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6 約書亞記 24 (1.8.20)

Study 16 Joshua 24 (1.8.20)

研經題目:

1. 請注意約書亞為這種場合所選擇的地點。比較創十二6、7,卅三18、19;書八32~35;徒七16。他在其他哪些方面儘量使這個場合給人深刻印象,而又具紀念性呢?試思考2~13;14,15;19、20;22,23;25~28各節。

2. 在這一章中有什麼證據證明,儘管有了神已經作的一切,以色列人的宗教生活仍然是膚淺又缺乏穩定的?比較何六4。

Hos 六4   主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可向你怎樣做呢?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4:1-33 在示劍重申聖約。在古代近東,宗主國和附庸國(即上級與下屬)之間簽訂條約或盟約,通常要遵循特定的儀式。關於在示劍重申聖約的儀式,與其他古代條約的立約儀式的不同之處,見334頁表。

比較示劍重申聖約的儀式(24:2-27)與其他古代條約的立約儀式

組成部分功能經文
前言介紹宗主(即:主權國)2節
歷史序言敍述宗主過去仁慈地對待臣屬(即:從屬國)2-13節
條款簡述臣屬對宗主應盡的責任14-24節
文字記錄保存條約協定26節
見證人提名26-27節,參22節
祝福與詛咒考慮因素隱含在全章,特別是20節

24:1 示劍,見8:30-33;士9章。有考古資料顯示,在青銅器時代中期(主前2100~主前1550年),示劍城是一個重要的異教崇拜中心。特巴拉特土丘經過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現了一座大型城鎮,四周建有精心設計的防禦設施。同時,還發現了幾座宏偉壯觀的 “庭院式神廟”。這次約書亞帶領以色列重申聖約,很可能就是在已經完成發掘的示劍堡壘神廟中舉行的。這座神廟初建於主前17世紀,可能就是士9:46稱為巴力比利土的敬拜中心。

24:2 耶和華……如此說,約書亞的這番話進一步證實,他是摩西的真正繼承人(申5:27,18:15-19)。

24:12 黃蜂,有些解經家認為,這句經文應該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記述上帝使用昆蟲來打仗。然而在希伯來原文中,“黃蜂” 是單數而不是複數,因此有解經家認為,這裏是指埃及(“黃蜂” 是 “下埃及” 的象徵),但這處經文和其他相關敍述中都沒有提到埃及。因此,一般認為這極有可能是一個比喻,用 “黃蜂” 喻指耶和華使祂的仇敵極其恐懼;見出23:28,那裏 “黃蜂”(希伯來原文為單數)和前節的 “驚駭” 平行(另參申7:20)。在這三處出現 “黃蜂” 的上下文中,都是強調耶和華趕出以色列的敵人。

24:14 耶和華是信實的,已經成就了祂所有美善的應許,現在以色列蒙召要敬畏耶和華,“敬畏” 是一個專門用語。不僅指害怕,還包含崇敬和真誠的委身。誠心實意地待奉祂,以色列有義務 “事奉”(或 “敬拜”)耶和華,這是本書最後一部分(22~24章)的基本主題。在希伯來經文中,“事奉”(’abad)一詞在第24章中出現了不少於16次,22~23章中又重複了4次。

24:15 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約書亞已經敦促百姓要單單事奉耶和華,並除去假神(14節)。現在,他發出更加嚴厲的警告,他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即:如果他們不想單單忠於耶和華獨一的神),那麼他們必須從兩類假神中做出選擇:(1) 他們的列祖在美索不達米亞敬拜的神明;(2) 被他們趕出的迦南人敬奉的神明。作為領袖,約書亞自己率先宣告,他和他的家必定事奉耶和華。以色列百姓回應說,他們決意棄絕假神,並事奉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 (16-17節)。“那些長老還在的時候”,以色列人確實這麼做了(31節),但後面的幾代以色列人卻未能遵行,最終釀成《士師記》中所記敍的悲劇。

24:19-21 你們不能事奉耶和華,約書亞不是要百姓去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情,而是強調他們不能以輕忽的態度或不求助屬天的幫助,就來事奉這樣一位聖潔、忌邪的上帝。讓人擔心的是,百姓只是作了簡單的宣告:不然,我們定要事奉耶和華(21節),他們並沒有詢問進一步的指示或者去禱告(參撒上7:8)。在24:19.約書亞警告他們,必不赦免你們的過犯罪惡,這不是說上帝不願赦免人(其實恰恰相反),而是說祂不能容忍背道的惡事,從上下文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24:23 這裏提到外邦神,或許會令人感到困惑,以色列百姓竟會容忍到這個地步?但可能像14-15節一樣,約書亞在這裏指百姓內心的動機。

24:24-25 百姓在此許下了諾言。後來,他們表現出怎樣的真誠和順服呢?

24:26-27 寫在上帝的律法書上,“上帝的律法書” 這一稱呼,只另外出現在尼8:18,那裏明確說是 “摩西的律法書”(尼8:1)和 “律法書”(尼8:3)。本書也出現過這些稱呼(見1:8  “律法書” 和1:5-9注,8:31 “摩西的律法書” 和8:32注)。這裏的 “上帝的律法書” 應該不是指約書亞在摩西律法上添加的內容(雖然本書也可能是申34章關於摩西離世的資料來源),而是指24:25中,約書亞和百姓所立的約百姓再次確認他們要忠於摩西之約。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本律法書只在本書這裏提到,並未流傳下來。大石頭…..見證,是應許之地的第七個紀念性的石頭建築物(見4:20注)為要提醒以色列人,耶和華已經實現了祂所有的應許,帶領百姓進入了應許之地,百姓當盡事奉上帝的本分。

24:29 約書亞將要離世,經文第一次稱呼他為耶和華的僕人。摩西離世時也被冠以同樣的稱號(申34:5),並且本書經常這樣稱呼他(見1:1注)。約書亞和以前的約瑟一樣(創50:26),活了一百一十歲,埃及人在從古王國到希臘化時期的三千年中,一直認為這是最理想的壽命。

24:31 約書亞在世並且他那一代的長老還在的時候,以色列人事奉耶和華,乍看這是在稱讚以色列人,但仔細思想,這句話卻隱隱令人不安,似乎暗示以色列人的忠心服事非常有限。他們的下一代會經歷些什麼呢?參士2:6-15。

24:32 埋葬約瑟的骸骨……在示劍,是本書(實際上是族長歷史)最合宜的結尾。約瑟的遺願得以完成(創50:25;出13:19),上帝對族長的三大應許至少已經部分實現:以色列已成為大國,蒙受耶和華的賜福,並且有了自己的地。24:33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也死了,在摩西五經和本書中,以利亞撒的地位非同一般(見14:1注)。他的離世,再次標誌著一個時代已經過去

一个有关“Study 16 約書亞記 24 (1.8.20)”的想法

  1. 答:1. 約書亞在示劍召集以色列民的領袖,對他們講話,上帝在這裏首次向亞伯拉罕顯明,祂要將迦南地賜給他的後裔(創12:6-7)。第二代以色列人也曾在這裏與上帝重新立約,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聆聽祝福的應許與咒詛的警告(8:30-35)。如今他們得了這地,約書亞召集他們聚集在這裏,回顧以色列整個歷史,從亞伯拉罕開始,到出埃及,到上帝在曠野帶領他們,到他們得迦南地,讓他們明白上帝是如何守約施慈愛,並嚴正地重申聖約的祝福與咒詛。
    2. 這一章最後提到,約書亞和那些知道耶和華所行之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以色列事奉耶和華(24:31),似乎暗示以色列的信仰只保存了一代,他們的信心“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十分短暫。之後以色列就進入士師記所記載的,他們的信仰每下愈況的光景(參士2:7,重覆了24:31的話)。這讓我們看到對我們的下一代講述耶和華的作為的重要性。我們對上帝的敬拜不能停留在經驗的層面,而是要先從認識上帝在歷史上的客觀作為作我們信心的起點,然後在我們的生命中去經歷上帝的話的信實。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