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提阿教会向外邦人作见证。 为耶路撒冷信徒募捐。

研经题目
- 试分别列出 (a) 上帝与 (b) 人在传福音的事上各要担任的工作。有什么后果呢?这个成果是属于谁的?
- 试述安提阿教会与耶路撒冷教会的关系。他们怎样彼此帮助呢?
- 你的基督徒团体与别的基督徒团体有何关系?你们怎样向其他地方的基督徒显出爱心与关怀?
- 这里怎样论到巴拿巴?巴拿巴所讲所做的,有什么是明显地帮助了初信的基督徒呢?
- 在今天的经文里,你发现了什么基督徒捐献的要则呢?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11:19-26 安提阿教会向外邦人作见证。在最早期,耶路撒冷教会是基督徒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中心。自安提阿教会建立并向外邦人宣教后,本书的叙述重点转到这间教会。
11:19 信徒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见8:1、4:“遭患难” 原文直译:遭逼迫),并且四散,把上帝的道传到了远方各地的犹太人。腓尼基位于今黎巴嫩,主要城邑有推罗、西顿和多利买。关于当地的基督徒社区,见21:3-7。塞浦路斯距离海岸161公里。这些地方和安提阿都以希腊文为主要语言。安提阿(今天的安塔基亚)是罗马叙利亚省的省会,人口至少有50万,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城邑。在古代,它的规模仅次于罗马城和亚历山大城。在安提阿的奥朗底河中央有一座岛屿,有桥梁和主城区相连,岛上有宫殿和竞技场。在第1世纪,安提阿建有一条引水渠、浴场、两个剧场、神庙(例如供奉亚底米和大力神海格力斯的神庙)、万神殿和凯撒祠(用来崇拜君主的长方形会堂)。主前37年(当时保罗尚未来到安提阿),安提阿遭地震摧毁。后来该犹(加里古拉)大帝重建此城。安提阿定期举办类似奥林匹克大会的运动会。城内有铺着大理石的柱廊大道,部分由大希律出资建造。这些信徒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他们还没有听说10:1~11:18记载的事。
11:20 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们是散居在附近的塞浦路斯岛和北非古利奈的犹太人(见13:1注)。大量考古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有犹太人居住。这里的希腊人不仅指来自希腊的人,也指所有居住在安提阿讲希腊话的外邦人,见6:1注,9:29注 “说希腊话的犹太人”。有些定居安提阿说希腊话的犹太基督徒,开始向外邦人传福音。
11:21 主与他们同在,本节经文再次提醒我们,教会惊人的扩展完全是出于上帝的能力,而不是人的智慧或技巧。
11:22 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耶路撒冷 “母会” 听说安提阿教会向外邦人传福音后,就差派巴拿巴前去确认这一项新事工的开展。这种做法和他们之前派彼得和约翰去确认向撒玛利亚人传福音一样(8:14)。
11:24 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这不是描述巴拿巴个人的经历,而是形容他生命的整体特性。如果路加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话,那他应该在这里插入希律王逼迫教会(12:1-19)和希律死亡(12:20-23)的事件,因为希律王于主后44年去世(见12:23)。显然保罗住在大数直到主后45年,巴拿巴带他去安提阿(17:25-26)。但路加为了连续讲述安提阿教会的事迹,就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直到30节才转而探讨 “那时”(12:1)发生在希律身上的事。参加1:18注,2:1注。
11:26 保罗归主(9:30)后回到家乡大数(25节)。保罗是散居异地的犹太人,所以特别适合向外邦人传福音。他在安提阿参与事工的一年(大约是主后45年),对他和巴拿巴往后开展更大的传道工作(13:1-3)是很好的预备。门徒由安提阿开始被称为基督徒,这很可能是安提阿人给他们的标签,表明门徒从此有了与其他犹太人不同的身份,另参26:28;彼前4:16。
11:26 基督徒,意思是“属基督的”或“跟从基督的人”。不信的人很可能首先这样称呼他们,也许是贬义词(见26:28;彼前4:16)。这个名字表明人们开始将他们视为与犹太教不同群体的成员。路加一般把基督徒称为“兄弟姐妹”、 “信徒”、“门徒”或“这道”的信奉者。(BTSB)
11:27-30 为耶路撒冷信徒募捐。耶路撒冷教会面临困难,保罗和巴拿巴代表安提阿教会把捐项送到当地。这次捐款可能对保罗有所启发,后来他自己也组织了一次为耶路撒冷教会的募捐(见20:3注;罗15:25-28),保罗在加2:1说,他第二次去耶路撒冷(19:30)是在 “过了十四年” 之后(可能是指他归主14年后),这次探访可能是在主后45-46或47年。大多数解经家相信,这里采用的计算年份方法不同于现代(以14整年来计),古代计算年份的方法是将不到一年的日子也算为一年。保罗的 “十四年”,可能是把第一年的短短一到两个月,加上12整年。再加上最后一年的一到两个月。根据现代的计算法,其实可能只有大约十二年半。同样,加1:18中的 “过了三年,根据现代计算法可能只有短短的一年半。
11:27 本书的其他地方(13:1,15:32,21:9)也提到基督徒先知,他们讲述圣灵的启示,教导和鼓励信徒。这些先知有时会说预言,像亚迦布在这里预言将要发生的事那样(另见21:4、10-11)。关于作先知的恩赐,见林前12:10注;以及林前12~14章中的其他注释。
11:28 大饥荒,罗马帝国在革老丢统治期间(主后41~54年),好些地方发生过饥荒,其中包括他执政初期在犹太发生的几次饥荒。历史学家相信,这次饥荒发生于主后45-46年或47年。天下是笼统的说法,意思是在革老王执政期间,许多地方发生饥荒。
11:30 这里提到长老,表明耶路撒冷教会的日常领导机制出现了变化(参徒4:35-37,6:1-6)。
第4日 使徒行传 十一19~30(1.6.4)
安提阿教会向外邦人作见证。为耶路撒冷信徒募捐。
1、试分别列出 (a) 上帝与 (b) 人在传福音的事上各要担任的工作。有什么后果呢?这个成果是属于谁的?
(a) 上帝在传福音的事上要担任的工作:计划、带领、成就。
(b) 人在传福音的事上要担任的工作:顺从圣灵的带领行。
后果:许多人归服了主。
这个成果是属于:上帝。
2、试述安提阿教会与耶路撒冷教会的关系。他们怎样彼此帮助呢?
关系:子会和母会。
彼此帮助:捐献。顾念需要。
3、你的基督徒团体与别的基督徒团体有何关系?你们怎样向其他地方的基督徒显出爱心与关怀?
关系:交流。
方式:顾及。
4、这里怎样论到巴拿巴?巴拿巴所讲所做的,有什么是明显地帮助了初信的基督徒呢?
巴拿巴: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欢喜神赐恩给肢体们,劝勉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明显的帮助:找到扫罗带到安提阿。
5、在今天的经文里,你发现了什么基督徒捐献的要则呢?
要则:照圣灵的引导和自己的力量。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