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7 Leviticus 24 (2.1.17)

研經題目:
1. 試思考出現在1~9節經文中「清」或作「淨」(pure),與「常」(continually)這兩個詞的意義。將這兩個詞應用在你自己的敬拜上和基督徒的服事上。
2. 在這一章中,神的品格的哪些特質是並列的呢?比較來十19~31。我們既然知道這樣,就應當怎樣約束自己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4:1-9 油和陳設餅。這段經文出現在這裏似乎有點奇怪,因為它與上文對以色列的節期曆的討論(23章)似乎沒有什麼關係。不過,這種編排可能是要提醒以色列人,在遵守剛討論過的年度的節期之餘,也不要忘記日常的帳幕獻祭。
24:5-9 十二個餅象徵以色列十二支派站在上帝面前。這十二個餅在出25:30稱為 “陳設餅”。在每個安息日,祭司都要把新烤的餅擺上,無一日例外。擺上陳設餅是很重要的,因為那是上帝與以色列十二支派立約的記號。
24:5-9 在古代近東地區,將餅放在神靈面前的類似做法很常見。當時的觀念是,神靈需要得到餅和酒來維持生命。《次經》中關於彼勒和龍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現實:祭司,而不是神靈本身,在食用這些食物。但以理證明,祭司們一直在秘密地進入聖殿的房間,吃留在彼勒雕像前的食物。這裏概述的將餅(出25:30)留在耶和華面前的做法屬於這一傳統,但與之有很大的出入,因為餅被明確指定為祭司而不是耶和華的食物(利24:9)。(FSB)
24:10-23 褻瀆者的案例。這裏敍述的事件中斷了對上帝的指示的記述,顯示在以色列人中因應不同的具體情況產生了許多判例法。這段經文同時指出,百姓應如何按現有的律法類推,把這些判例法應用到新出現的情況中。
24:10-23 這段經文敘述了一個需要摩西做出法律裁決的特殊事件。這段軼事強調了褻瀆罪的嚴重性,但這段經文的總體目標是明確指出,同樣的法律適用於所有人——無論犯罪者是本地的以色列人,還是生活在他們中間的外國人(例如,寄居者或外邦住民)。(FSB)
24:10-12 出20:7和22:28已經明文規定,以色列人不可褻瀆上帝的名。這段經文再次提起此命令,原因有二:第一,前面的禁令並未提到相關的罰則;第二,這案件中的褻瀆者不是一個純正的以色列人。這人被暫時收押,等待判決。
24:13-16 罪犯要被帶到營外用石頭打死(14節)。在行刑之前,所有聽見罪犯詛咒聖名的人都要把手放在罪犯頭上。這種做法的通常解釋是:會眾因無意中聽見這詛咒而被玷污,於是通過按手把罪轉移到罪犯身上,罪犯的死可為這事贖罪。另一種解釋是:這只是一個指認動作,指出是誰詛咒耶和華的名。
24:17-23 這段經文提到 “同態治罪法則”(罪罰相當原則,拉丁文 lex talionis)。這裏以反諷形式來表達公正:罪行的刑罰就是罪行本身。這個原則適用於所有以色列人,沒有例外(見出21:23-25,19:21)。以傷還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大概不是說,傷者的懲罰就是受到同樣的傷害,而是表示罰款的金額會因應受傷者的情況而定(參出21:18-19)。正確地運用這條律法,審判官便可評估受害者的損傷程度,限制過分的報復。這是給審判官遵循的律法,所以不適用於一般日常的碰撞爭執(參太5:38耶穌的立場)。
1. 試思考出現在1~9節經文中「清」或作「淨」,與「常」這兩個詞的意義。將這兩個詞應用在你自己的敬拜上和基督徒的服事上。
答:只有純淨的橄欖油才能用來點金燈台的燈(另參出27:20-21),以免雜質會阻礙油,讓燈火熄滅。純淨(清潔)也用來形容上帝子民的生命和信心所反映出來的公義品質(伯16:17,33:9;箴16:2,20:11,21:8)。上帝的百姓必須以清潔無偽的信心在上帝面前事奉。金燈台的燈也象徵上帝在黑暗中恆常的臨在與啟示(然而油卻來自百姓的出產)。祭司必須不斷整理金燈台的燈,從晚上到早晨(《新譯本》通宵達旦)。這種事奉是日復一日,永不間斷的,看似瑣碎,但卻是事奉上帝所必須的。這說明基督徒例常、看似平淡無奇的事奉是寶貴的(每週主日的敬拜不也是如此嗎?),才能作為上帝的器皿,照亮周圍的黑暗。
2. 在這一章中,神的品格的哪些特質是並列的呢?比較來十19~31。我們既然知道這樣,就應當怎樣約束自己呢?
答:不太明白這題的題旨,因為這一章並沒有明顯描寫神的屬性,充其量,我們可以說,金燈台象徵神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壹1:5),而陳設餅象徵神的同在,祂的保守與賜福。24:10-23的判例則表明上帝是聖潔的,祂的名也是聖潔的,人不可褻瀆上帝的聖名,而祂的審判也是公義公平的,沒有偏袒,祂會按照人的行為來施行審判。既然知道上帝是聖潔公義的,又是施恩憐憫的,我們就當懷著敬畏的心,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祂面前(來10:22),不可褻慢施恩的聖靈(來10:29)。
赞赞
Study 17 Leviticus 24 (2.1.17)
1. 試思考出現在1~9節經文中「清」或作「淨」(pure),與「常」(continually)這兩個詞的意義。將這兩個詞應用在你自己的敬拜上和基督徒的服事上。
* 圣经里经常告诉我们,要手洁心清地来到上帝面前。上帝也说,人非圣洁不能到祂面前。所以清洁的心就是圣洁的心。我们的本性就倾向于恶,虽然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开始行恶,但本性让我们随着岁月的增长,心里蒙上的越来越多的私欲、灰尘。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服侍,其实上帝都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需要常常求神来洁净我们,好让我们在祂面前得蒙喜悦。
2. 在這一章中,神的品格的哪些特質是並列的呢?比較來十19~31。我們既然知道這樣,就應當怎樣約束自己呢?
* 上帝的圣洁和公义。
* 圣洁表明容不下任何的不义、污秽。一颗清洁的心会对不公不义是恨恶的。一方面我们不要行不义的事,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醒自己任何罪都将付出代价。
赞赞
1. 試思考出現在1~9節經文中「清」或作「淨」(pure),與「常」(continually)這兩個詞的意義。將這兩個詞應用在你自己的敬拜上和基督徒的服事上。
-金灯台要用纯净的橄榄油点,亚伦家的世世代代要日夜管理着灯,使灯常常点着。灯油中若有杂质,灯火就会灭。光是象征上帝大能的拯救,单单,纯一地仰望耶和华,祂的光就会一直照亮我们;同时,也要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时间,才华,财富等神所赐恩典,都专注在神要使用我们的事情上,使我们的生活会一直反射神的光,也就是福音,如同照亮这世界的光。
2. 在這一章中,神的品格的哪些特質是並列的呢?比較來十19~31。我們既然知道這樣,就應當怎樣約束自己呢?
-上帝的圣洁及公义。上帝的圣洁借着基督完全的赎罪, 使我们可以坦然地进入神的面前, 因此本章仔细谈论了对亵渎圣名之人的刑罚,这是严重的教训。同时,这件事也显明了上帝的公义,祂的律法对祂的子民都是一样的,无论他是纯血统的犹太人还是这名混血(犹太/埃及)的人。
赞赞
Study 17 Leviticus 24
1. 試思考出現在1~9節經文中「清」或作「淨」(pure),與「常」(continually)這兩個詞的意義。將這兩個詞應用在你自己的敬拜上和基督徒的服事上。
* 我們在敬拜上和服事上要有一顆純淨的心,真誠地來到主前,不做表明功夫。也要時刻敬拜服事,不住地禱告。榮耀神是基督徒獻上整個生命要做的,不是只有在主日的時候才做。
2. 在這一章中,神的品格的哪些特質是並列的呢?比較來十19~31。我們既然知道這樣,就應當怎樣約束自己呢?
* 我也同意這裡指的是神的聖潔與公義,神只接受最純淨的敬拜,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任何褻瀆神的榮耀、任何的污穢,神都要施行審判,將其除去。
* 就如來十19~31這邊所說的,我們藉著耶穌的救恩,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主前,但還是保有敬畏的心、真誠的心,憑著信心的確據。有了這樣的恩典,我們時刻在主的寶座前,也要保持著自己的聖潔,不然就是踐踏基督救贖的寶血。如果有人刻意犯罪、恨惡律法,說明他是不愛耶穌的,而聖潔公義的神,便會在祂預備的時候施行審判。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