在五旬節那天,新增的門徒人數就遠比耶穌在世時跟隨主的人多,參徒2:41。這些工作 “更大”,並非因為它們是更加驚人的神蹟,而是因為它們的範圍遍及全世界,並改變個人的生命,以及整體社會和文化。

14:13 奉耶穌的祈求,既有以與祂的屬性和旨意相符的方式來禱告的意思(在古代世界,人的名代表了他是個怎樣的人),也有奉耶穌的權柄來到上帝面前的意思。耶穌的話大概包含這兩重意思,而非教導必須要以 “奉耶穌的名” 作為禱告的結語;當然,這樣做也沒有不妥。只有祈求和渴慕耶穌所喜悅的事,禱告才會蒙應允,另見約壹5:15注。

14:14 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是直接向耶穌禱告的依據。有許多其他經文也鼓勵向父上帝禱告(見6)。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