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經講章:你在尋求什麼國度?(但以理書二24-49)

經文:但以理書第二章24-49節

臺北希望教會 http://newhopetaipei.org/

柯睿理牧師

這一章很長,所以上次我們離開時,但以理、他的朋友和巴比倫所有的智者都處於致命的危險之中。上帝給了尼布甲尼撒王一個夢,一個未來的異象,但沒有給他解釋。尼布甲尼撒被這個異象弄得心煩意亂,他大發雷霆,要求除非有人告訴他這個夢是什麼,並且解釋這個夢,否則所有的智者都要被殺死。王的軟弱,和智者的無能,有助於凸出本章的主題,也就是但以理在第20節的禱告中所祈求的:智慧和能力都屬乎上帝。

上帝在揭示這個夢和解釋這個夢的時候,已經顯出了祂的智慧,並且使世人的智慧變得愚拙。但在這個夢中,以及夢的解釋中,上帝特別顯明祂的能力,使這世界的能力成為軟弱。弟兄姐妹們,這應該同時使我們在上帝面前謙卑,同時也讓我們這些深感無力和愚昧,卻把希望和信靠放在主身上的人得著安慰。

誦讀經文,禱告。(略)

首先,請注意亞略和但以理之間的對比。在24節,但以理告訴亞略,他知道怎麼解釋這個夢。在第25節中,亞略試圖邀功,把他沒有做的事情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我在被擄的猶大人中遇見一人,他能將夢的講解告訴王。」 但在但以理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若是對上帝的能力和智慧有更多的瞭解,應該會一個人產生怎樣的影響,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更加謙卑,在他人面前也更加溫柔。

但以理對巴比倫的智者表現出關心,但他不會奉承他們,也不會吹捧自己的知識。相反,27節,他強調了人類智慧和科學的局限性;但是在30節,他也強調了自己的無能。他和其他所有的人一樣,只是一個人,除非上帝恩賜給他智慧和能力,否則他就沒有智慧和能力。我們所有人都是如此,兄弟姐妹。你們今天會在這裏,並不是因為你們任何一個人比其他人好,而只是因為上帝對你們的憐憫。但以理沒有利用這個機會高舉自己,而是不遺餘力地把所有的榮耀歸給上帝,請看第28節:「只有一位在天上的上帝,能顯明奧秘的事」。

這種認識是不是也應該使我們謙卑下來呢?我們在29節這裏看到,上帝不僅知道未來,祂甚至知道你心中的隱情。對祂來說,沒有什麼是隱藏的;未來的奧秘和你內心深處的想法,也同樣暴露在祂的眼前。相比之下,我們不僅看不到未來,甚至無法看清自己的內心。那麼,讓我們像箴言三章5-7節所教導的那樣——「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三5-7)。這就是智慧的開端。

我會很快略過這點,來考慮這個夢,以及它的解釋。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很難不聯想到約瑟,他是另一個年少的解夢者,被俘虜並被帶到了異國他鄉,但也因為是唯一能解王夢的人而嶄露頭角。這些相似之處是十分驚人的,它揭示出上帝工作中的一種模式:上帝的子民從來都不僅僅是被俘虜而已,他們都是受了差派前往其他地方,好叫上帝的名能通過祂的僕人傳揚出去。這些夢境把外國的君王引到上帝子民面前,以尋求指示。但無論上帝是否將非凡的夢賜給別人,無論上帝的子民被差到哪裏,他們都要成為基督的香氣。

儘管有相似之處,但約瑟和但以理的情況也有不同。首先,在約瑟的例子裏,每個人都知道那個夢是什麼,但只有約瑟知道夢的解釋。而在但以理的例子裏,沒有人知道這個夢,也不知道如何解釋,兩者都必須藉著超自然的方式啟示給但以理知道。從人的角度來說,這似乎更難,但對上帝來說當然不難。

另一個不同之處是,法老的夢啟示出未來,但只是未來十四年的事,可能更多局限在埃及一帶。而尼布甲尼撒的夢則啟示出未來幾百年後龐大帝國的興衰,甚至啟示出上帝國度統治全世界的結局,人類所有的國度都會像風中的塵埃一樣被吹走。那麼,通過但以理書,我們就得到了人類歷史的概述,一種歷史哲學,在但以理書這裏也許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簡潔明瞭地揭示出來。這是一段非常重要和有見地的經文,但它不是提前講述的歷史,也不是要解決的難題。它給我們提供了對未來的總體概述和看法,而不是具體的細節。

這異象是以相當粗獷的筆觸描繪的。尼布甲尼撒看見了一尊單人大雕像,值得注意的是這尊人像十分巨大,極其光耀,形狀甚是可怕(31節)。但這尊雕像的組成卻不尋常。頭是精金,胸膛和膀臂是銀,軀幹是青銅作的,有一雙鐵腿,還有半鐵半泥的腳,非常怪異。真可以說是頭重腳輕,頭頂著金頭和金肩,但基礎卻不穩,看起來像是隨時就要崩塌了一樣。但以理告訴我們,這幾個部分是四個不同的國度,從頭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直到腳下。就像很久以前在這裏建造的巴別塔一樣,它高大無比,極其輝煌,是人類榮耀的紀念碑。但這不是一座塔,不是一座動物的雕像,也不是一尊偶像。它是單個人的雕像,因此它似乎代表了人類的榮耀和歷史。當你考慮到尼布甲尼撒,也就是那金頭,是用讓我們想起亞當的術語來描述時,這一點似乎就更清楚了——第38節告訴我們,田野裏的走獸和天空的飛鳥全都交付在他手中,交給他掌管時。

你會留意到,這些未來的國度並不是四個不同的雕像,而只是同一個雕像的不同部分。我們沒有被告知這些國度的名稱,但回過頭來,與但以理在第七章的異象相比,似乎很清楚,銀色的是中古波斯帝國,青銅色的是從亞歷山大大帝開始的希臘帝國,第四個帝國可能至少有一部分是羅馬帝國。不過第四個帝國可能還有更多的內容,你會發現它比第二和第三帝國受到的關注要多得多。但儘管這些帝國大有不同,大相徑庭,但它們都是同一尊雕像、同一個故事的一部分。這應該教導你們,兄弟姐妹們,不要對政治改革抱有太多盼望,也不必灰心。我們往往太過於重視選舉,從大局來看,它是大同小異,如出一轍的,即使一整個帝國被其他帝國取代了。世界作為一個整體,與上帝的國度對立,而且仍將保持罪惡和殘酷,並將被徹底掃除。

其次,你會注意到,這個人類的故事一開始很輝煌,結束時卻很悲慘。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而是更糟糕。先是黃金,然後是白銀,再來是青銅,然後是鐵和泥。這很容易記住:這和奧運獎牌的順序一致,金、銀、銅,甚至沒有人在意第四名是什麼。我們甚至連口袋裏的硬幣都是這樣表示價值的:50元(台幣)是金色的,10元是銀色的,1元是銅色的。這尊像象徵了人類歷史的衰敗——隨著時日的推移,歷史也越來越不光彩。

但以理明確地告訴尼布甲尼撒,下一個國度將不如他的國度。這與我們通常被教導的進步的人文史觀正好相反。我們傾向於認為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先進,我們作為人類正在朝向一些模糊的目標發展。我們正在接近不朽,越來越有神性。我們肯定是過得越來越好了,對吧?我們有互聯網、手機,也有太空旅行。我們有youtube和facebook了,這就是進步。但這其實並不比巴別塔更能引起上帝的注意。就道德來說,我們並沒有變得更好。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國家裏,在那裏,藉著墮胎被謀殺掉的孩子比實際出生的孩子更多。在臺灣,你在街上看到的每一個幸運的孩子,都有可能有兩三個被殺害。這只是一個例子。我們有美好的醫學和科學進步,但世界並沒有進步到某種的烏托邦。我們已經失去了亞當和夏娃所享有的那種原始的榮耀,儘管我們擁有一切的技術,但我們的壽命比起最初的人類,也是急劇下降的。

對於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來說,他們一定也學到了另一個功課,那就是末日並不是很快就會到來。在尼布甲尼撒之後,上帝的子民將被另一個王國統治,然後是另一個王國,再接著是另一個王國。拯救必將到來,但不會很快到來。因此,雖然上帝的子民可以對故事的結局感到歡欣鼓舞,但他們只能從遠處觀看,憑著信心,而不是憑著眼見。相反,他們要在一個罪惡的世界裏學習忍耐,就像我們一樣,等候上帝降臨的時候,那時祂要擦去我們眼中所有的淚水。

但他們對上帝的盼望並不只是設定在未來。上帝掌管著萬有。在37節你看到,是上帝把統治權交給尼布甲尼撒,世上所有的國度都是如此。權力和統治權是屬於上帝的,祂賜下它,也奪走它。我們不必活到最後一天,就可以在每一個時代安然地在上帝的主權中安息。這就是本章的主要內容——上帝知道一切,掌管萬有。但故事也有結局。

44節告訴我們,在列王在位的日子裏,上帝要建立一個永不毀滅的國度,這個國度要粉碎其他的國度,但卻會永遠長存。這國度是由那塊非人手所鑿出來的石頭所代表的,因此不是來自人,而是來自上帝。而這塊石頭打在這尊雕像的腳上,整座雕像,就像《詩篇》第一篇中的惡人一樣,被壓碎,像風中的糠秕一樣被吹走。注意這些國度的差異。其他的國度更多屬於同一尊雕像,而上帝的國度則是不同的。雕像是屬於人的,反映了人的榮耀和工作,但這塊石頭是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鑿成的。雕像是不會移動的,但石頭卻會移動,並且會生長,它是一塊活石。雕像一開始很輝煌,後來漸漸黯淡,而這塊石頭一開始很小,最後卻要充滿全地。雕像經歷了階段性的變化,自身內部的變革和不統一。而這塊石頭,則是一個統一的王國,沒有君王的繼承。最後,那尊雕像只是暫時的,而這塊石頭則要存到永遠。

這告訴我們很多關於上帝國度的事情。它開始時很小,像一粒芥菜種,但最後卻充滿了大地(太十三31-32)。如果說第四個國度是羅馬,那麼引人注目的是,我們的主耶穌的出生、生活、受死、復活、升天,並在五旬節時差遣聖靈,都發生在這個羅馬帝國的時期。耶穌甚至在馬可福音一章15節就開始了祂的傳道,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耶穌就是那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彼得在《使徒行傳》四章11節中說到耶穌:「祂是你們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而我們的主耶穌自己也把這段話和我們在但以理書中的經文聯繫起來:「耶穌說:『經上寫著: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誰掉在這石頭上,必要跌碎;這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太廿一42-44)

然而,基督的國度已經以這樣的方式降臨了,它不單單要毀滅這個世界的國度,更要將罪人拯救出來,將我們遷移到新的國度。值得慶幸的是,那尊雕像的結局不是人類的結局,而是一個永遠不會結束的國度的開端,並藉著基督向你開啟了。上帝的國度不屬於強大的勢力和有權有勢者,也不能用人的工作來賺取。但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朋友們,這個國度是向你們敞開的,凡藉著信心和悔改轉向基督耶穌的人,就會得到救贖。在祂裏面,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不能震動的國(來十二28)。

最後我要說幾個應用。首先,考慮一下,你在尋求的是什麼樣的國度?如果你所盼望的是這個世界,那麼你一定會灰心。這個世界不會存到永遠,現在是拯救你脫離這個自我崇拜的世界,向耶穌基督下拜的時候了。凡是不以基督為基礎的國度都會被擊碎,無法修復,但凡是以祂為根基的人都會得到建造,直到永遠。讓這一點反映在你的優先事項上、反映你的生活中,反映在你的禱告裏。不要把你的信任放在任何人的身上——包括你自己。務要把你的盼望和信靠放在上帝身上。無論你周圍如何混亂,這應該是對你的鼓勵;也是對你的警告,當你心目中的候選人當選時,也不要太興奮。

但其次,要保持這種屬天心態的平衡。你應該注意到,這個異象並沒有導致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退出這個世界,只枯坐等待上帝的國度到來。相反,在本章的末尾,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被拔擢到更高的政治地位上。你看,屬於上帝的國度,並不意味著要完全退出世界。他們仍然是巴比倫的好公民,是這個正在滅亡的世界裏的鹽和光,但他們的盼望和最終的效忠,正如我們在下一章中所看到的,始終固定在耶穌基督——那塊活石上。弟兄姐妹們,我們的任務就是在這個世界上保持這種平衡,同時我們把盼望完全專注在耶穌基督顯現時將要帶給我們的恩典上。「願頌讚、尊貴、榮耀、權能,都歸於坐在寶座上的那一位,都歸於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五13;中文標準譯本)阿們!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