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6 箴言 24 (1.9.13)

Study 16 Proverbs 24  (1.9.13)

研經題目:

1. 在11和12節中能聽見什麼向外佈道的呼聲(missionary call)?我對於那些將被拉到死地的人,難道要說:「(看哪),這事我未曾知道?」

2. 這裏還有哪些話挑戰我愛鄰舍的標準呢?

3. 智慧人從懶惰人的田地上學到什麼教訓呢?請找出來,並默想本章中論考慮周到(thoroughness)與深謀遠慮(forethought)之積極方面的教訓。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4:1-2 第十九則智言。這位年輕人的同伴可能是他道德生活的最大威脅(參23:17)。

24:3-4 第二十則智言。除了蒙福的家庭生活外,智慧的益處(一所被建造立穩充滿房屋)還包括物質上的供應。然而,得到這些益處的方法(因智慧因聰明因知識)是源於對上帝的敬畏。因此,要優先追求智慧,這總是會決定財物的性質,以及人對財物應有的態度。

24:5-6 第二十一則智言。真力量的來源是智慧,言下之意是,若沒有智慧,能力和力量都將無法奏效。與眾多謀士商討而獲得的智謀,是得勝的關鍵,無論在戰爭中,還是在其他任何需要能力和力量的情況中。謹慎地獲得和運用智慧,是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取得成功的秘訣。

24:7 第二十二則智言。其他箴言顯示,愚昧人永遠不會停止說話(如:10:19,13:3)。這裏的重點是:在需要認真分析的時候,他卻不知所措。

24:8-9 第二十三則智言。那些計劃作惡(8節)的人,很快就有了作惡的名聲。

24:10 第二十四則智言。這則智言看似是一個觀察,但其實是一個勸勉。作者勸勉讀者,在遭遇患難時要表現出堅強和勇敢。

24:11-12 第二十五則智言。這則智言進一步闡述第10節的呼籲,即在困境中保持傲骨。儘管沒有具體說明那些被拉到死地、將被殺之人的處境,但是《箴言》的主題顯示,這些畫面可能指那些因惡人不公而受苦的人(見1:11-13),也可能指那些行走在通往死亡道路上的人(參7:25-27)。本書呼籲人要有正直的品格,包括捍衛正義,宣揚智慧的益處,以及警告人不要假裝不知道這些事或漠然處之(24:12)。人不能以聲稱不知道眾所周知的罪惡,來作為他不救那些遭遇殺戮之人的藉口,因為上帝知道人心的真實狀況。擁有智慧的人永遠不會僅僅滿足於追求自己或家人的幸福,也會盡力尋求正義得到廣泛的彰顯。上帝會按各人所行的報應各人(參伯34:11;詩62:12;太16:27;羅2:6;提後4:14;啟18:6),這意味著一個人的言行表明他內心的真實狀況,無論他是走在生命的道路上還是死亡的道路上。

24:13-14 第二十六則智言。正如的味道甘甜並且對身體有益,智慧也令汲取它的愉快,產生牢靠的指望(參20節;見23:17-18注;詩37:9注)。

24:15-16 第二十七則智言。這則智言警告人不要與惡人一起做不公義的事,因為這樣會敗壞人的品格,使人在遭遇禍患時無法從中得益。義人總能再次興起,因為他的身體和道路都由上帝保守(參2:6-8,15:29)。

24:17-18 第二十八則智言。如果說15-16節針對的是那些向義人犯罪的惡人,那麼這句話就是針對那些對惡人垮臺幸災樂禍的義人(參17:5b)。不要歡喜反映了上帝的心,他不喜悅惡人滅亡(見結33:11注)。

24:19-20 第二十九則智言。這則智言進一步闡述13-18節的內容,再次使讀者確信:惡人終不得善報(《和修》“沒有前途”)。簡而言之,義人必須提防兩種態度:不可在惡人跌倒時幸災樂禍地慶祝(17節),也不可絕望地懼怕惡人永遠不會跌倒(19節)。第19節的內容非常接近詩37:1,那首智慧詩實際上是對這個主題的反思。

24:21-22 第三十則智言。在《箴言》中,上帝和(大衛家的)君王都顯明是發憤怒者(參14:35,16:10-15,19:12,20:2)。年輕人應該尊重人和上帝的權柄。

24:23-34  智慧人的其他智言。見22:17~24:22注。這些智言以平行的方式分成兩組,如下所示:

A:法庭上的正義(23-26節)

  B:家庭經濟課(27節)

A’:法庭上的正義(28-29節)

  B’:家庭經濟課(30-34節)。

24:23-25 審判時看人情面是不好的,法庭必須作出公正的判決,定有罪的人為有罪,定無辜的人為無罪。人可能會因為某人富有、出名,或者屬於某個種族,而袒護或歧視他;但是,我們應該拒絕任何形式的偏見。

24:26 譯作親嘴的希伯來詞在《舊約》中只出現在這裏,這個舉動表示敬意(如:那些沒有與巴力親嘴的人,王上19:18)或親昵(如:以掃遇到雅各後與他親嘴,創33:4)。這兩種解釋都符合這節經文的上下文,因為應對正直(《和修》“應對合宜”)的人帶著尊敬和喜愛與別人交往(注意上下文都呼籲人講話要誠實,24:23-25,28-29)。這裏的親嘴不是表達愛情的親吻,以色列人對這種吻並不陌生,其他經文也提到這種吻,如7:13;歌8:1。

24:27 《箴言》勸人在建造房屋之前要明智地做準備,使人在裏面住得愜意。

24:28-29  “應對正直”(26節)包括不因鄰舍曾有不公正的行為,就通過虛假證詞或欺騙手段來報復他(參利19:15-18;太5:43-48)。

24:30-34 這段經文說明箴言應該如何發揮作用:觀察的人走過田地葡萄園(30-31節),看見這些土地因主人懶惰被荒廢,他把這事放在心上,並正確地認識到(32節),以前聽說的關於懶惰人的明智教誨,適用於當前的情況(33-34節與6:10-11相同)。觀察者和讀者都得到鼓勵,相信辛勤勞作是智慧道路的一部分。

一个有关“Study 16 箴言 24 (1.9.13)”的想法

  1. 答:1. “被拉到死地”的人,在上下文裏比較可能的意思是指在社會裏遭受不公平待遇而身處危境的人,有智慧的人若知曉此時,就不能“明哲保身”,在必要之時必須為這些弱勢者挺身而出(在患難之日不要作膽怯之人,24:10),為他們伸張正義;因為在知曉萬事的上帝面前,有智慧的人不能說,“這事我未曾知道”。如此行的原因是,上帝會保守義人的性命,終極而言,祂會按各人所行的報應個人。“被拉到死地的人”可以擴大來說,指那些走在愚昧道路上的人,即走在引到滅亡的“寬門大路”(太7:14)上的人,對這樣的人,得了福音好處的智慧之子就有義務要解救他們脫離滅亡的道路。這就是題旨所說的“宣教的呼聲”(missionary call)。
    2. 24:28-29也挑戰我們對待鄰舍的標準。應對正直(24:26)不包括以惡報惡,因為報應在於神,不在於人。即使鄰舌待我不公,我們也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他們。耶穌的教導更進一步,祂要我們以善報惡,要去愛我們的仇敵(太7:44),因上帝就是這樣愛我們的。
    3. 智慧人經過懶惰人的田地,看見因懶惰而荒蕪的田地。他因此學到辛勤勞作的重要性與價值。上帝是一位辛勤的工作者(創一、二;約五17;來一3),身為祂的兒女,也需要效法祂。關於思慮周到,這是蓋房子(24:3-4)、作戰(24:5-6)所必須的,否則就會蓋出設計不良、不穩固的房屋,也容易在戰場上吃敗仗。思慮周密,也可以讓愚昧人不敢在城門口開口;思想嚴謹的人,就不至於亂發愚昧之言。至於深謀遠慮,24:27提到,在建造房屋之前,必須預備工料,事先做好預備。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