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日 阿摩司书四(1.8.4)

灭亡的神谕

阿摩司书
阿摩司书

研经题目

  1. 以色列人因为犯罪,除了他们的城市与家园将会被毁灭外,还有什么事会发生?
  2. 巴珊的母牛是指什么呢?试想像你对这段描写的感受?
  3. 在4~5节里,百姓的行为有什么讽刺的意味?上帝的态度又怎样?你想藉着你的宗教活动去成就些什么?
  4. 上帝怎样在以色列的毁灭前最后警告他们?这里显示出上帝对祂的百姓是抱着什么态度的?
  5. 如果他们拒绝这些警告,他们要面对什么呢?
  6. 上帝对刑罚与审判有何感受?
  7. 从这段经文里清楚看出上帝哪些美德?
  8. 祂的性情与祂的行动有何关连?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4:1-13 灭亡的神谕。这个神谕分为两部分:1-5节和6-13节。在第一部分,先知详述3:14-15提到的要点:他们放任纵欲欺压贫寒(4:1-3),以及假意敬拜(4-5节)。在第二部分,上帝详细说明祂曾多次多方呼吁以色列人回转归向祂,却始终没有得到以色列人的回应(6-11节)。因此,以色列人再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面对权能的创造主(12-13节)。

4:1 巴珊是加利利海东北面的富饶草场,在那里牧放的牛群往往养得健壮丰腴。阿摩司将撒玛利亚的妇女比作那些母牛,由此可见,不仅是作丈夫的欺负贫寒的压碎穷乏的人,连作妻子的也是这样。

4:2-3 这两节经文描述当亚述人攻破撒玛利亚城的时候,那些放纵的富有妇女将会遇到什么事情:她们会被亚述人从残垣断壁(破口;《和修》“城墙的缺口”)中拖出来,就像鱼被渔夫用鱼钩从水中拉上来一样。不过,这句话可以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亚述人的一些绘画显示,他们会用绳子套住俘虏鼻子上的环,将俘虏带走。哈门的确切位置不详。

4:4-5 先知用辛辣的讽刺,谴责以色列人在伯特利吉甲(书4:20,10:43)古城进行的宗教活动。那些宗教活动不仅不能使罪过得赦免,而且本身就是罪过!以色列人可能喜爱这样的敬拜,但这种敬拜只会令上帝厌恶(5:14-15、21-24)。先知似乎经常对献祭仪式感到不以为然,但若细心考察语境,就可看出先知关注的是正确地应用上帝的律例,真心顺服上帝。何6:6、摩4:4-5和5:21-25都是针对北国以色列说的,他们敬拜金牛犊,在耶路撒冷以外设立敬拜场所,又用非利未人做祭司,这些敬拜活动都公然违背了摩西的律法(见王上12:26-33)。赛1:11-17、耶6:20、7:21-23和弥6:6-8等经文是针对南国犹大说的,他们献祭的外在形式或许正确,但是没有结合内在真实的悔改和敬虔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敬拜比空洞的敬拜更加糟糕,乃是企图操控上帝。

4:5 以色列百姓固然可以宣称,他们献上了感谢祭甘心祭,那是上帝在律法书中规定的(见利7:12-21)。但是,这样的献祭对上帝来说毫无意义,因为不是在正确的地方、也不是由利未祭司献上,而献祭的人更缺乏了相应的道德行为(见5:15、24)。

4:6-11 虽然上帝降下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灾难,百姓却仍不回转。这段经文有一个叠句:你们仍不归向我(6、8、9、10、11节),简言之,以色列将要亡于亚述,不是由于一位动辄发怒的上帝突然大发脾气所致,而是上帝多次发出耐心呼吁和警告后,百姓理应听从但却没有听从的最终结果。

4:6 牙齿干净,指他们的牙齿上没有粘着食物。你们仍不归向我,百姓就像出埃及时的法老一样顽梗,因此他们的罪孽不断。

4:7 前三月……雨,夏天旱季过后,要想谷物的种子在地里发芽生长,并在来年4月初收割,就必须在11月和12月有充足的雨水。

4:10 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时,住在尼罗河三角洲东北地区的沼泽地带,那里大概疾病肆虐,其中很可能有疟疾。虽然《圣经》其他地方没有描述瘟疫……像在埃及一样,但是出15:26还是能支持这样的看法。

4:12 以色列人显然曾经祈求上帝在伸冤的大日子站在他们那边,使他们治理世界(见5:18-20)。但阿摩司说,百姓将要以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迎见……上帝

4:13 阿摩司用诗歌的形式强调情况的严重性。以色列人不是与某位本地山神打交道,他们将要迎见创造天地的主耶和华万军之上帝(见3:13注);另见5:8-9,9:5-6和这两处的注释。上帝显明祂比异教假神更大的一种方式是,唯独祂知晓所有人的心思意念,所以祂将心意指示人(参但2:27-28;林前14:24-25)。

一个有关“第4日 阿摩司书四(1.8.4)”的想法

  1. 第4日 阿摩司书四(1.8.4)
    灭亡的神谕。

    1、以色列人因为犯罪,除了他们的城市与家园将会被毁灭外,还有什么事会发生?
    被掳。

    2、巴珊的母牛是指什么呢?试想像你对这段描写的感受?
    巴珊的母牛指:撒玛利亚有钱的妇人;
    感受:惧怕,对罪的惧怕,对神审判的惧怕。

    3、在4~5节里,百姓的行为有什么讽刺的意味?上帝的态度又怎样?你想藉着你的宗教活动去成就些什么?
    意味:借着不遵守神的诫命爱神。
    上帝的态度:愤怒指责;
    成就:不能成就什么。

    4、上帝怎样在以色列的毁灭前最后警告他们?这里显示出上帝对祂的百姓是抱着什么态度的?
    警告:回顾上帝在以色列的历史作为;
    态度:希望他们悔改归向上帝。

    5、如果他们拒绝这些警告,他们要面对什么呢?
    上帝快来的审判。

    6、上帝对刑罚与审判有何感受?
    感受:不得已。

    7、从这段经文里清楚看出上帝哪些美德?
    公义,圣洁,怜悯。

    8、祂的性情与祂的行动有何关连?
    祂的性情带出祂的行动,祂的行动显明祂的性情。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