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 Micah 3:1~4:7 (1.12.14)

研經題目:
1. 這一國的首領、先知和祭司,都當眾受到嚴厲的指責。何故?又有什麼結果呢(參三4的「到了遭災的時候」;三6——中譯漏譯,譯者識——和12節的「所以」)?祭司記得神的應許(三11;比較詩一三二13,14),卻忘了祂的要求(比較詩一三二12)。我們的自信可能同樣錯了嗎?
2. 請特別注意這先知(三8;比較二7)和假先知(三5、11;比較二6、11)之間的對比。我們怎樣可以認出耶和華的靈呢?
3. 四1~7。一個平安的(四3、4)和健全的(四6,7)新國度將要建立起來。這國度的王的特色是什麼?其子民的特色又是什麼呢?
注:
1. 三1。「知道」這裏是指「喜愛」的意思;這個動詞是以這種含蓄的意義來使用的,例如,六5;詩一四四3(中譯作「認識」);箴十二10(中譯作「顧惜」);何八4(中譯作「認(識)」)。
2. 三2、3。神的理想(摩五15)已被扼殺。司法官員像捕食其他禽獸為食的野獸一樣,正在捕食百姓。
3. 三7。「捂著嘴唇」:是羞愧(利十三45)或哀悼(結廿四17)的記號。
4. 三10。耶路撒冷所裝飾上的華麗建築,是以許多人民的性命為代價的。
5. 四章。錫安必在神的啟示(2節)和祂的統治中(3、7節)居優越地位。
6. 四5。一句插句:目前萬民並非全都效忠耶和華;這件事要「到那日」(四6)才會成為事實。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1~5:15 當前的不義,以及對耶路撒冷公義統治的未來展望。第二個大段落主要講到以色列家敗壞的領袖(3:1-12),耶路撒冷在列國中復興的應許(4:1-7)和應許的實現(4:8~5:15)。
3:1~5:15 第二個循環。第二個循環的三個審判預言是針對耶路撒冷的領袖:首領、先知、祭司。預言的高潮是耶路撒冷將被摧毀。七個救贖預言涉及以色列未來的黃金時代,屆時錫安將被高舉,餘下的人將在彌賽亞的帶領下統治列萬邦,以色列的罪孽將被洗淨。(BTSB)
3:1-12 譴責在位的領袖。領袖濫用權力(1-4節),先知公然濫用他們的職分(5-8節),彌迦先譴責全體領袖,然後宣告判決(9-12節)。
3:1-12 針對以色列領袖的審判預言。接下來的三個審判預言,每四節都有一個共同的形式:(1) 講論。領袖(首領和官長,3:1),先知(3:5),以及首領加祭司(3:9、11)。被論及的領袖、先知和祭司代表以色列政府的相同部門,與以色列所謂的憲法(申16:18~18:22)中規定的部門相同。(2) 指控。由 “你們/他們”引出(3:2b、5、9b)。(3) 句子。由“所以“/“因此”引出(3:4、6、12;《和》沒有完全譯出)。設立的領袖沒有共同促進正義,反而沆瀣一氣,掠奪無助的人。司法判決從上帝的沉默(3:4)升級到祂的沉默加上黑暗(3:6-7),再到祂毀壞自己聖殿時的缺席(3:12)。(BTSB)
3:1-4 對雅各家領袖的審判。彌迦用令人毛骨悚然的同類相食的比喻,描述民眾領袖的墮落。
3:1-2a 你們不當知道公平嗎?肩負審判責任的人,應當樂於知曉上帝的律法,樂於秉公判斷(賽5:20)。
3:2b-3 剝……吃……剝……打折……分,這裏使用同類相食的比喻,描述領袖使用暴力來殘害受壓迫的人(參詩14:4,27:2;箴30:14;賽9:19-21)。
3:4 祂卻不應允……向他們掩面,到了公義報應的時候(見12:3注,2:4注),那些曾無視百姓呼求的人,會發現上帝也不垂聽他們的哀求。上帝沉默是審判他們的一部分。
3:5-8 審判先知。彌迦斥責假先知(參2:11),正如百姓的領袖得不到上帝的回應,在錯謬中行事的先知也得不到任何異象。
3:5 他們牙齒有所嚼的(原文直譯:用牙齒咬[希伯來原文nashak]的人),動詞“咬”在這裏所用的形式,一般指蛇致命的一噬(創49:17;民21:6);另外一種形式是指借錢取利(申23:19-20)。平安……攻擊,唯利是圖的先知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就隨意謊稱天下太平。
3:6-7 你們必……遭遇幽暗(“幽暗”希伯來原文khashak),假先知“用牙齒咬”(希伯來原文nashak,5節),結果就“看不見”。上帝不應允,假先知的下場和百姓的領袖一樣(參4節),上帝的沉默是對他們審判的一部分。
3:8 至於我,這個提法把彌迦和他不受歡迎的信息,與假先知的信息區別開來。說明,真先知彌迦滿有(即被賦予能力)耶和華的靈。
3:9-12 審判雅各家的首領。繼審判百姓的領袖(1-4節)和先知(5-8節)之後,第三個神諭講到對眾祭司的審判,是這些審判中的高潮。
3:9 厭惡公平,統治者理當知道並且秉行公義(參1、8節),但他們卻厭惡公平。屈枉,領袖繼續“惡善好惡”(2節),歪曲司法裁決。
3:11 首領……祭司……先知(所有主要領袖群體),他們給百姓想聽的結果,以此換取報酬。倚賴耶和華,認信上帝卻不行公義,這種信心是死的(雅2:14-18)。災禍必不臨到,他們相信自己可以逃脫上帝命定的災禍(1:12,2:3),但這是毫無根據的。
3:12 耶26:16-19引用了這節經文。因你們的緣故,因為領袖以不義和暴行建造耶路撒冷(3:10),所以他們也要為耶路撒冷被毀負責。這殿的山與“耶和華殿的山”形成對比(4:1),如果沒有上帝同在,聖殿只不過是山上的一座建築物而已。
4:1~5:15 拯救的預言。第二個循環第一段(第3章)中的三個審判預言讓位給七個關於餘民得救的預言。這個循環的兩個部分(見引言:內容)通過提及錫安和它的聖殿而交織在一起。在一個驚人的轉變中,就像復活一樣突然,被夷平的錫安(3:9-12)變成了一座高聳入雲的聖殿山,成為吸引各國的磁鐵(4:1-4)。(BTSB)
4:1-7 應許耶路撒冷在萬國中復興。耶路撒冷和聖殿曾一度被毀(3:12),將來卻要被高舉,成為訓誨、公平和公義之源(4:1-5)。在上帝的治理下,軟弱者變成剛強(6-7節)。
4:1-5 萬民和平地前往錫安。上帝的山如今成為萬國矚目之地。賽2:1-5的神諭與本段幾乎相同,關於該神諭的更多細節,見賽2:1-5注。
4:1-5 錫安得高舉。這些經文與賽2:2-4幾乎相同。無論是彌迦引用以賽亞的話,或者反過來,或兩者都引用先前的預言,在意義上都沒有不同。該預言在這兩種情形下都是受默示的,都有意義。先知首先看到“耶和華殿的山”(4:1)高舉過其他山嶺,吸引許多人前來(4:1)。然後他聽到萬民互相勸勉,要上耶和華殿的山,接受律法和神的話語(4:2)。他對這一景象進行了反思,並詳細講述了這個平安世界的生活,即歸信的心所結出的果實,它發出了三個展開的好處:(1) 上帝在多國的民中施行審判(4:3a)。(2) 爭端不再通過戰爭解決(4:3b)。(3) 每個人都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4:4a)。預言以兩方面的結論結尾:(1) “萬軍之耶和華親口說”,保證了預言的應驗(4:4b),(2) 彌迦和忠心的會眾對此異象的禮儀性回應(4:5)。(BTSB)
4:1 末後的日子,展望耶路撒冷復興後的新時代。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關於這個概念和“末後的日子”的概念和時間,見賽2:2注。流歸這山,將來萬民都要敬拜上帝,不再流歸假神(耶51:44)。
4:2 雅各上帝,萬民藉著以色列來到上帝面前。訓誨必出於錫安,上帝之道的教訓必從耶路撒冷流向萬國(參賽2:3注)。
4:3 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這節經文預示“末後的日子”(1節),那時,地上萬民不再需要軍隊或武器來抵擋邪惡侵略者的威脅(見賽2:4注)。
4:4 葡萄樹……無花果樹,是《舊約》中象徵和平與繁榮的主要形象(參王上4:25;亞3:10)。萬軍之耶和華,這不帶有軍事色彩的稱謂,強調上帝有至高主權使這些事發生。
4:5 我們卻永永遠遠……行,與萬民追隨假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帝的百姓順服在上帝的律法和話語之下(2節)與他們的王永遠聯合並同行。猶大百姓就是憑著這樣的忠誠,使1-4節的描述成為現實。
4:6-7上帝應許招聚百姓到錫安。上帝表明祂必信守聖約。這兩節關鍵經文繼續講述以下主題:被擄的百姓會重新聚集(6節)、得以復興,且與上帝永遠相交並順服祂的治理(7節)。
4:6-7 餘民得復興。瘸腿的變成強盛之民。主將把餘民變成強聖的國家並治理他們。(BTSB)
4:6 到那日,見4:1,5:10。聚集……招聚和“我必使”(4:7)等動詞,都曾在2:12-13出現,因此,從耶路撒冷城門的災禍(1:12)中得救成為一種更大的救恩。我所懲治的,這是上帝的作為(2:3)。
4:7 耶和華要……作王治理……直到永遠,這裏與2:12-13一樣,從牧者的主題(“招聚”、“聚集”)轉到君王的主題。
1. 這一國的首領、先知和祭司,都當眾受到嚴厲的指責。何故?又有什麼結果呢(參三4的「到了遭災的時候」;三6——中譯漏譯,譯者識——和12節的「所以」)?祭司記得神的應許(三11;比較詩一三二13、14),卻忘了祂的要求(比較詩一三二12)。我們的自信可能同樣錯了嗎?
答:雅各家的首領、官長沒有秉公斷案,反而率獸食人(3:1-3)、厭惡公平、屈枉正直(3:9-10)、為賄賂行審判(3:11);先知唯利是圖,謊稱天下太平(3:5-6)、為銀錢行占卜(3:11);祭司為薪俸而教導(3:11)。結果是到了遭災的時候,耶和華不應允他們,向他們沉默(3:4、7);先知必遭遇幽暗,沒有默示(3:6-7);耶路撒冷要被夷平,變成亂堆(3:12)。今日教會的領袖是否也和以色列領袖一樣粉飾太平,牟取私利,沒有按照律法公平對待上帝的百姓呢?我們當深切反省,我們的自信究竟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呢?
2. 請特別注意這先知(三8;比較二7)和假先知(三5、11;比較二6、11)之間的對比。我們怎樣可以認出耶和華的靈呢?
答:彌迦這位真先知靠耶和華的靈,滿有力量公平,指出雅各家的過犯罪惡(3:8)。相對的,假先知則是為銀錢行占卜(3:11),粉飾太平(3:5),他們只講耶和華的忍耐(2:7),而不講耶和華的審判(3:11)。有耶和華的靈的先知,會滿有力量、公平、能力,可以指出百姓的罪惡,按照上帝的聖約控告百姓的背約。
3. 四1~7。一個平安的(四3、4)和健全的(四6、7)新國度將要建立起來。這國度的王的特色是什麼?其子民的特色又是什麼呢?
答:這個平安國度的王要用上帝的道教導百姓,在多國的民中施行審判。祂要招聚餘民,使軟弱的變剛強,並且治理他們。這國度的子民要來自萬國,他們要行耶和華的道路。他們不再用戰爭解決爭端,每個人要享受自己勞動的成果。他們要唯獨敬拜耶和華神的名。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