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 彌迦書 1~2 (1.12.13)

MICAH Study 1~5

彌迦書 共5課

引言

彌迦是和以賽亞同時代的人,不過以賽亞是來自朝廷和城市的先知,而彌迦卻來自猶大西陲附近一座名叫摩利沙的鄉鎮(一1、14)。例如,請注意他如何屢屢使用羊群及其牧人的喻象(二12,三2、3,四6、8,五4、8,七14)。他的先知任務僅在何西阿作先知之後幾年便已經開始,而且在他這卷書中有許多跡象顯示何西阿和以賽亞都對他有影響。例如,參彌一7和何二13,八6,九1;以及彌七1和賽廿四13等等。彌四1~3和賽二2~4幾乎每字相同。然而彌迦不是一個抄襲者。他有他自己所傳的信息,而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點從耶廿六16~19提及他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正如約拿先知的預言感動了尼尼微的王悔改,照樣,彌迦的類似的預言也感動了希西家王;而且,彌迦所留給人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致在一世紀之後,人們還因這些事情而想起了他,並且成了救拔耶利米先知一命的契機。

彌迦的話在今日仍然是活的,因為有神的靈在它裏面,而且,他有重要的功課要教訓我們今日的人。

綱要

一&二論審判必定來臨,但到了末了必蒙賜福。
 一1~16。耶和華降臨施行審判的異象;撒瑪利亞陷落,猶大低地之鄉鎮必傾覆。
 二1~11。財雄勢大者的罪惡招致了審判。
 二12、13。復興的預言。
三~五更進一步論將來審判的預言,及更進一步的福氣。
 三1~四7。首領、先知和祭司的罪惡必招致耶路撒冷的毀滅。然而在末後的日子它必復興,耶和華的統治也必建立起來。
 四8~13。錫安之民現在必遭放逐,但是後來必然得勝。
 五1~15。現在暫時的屈辱,卻必會導致將來的勝利。
六~七耶和華在與其百姓爭辯時,表明了祂真正的要求;然後公開指摘猶大的罪,並對其後果提出警告。先知為悔罪的百姓發言,哀嘆世俗的家庭生活的可怕狀況,但仍信任並盼望地等候神,而且確信神一切的應許終必成就。

另參:
1. 彌迦書簡介(環聖新譯本)

2. 彌迦書的神學

□Study 1 Micah 1~2  (1.12.13)

研經題目:

1. 審判臨到撒瑪利亞,而且(幾乎)臨到耶路撒冷。耶和華神是施行這審判的見證者(一2);結果是撒瑪利亞成為亂堆(一6、7),猶大驚恐(一10~16),先知也哀嘆(一8~9)。這災禍的基本原因是什麼呢(一5、13)?

2. 在第二章裏,社會上哪些階層的人士以及哪些罪惡受到責備呢?所受的懲罰是什麼呢?

3. 放逐之後(二10)繼之以蒙福的應許(二12、13)。這裏怎樣描述神哪些出於恩典的行動呢?我們也瞭解大牧人的愛(約十14、15)和王者的能力嗎(林後二14)?也比較賽四十11;撒下五20。

注:

1. 一5。在先知的心目中,以色列和猶大這兩國的首都雖然是敬拜神的中心,卻是整個國家敗壞的主要根源。

2. 一10~12。這裏所提到鄉鎮的名字以及它們所要受的苦難,都有相關的意義。「伯亞弗拉」(亦即灰塵城)輥於灰塵之中,「撒南(亦即旅行城)不敢旅行」等等(見Moffatt譯本)。

3. 一13。「……罪,由你而起」:拉吉是邊疆上的市鎮,從埃及買來的車輛和馬匹都從那裏輸入猶大。參五10,並比較賽卅一1,卅六9。

4. 一14、15。臨到猶大的災難將包括親人離散,受欺詐,被征服,和可恥的逃亡。

5. 第二章。彌迦在1~5節正在傳講信息;他的話被6節的富人以及7節的反駁打斷了。8~10節和12、13節是神說的話;11節是先知的獨語。

6. 二4、5。貪婪的地主們將會哀哭,因為他們自己的財產已被人剝奪;他們在耶和華產業中的地位已化為烏有了(5節)。

7. 二6。彌迦所講的道不大受歡迎,而且人們還告訴他說,「不要胡說八道(直譯)……!」11節和三11形容富人所要的那一種傳道人——而且也如願地得著了!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 題詞。關於約坦、亞哈斯、希西家,見“導論:寫作目的、緣起和背景”。關於摩利沙人彌迦,見“導論:作者和書名”。先撒瑪利亞,後耶路撒冷的次序,預示了1~3章的結構。

1:2~2:13 宣告對以色列和猶大的審判。第一個大段落描述即將臨到的審判:(1) 上帝懲罰撒瑪利亞和猶大(1:2-16);(2) 上帝的土地遭濫用和濫用土地的人(2:1-11);(3) 上帝應許招聚雅各家(2:12-13)。

1:2~2:13 第一個循環。第一個循環的四個審判預言是針對撒瑪利亞和耶路撒冷的,也針對土地掠奪者,以及與他們勾結的先知。撒瑪利亞將被摧毀,耶路撒冷將被擄。掠奪土地的人將失去他們的土地。這個循環以一個救贖的預言結束,即剩下的人將倖存下來。(BTSB)

1:2~2:11 針對撒瑪利亞和耶路撒冷的審判-預言彌迦指責撒瑪利亞和耶路撒冷的領袖將他們各自的國家引向罪惡和偶像崇拜(1:5)。耶和華宣判撒瑪利亞毀滅(1:6-7),彌迦哀歎猶大被宣判流亡(1:8-16)。彌迦特別宣判土地掠奪者失去了他們趕走合法繼承人的土地(2:1-5),並譴責假先知不宣揚正義(2:6-11)。(BTSB)

1:2-16 上帝懲罰撒瑪利亞和猶大。預言一開頭就宣告,審判會先臨到撒瑪利亞(2-7節),然後臨到猶大(8-16節)。

1:2-7 對撒瑪利亞的審判。這段經文先說明上帝降臨和祂出現的原因(2-5a節),接著記述上帝提出的四個反問(5b-7節)。受造物遭毀滅(4節),預示撒瑪利亞將被毀滅(6-7節)。

1:2  這個動詞標誌著主要段落的開始(1:2,3:1,6:1)。上帝將提出指控和證據(撒上12:5;瑪3:5),見證撒瑪利亞的不是聖殿指上帝在天上的居所(參詩11:4;哈2:20),與“祂的居所”(1:3)同義。

1:3 出了暗示上帝出來爭戰(參士5:4;賽26:21;亞14:3)。高處指地理上的“高地”(參摩4:13),或指設立在高地上的迦南異教神龕。

1:4 眾山……必消化,參詩97:5;鴻1:5。

1:5 雅各……以色列家這兩個詞,以及提到的都城撒瑪利亞(北國)和耶路撒冷(南),強調所指的是整個民族(2:12,3:1、8-9)。

1:6 我必,表明上帝將要採取行動(1:7、15,2:3、12,4:6-7、13,5:10-15,6:14,7:15)。撒瑪利亞……亂堆,耶路撒冷正面臨相似的結局(3:12)。露出根基(《和修》“掀開它的地基”),這裏發出嚴厲的審判警告,他們可能要面對公開的羞辱(參4:11,7:10)。

1:7 他一切雕刻的偶像……財物……偶像,上帝的審判和毀滅的範圍圍極廣。妓女雇價,這裏把撒瑪利亞在靈性上的不忠與妓女的行為相提並論,《舊約》其他地方也有相似的類比(士2:17;結16:33-36)。

1:8-16 審判猶大。經文先描述彌迦的悲傷(8-9節),然後提到一系列的城邑將面臨災禍(10-15節),最後是被擄的警告(16節)。

1:8 赤腳露體而行,表達悲哀的常見做法是穿麻衣(創37:34;王上21:27;珥1:8)和蒙頭(撒下15:30),因此這裏可能表示更深切的哀悼,或是預表被擄(參賽20:3-4)。野狗……鴕鳥,猶大被描述為一片荒涼之地(賽34:13;耶50:39)。

1:9 延及(《和修》“蔓延到”),大概指尚未確定的“災禍”(12節)。這裏沒有指明究竟是什麼蔓延到城門,因此在最後顯明的時候,它會立即引起人們的關注。

1:10-15 彌迦以亞述人所奪城邑的名稱,大量使用雙關語修辭手法,來描述猶大將要遭受的各種災難。關於10-15節提到的城邑,見1381頁地圖。

1:10 不要在迦特報告這事,彌迦不想局外的旁觀者因為即將臨到耶路撒冷的毀滅而表示同情,或是因此幸災樂禍(參撒下1:20注)。伯亞弗拉(“灰塵之屋”)與灰塵‘apar)希伯來文發音相近。,那些被審判的人充分表現出他們的悲痛。

1:11 沙斐與表示“美麗”的一個希伯來詞發音相近,與赤身蒙羞形成對比。撒南與“出來”的希伯來文發音相近,居民因為恐懼而顫抖,不敢出來應戰。伯以薛人(“奪取之家”)哀哭,因他們的村莊被“奪取”,即被毀滅。

1:12 瑪律帶有辛酸的含義,因此,這是一座渴望得到好處的“辛酸”城鎮。災禍ra’)是《彌迦書》的一個關鍵詞,根據上下文,這個詞可指“邪惡”或“災禍”。1:3 提到上帝將要“降臨”,現在,祂發出的“災禍”已經臨到耶路撒冷的城門(參9節)。

1:13 快馬(希伯來原文larekesh,直譯:騎上快馬)與拉吉的希伯來文發音相近。諷刺的是,這裏不是催促百姓備好戰馬上陣,而是催促他們騎上送信的快馬逃跑。

1:14 摩利設迦特,這個城鎮的名字與me’orasah(“已經許配的人”,申22:23)發音相近,亞述人娶新娘(即摩利設迦特)時,會收到一份嫁妝(即禮物)。亞革悉與“詭作的、不誠實的”的名詞形式(‘akzab;參耶15:18)希伯來文發音相近,以色列諸王期待亞革悉從其陶器生產中給他們提供收入來源,但他們會被欺騙。

1:15 那奪取你的即“搶奪者”(yoresh),與瑪利沙的希伯來文發音相近,這個詞常被用來描述以色列人佔領迦南地。以色列人從前逐出迦南人,如今他們自己卻被驅逐。以色列的尊貴人……亞杜蘭,上文列出的第一座城鎮“迪特”(10節),讓人想起大衛對掃羅和約拿單的哀悼(撒下1:19-27),最後一座城鎮“亞杜蘭”,讓人想起大衛逃往亞杜蘭,在那裏被掃羅追殺(撒上22:1;撒下23:13)。如今,大衛的後裔也像他一樣,要逃避搶奪他們的人。

(1381頁地圖)彌迦預言耶路撒冷遭毀滅

主前740年

彌迦預言將有毀滅臨到耶路撒冷並護衛進城之路的城邑。雖然這些城邑位於耶路撒冷的西南面,但也處於北三方列強入侵時常經過的路線入侵的軍隊通常沿著南部的主幹道進城,直抵迦特。

2:1-11帝的土地遭濫用和濫用土地的人。作者的關注從城邑和百姓,轉到控告那些剝削弱勢群體(1-5節),並棄絕上帝信息(6-11節)的掌權者。

2:1-5 控告和將來的懲罰。先知控告掌權的人(1-2節),宣告對他們的判決(3-4節)。最終,他們將徹底失去在上帝的百姓中間承受產業的盼望(5節)。

2:1-5 針對土地掠奪者的預言。它由三部分組成:(1) 指控。貪婪且暴虐的土地掠奪者奪取神聖的產業(1-2節)。(2) 雙關語。指控和判決之間的兩個文字遊戲表明懲罰是公正的:(a) “那些圖謀rāʿ”(希伯來語“罪孽”,2:1)和 “我籌劃rāʿ”(希伯來語”災禍“,2:3);(b) “他們貪圖田地”(2:2)和“耶和華將我們的田地分給……”(2:4)。(3) 句子。掠奪土地的人被判處永死,但餘下的人還有盼望(2:5)。(BTSB)

2:1 手有能力,圖謀惡事的人作惡,是因為他們有權柄和能力執行他們的計劃(關於這個表達,參創31:29)。

2:2 貪圖……佔據……奪取……欺壓,奪取弱勢群體的土地和財產(產業),是公然違背聖約(出20:17),這也是亞哈家遭審判的一個主要原因(王上21章;王下9:24-26;參彌6:16)。

2:3 我籌劃災禍,揭示了同態治罪的法則(俄15b節):他們謀“惡”害人(2:1),如今這惡報應在他們自己身上(見1:12注)。降與這族,整個群體都要為領袖所犯的罪承擔責任。時勢是惡的(《和修》“災禍的時刻”),見摩5:13。

2:4 悲慘的哀歌,土地的主人將因失去土地而被人嘲笑。這些欺壓者從無力自衛的百姓手中奪取財產(1-2節),因此,現在那些悖逆的人(可能指亞述人)將奪取他們的土地。耶和華將我們的份轉歸別人,在希伯來原文中,“耶和華”是“祂”,也有解經家認為這個“他”是指入侵者。

2:5 你必沒有人,掠奪土地的人肆無忌憚,但他們不會承受從別人那裏搶來的土地(2節)。,以色列在被擄之後,還會有剩下的百姓,他們將分得土地。

2:6-11 棄絕先知的話。這裏是斥責那些沒有原則的先知(參3:5-7)。那些拒絕彌迦的人被顯露出來(2:6),然後上帝進一步揭露強權者對百姓的欺凌(8-9節)。由於他們不義的“污穢”,以及愛聽虛假的預言(10-11節),被擄就是對他們的判決。

2:6-11 針對土地掠奪者和假先知的預言。它由四部分組成:(1)背景。彌迦反駁假先知(2:6)。(2) 指控。假先知扭曲了耶和華的忍耐和祂的公義(2:7),百姓剝削手無寸鐵的人(2:8-9)。(3) 判決。流放。(4) 結論。百姓選擇說謊者為先知(2:11)。(BTSB)

2:6 (《和修》“傳講”),這個動詞構成這段經文的框架(6、11節),帶有“滴下”的含義,特別喻指宣佈預言的信息(結20:46)。《聖經》其他地方也曾記載先知被阻止發聲的事件(摩2:12,7:10-16)。

2:7 這個反問暴露了百姓的錯誤認識,他們以為滿有恩典的上帝絕不會降下3-5節提到的災禍。

2:8-9 這裏列出的行為與1-5節詳述的暴行相似。我的民……仇敵,這裏提到的三種惡行,堪比敵人在戰爭期間的所為,表明先知對百姓惡待弱小的指控絕非沒有根據。

2:10 起來去……不是……安息之所,不公義的現象普遍存在,使人不得安息,因此上帝吩咐百姓離開他們的安息之所。

2:11 預言得清酒,百姓歡迎那些鼓吹肆意放縱的“預言”,卻不喜歡上帝對不道德行為的譴責。

2:12-13 上帝應許招聚雅各家。第一個大段落的結尾,宣告以色列的大牧者(上帝)將要招聚祂的羊群,帶它們到安全的羊圈之中(12節),並作它們得勝的王,領他們凱旋出城(13節)。

2:12-13 拯救的預言。剩下的人被拯救出來。它由兩部分組成:以色列的牧人君王將餘民聚集在保護牆內(2:12),然後帶領他們凱旋出城(2:13)。(BTSB)

2:12 聚集……招聚……安置…………,這裏描述的一系列動作,將上帝比喻為一位愛護羊群的牧者。剩下的人,可能指因為亞述的入侵而逃到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百姓。

2:13 開路的,這裏轉而把上帝比喻為一位王,帶領祂的軍隊離開(他們直闖)一座被包圍的城邑。城門可能指耶路撒冷的城門(1:9、12)。王在前面……耶和華,突破重圍並帶領百姓出去爭戰,充分顯明這位牧人式君王的身份。

2 thoughts on “Study 1 彌迦書 1~2 (1.12.13)

  1. 1. 審判臨到撒瑪利亞,而且(幾乎)臨到耶路撒冷。耶和華神是施行這審判的見證者(一2);結果是撒瑪利亞成為亂堆(一6、7),猶大驚恐(一10~16),先知也哀嘆(一8~9)。這災禍的基本原因是什麼呢(一5、13)?
    答:災禍的基本原因是雅各、以色列家的罪惡,其中犖犖大者是領袖層帶領國家進行偶像崇拜(1:5)。
    2. 在第二章裏,社會上哪些階層的人士以及哪些罪惡受到責備呢?所受的懲罰是什麼呢?
    答:第二章譴責土地掠奪者(2:1-2)以及假先知(2:6)。他們貪圖田地,霸佔房屋和產業;假先知則扭曲耶和華的屬性(2:7)。百姓當中也有人欺壓弱小者(2:8-9)。這些人受到的懲罰是被擄(2:10)。
    3. 放逐之後(二10)繼之以蒙福的應許(二12、13)。這裏怎樣描述神哪些出於恩典的行動呢?我們也瞭解大牧人的愛(約十14、15)和王者的能力嗎(林後二14)?也比較賽四十11;撒下五20。
    答:這裏描述上帝招聚餘民,把他們安置在羊圈內。又為他們開路,帶領他們“直闖城門“,引導他們。上帝是我們的大牧人,牧養群羊;祂又是我們的君王,帶領我們凱旋得勝,戰勝仇敵。

    John 10:14-15 14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15 好像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
    2 cor 2:14 14 感謝 神,他常常在基督裡,使我們這些作俘虜的,列在凱旋的隊伍當中,又藉著我們在各地散播香氣,就是使人認識基督。
    Isa 40:11 11 他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像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自己的懷中,慢慢引導乳養小羊的。
    2 sam 5:20 20 於是大衛來到巴力.毗拉心,在那裡擊敗了非利士人,說:「耶和華在我面前沖破我的敵人,好像洪水沖破堤岸一般。」因此他給那地方起名叫巴力.毗拉心。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