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eidelberg Catechism: A Study Guide
By G. I. Williamson
誠之摘譯
Lord’s Day 10 解說

問27:你認為「神的護理」是什麼意思?
Question 27. What dost thou mean by the providence of God?
答:就是「神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能力」(a)。祂施展這個大能,好像人用雙手一樣,托住天地和其中的萬物(b)。因為神治理萬有,以至一草一木、天晴下雨、豐年荒年(c),飽足饑餓、健康疾病(d)、富足貧窮(e),都不是出於偶然,而是出於祂像父親一樣的手(f)。
Answer. That we may be patient in adversity (h); thankful (i) in prosperity; and that in all things, which may hereafter befall us, we place our firm (j) trust in our faithful God and Father, that nothing shall (k) separate us from his love; since all creatures are so in his hand, that without his will they (l) cannot so much as move.
(a) 使徒行傳17:25,27-28,耶利米書23:23-24,以賽亞書29:15-16,以西結書8:12
(b) 希伯來書1:3
(c) 耶利米書5:24,使徒行傳14:17
(d) 約翰福音9:3
(e) 箴言22:2
(f) 馬太福音10:29,箴言16:33
(a) Act 17:25 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Act 17:27-28 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28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
Jer 23:23-24 耶和華說:「我豈為近處的神呢?不也為遠處的神嗎?」 24 耶和華說:「人豈能在隱密處藏身,使我看不見他呢?」耶和華說:「我豈不充滿天地嗎?
Isa 29:15-16 禍哉!那些向耶和華深藏謀略的,又在暗中行事,說:誰看見我們呢?誰知道我們呢? 16 你們把事顛倒了,豈可看窯匠如泥嗎?被製作的物豈可論制作物的說:他沒有製作我?或是被創造的物論造物的說:他沒有聰明?
Eze 8:12 他對我說:「人子啊,以色列家的長老暗中在各人畫像屋裏所行的,你看見了嗎?他們常說:『耶和華看不見我們;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
(b) Heb 1:3 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
(c) Jer 5:24 心內也不說:我們應當敬畏耶和華我們的神;他按時賜雨,就是秋雨春雨,又為我們定收割的節令,永存不廢。
Act 14:17 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
(d) Joh 9: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
(e) Pro 22:2 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
(f) Mat 10:29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
Pro 16:33 簽放在懷裏,定事由耶和華。
問28:我們知道了神的創造之工,也知道祂托住萬有的護理之工,這對我們又有什麼益處呢?
Question 28. What advantage is it to us to know that God has created, and by his providence doth still uphold all things?
答:使我們可以在患難中忍耐(a),在富足時感恩(b),並因著信實的父神,對將來有堅定的信心(c);因萬有都在祂手中,祂若不許可,它們無可動搖(d),所以沒有什麼能使我們與祂的愛隔絕(e)。
Answer. That we may be patient in adversity (h); thankful (i) in prosperity; and that in all things, which may hereafter befall us, we place our firm (j) trust in our faithful God and Father, that nothing shall (k) separate us from his love; since all creatures are so in his hand, that without his will they (l) cannot so much as move.
(a) 羅馬書5:3,雅各書1:3,詩篇39:9,約伯記1:21-22
(b) 帖撒羅尼迦前書5:18,申命記8:10
(c) 詩篇55:22,羅馬書5:4
(d) 約伯記1:12,2:6,箴言21:1,使徒行傳17:25
(e) 羅馬書8:38-39
(a) Rom 5: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Jas 1:3 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
Psa 39:9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
Job 1:21-22 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22 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神為愚妄(或作:也不妄評神)。
(b) 1Th 5:18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Deu 8:10 你吃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神,因他將那美地賜給你了。」
(c) Psa 55:22 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
Rom 5:4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d) Job 1:12 耶和華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
Job 2:6 耶和華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
Pro 21:1 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
Act 17:25 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e) Rom 8:38-39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 39 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
[解說]
什麼是神的護理(providence of God;或譯為守護、天命)?它包含兩件事。首先是神保存或維繫這個宇宙(宇宙的總和,包括所有的細節)。其次是上帝支配或統管(control or govern)這個宇宙,使萬事互相效力,照著上帝從起初就定好的目標(結局)前進。
這些事都是聖經清楚啟示的。在《希伯來書》一章3節中,我們讀到上帝「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在《歌羅西書》一章17節,我們讀到:「祂(基督)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從這類的經文,我們可以清楚明白自然神論者(deists)錯得有多麼離譜,他們把上帝和宇宙視為鐘錶匠和鐘錶。當一個鐘錶匠完成了鐘錶的「創造」後,他大概就沒有什麼事可做了(除非它壞了,需要修理)。然而,這在上帝跟宇宙的關係上,並不真確。上帝是自存的,宇宙不是。宇宙的存在要依靠上帝托住它的能力。
正因為如此,保羅贊成且引用了一個古代異教徒詩人關於上帝的說法:「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8)
然而,說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卻萬不可以跟泛神論(pantheism)混為一談。泛神論教導的是上帝只是人、自然和物質宇宙的外顯。簡單地說,它說萬物的總和就是神。但是基督徒的觀點認為上帝存在在這個世界中,然而又與這個世界有別。祂托住這個與祂有別的宇宙。而且,祂的掌管完全到一個地步,沒有任何事會在祂的掌管之外。耶穌說如果不是上帝的決定,連一隻麻雀也不會落到地上(太10:29)。
一個士兵隨意地把一隻箭射向敵人。一個人被殺了。從上帝的觀點來看,這是個意外嗎?不,這個人的死已經由耶和華的先知所預告。因此,上帝實際掌管著所有發生的事(王上22:28、34)。對我們來說純粹是巧合的事,事實上仍在上帝的統管之下(箴16:33)。因此,當然,自然界中的各種力量也是如此。今天,人們對生態學有很高的興趣。不信上帝的人認為,今天我們的各種麻煩是基於人類破壞了自然界的平衡這個事實。我們並非主張這個現代觀點沒有道理。然而我們的確要堅持它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即根據聖經,是上帝掌管著地球的生態。當人活在違抗上帝的生活中,祂就使萬物對抗人(申命記二十八章整章)。反之,當人轉回歸向上帝,祂就使地的出產豐盛(何2:21-22)。為著這個緣故,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切漠視人的宗教悖逆的救助計劃。例如,在印度已存在多時的可怕景況。對任何基督徒來說,這是很明顯的:只要牛,甚至老鼠,仍然被尊為聖而受人敬畏,這個情況就不可能有持久的改善。
這對基督徒來說是非常令人得安慰的──生活在一個充滿問題和危險的世界──是上帝托住並統管祂所造的。也許上帝會讓大災難臨到這個世界。祂在雅各兒子約瑟的時代的確這麼做了。我們假設所有的讀者都知道這個美妙故事的梗概,他的兄弟懷恨在心,把他賣到埃及當奴隸,他最後成為法老王的宰相(創卅七,卅九~四十六章)。令我們感到安慰的是在那些事件中,上帝真的是在掌管。有時候我們很難明白祂真的在掌管──正如約瑟和他的父親雅各。但這並不能改變事實。稍後──很久以後──他們兩人都明白了這點(創48:5;50:20)。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我們在約瑟的身上看到這是真的──也在雅各的身上看到──對每個信徒來說,這也是真的。因此,當事情似乎對我們不利,我們要記得上帝為他們所做的所有偉大的事,即使他們當時無法明白,我們也要對我們的天父有足夠的信心。這真是美好的安慰之一,是屬於我們這些屬上帝的子民的。
研習題
1. 上帝工作的哪兩個方面是包括在護理(providence)這個語詞下的?
2. 請描述自然神論者(deist)和泛神論者(pan-theist)所持的關於上帝的教義。
3. 上帝是否掌管所有發生的事?甚至一些小事?祂如何掌管?
4. 地球的生態和人的道德生活有什麼關係?請用經文來證明。
5. 對信徒來說,護理的教義為什麼是美好的安慰?
討論題
1. 如果一個人生病或發生意外,一定是上帝不喜悅他。這種想法正確嗎?一個人的不幸一定是因為他犯罪的生活,這個結論有根據嗎?
2. 我們是否可以說日本的繁榮是因為日本人按照上帝的旨意來生活?
3. 上帝的護理興起偉大的帝王和國家。祂也貶低、摧毀他們。在這些事上,祂的目的是什麼?(參但以理書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