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2  撒母耳記上 29 & 30 (2.6.24)

Study 22  1 Samuel 29 & 30 (2.6.24)

研經題目:

1. 廿九章。大衛使自己陷於什麼重大的困難中,他又怎樣蒙了搭救?我曾經使世上的人說,「那個基督徒在這裏作什麼呢?」比較林後六14。

2. 三十章。打敗仗時心裏堅固,打勝仗時慷慨寬大。本章如何將這些特色表明出來呢?你認識了大衛內在力量的秘訣嗎?比較廿三16;詩十八2。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9:1-11 非利士首領不讓大衛參戰。雖然迦特的亞吉信任大衛,但其他非利士首領卻懷疑大衛會臨陣倒戈,所以堅持要大衛回自己的地方去。因著上帝的照管,大衛避免了流以色列人的血。

29:1 這節經文接續28:2,並重複了28:1的部分內容,這裏記載非利士人還在亞弗聚集,但28:4說非利士人已經挺進到書念。在4:1,非利士人也是在亞弗安營(見本頁地圖)。亞弗位於非利士沿海平原的最北端,所以成為全面攻打耶斯列平原的戰略據點。大概指哈律泉,位於基利波山腳下耶斯列城的東南面,基甸曾經在那裏安營攻打米甸人(士7:1)。

大衛從亞瑪力人手中奪回被擄走的一切(428頁地圖)

大衛及部下在非利士地尋求庇護時,非利士人在亞弗集結軍隊,準備進攻以色列。非利士首領懷疑大衛不會與以色列同胞作戰,因此打發大衛回到洗革拉的家。大衛回到洗革拉時,發現亞瑪力人已經擄掠了南地,並徹底燒毀了洗革拉,擄去許多居民和財物,於是率軍追擊亞瑪力人。他們穿過比梭溪攻打亞瑪力人,奪回所有被擄的人和財物。回到洗革拉後,大衛把一部分奪回的財物分給那地區各城鎮的首領。伯特利、息末、拉哈勒和亞撻的位置不詳。

29:2-3 非利士人的首領指非利士五座大城的統治者(見6:4、16-18)。29:2、6、7中的 “首領” 希伯來原文是seranim,似乎與3、4、9節中的首領(希伯來原文Sarimsar的複數形式)相同;“首領” 即統治者。以革倫的一份銘文證明,Sar是非利士城的統治者的稱謂。

29:4 其他非利士人首領不同意亞吉,他們不信任大衛,擔心他會用我們這些人的首級去重新過得掃羅(他主人)的歡心。由此可見,上帝甚至藉著非利士首領的行事來保守大衛不與上帝的百姓交戰,並且大衛也一直在竭力避免此事發生。如果這事發生,那麼以色列百姓將來很可能會不接受大衛作王(27:8-12),因這罪極大(見25:32-35注)。

29:6 非利士人首領亞吉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這聽起來很奇怪。但對於崇拜多神的人來說,指著自己並不事奉的別神起誓並不稀奇。因此,這位非利士人首領明實有可能指著大衛所敬拜的上帝向大衛起誓。

29:8 攻擊主我王的仇敵,“主我王” 一詞模棱兩可,不能確定具體指誰。表面看是指亞吉,但也可能大衛實際上是指掃羅,因為掃羅的敵人正是非利士人。讀者無法知道大衛的想法,但那些首領們或許猜到一些。

29:11 從本節開始,經文分述不同的事情。第30章記載大衛的事蹟,而第31章則接續28:5-25記載掃羅的結局,同時接著第29章記載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戰爭。非利士人取道書念也上耶斯列去了(參28:4,31章)。正是非利士人在書念安營的時候,掃羅去尋訪了交鬼的人(28:5-25)。耶斯列位於基利波山的西北山腳,守衛著耶斯列平原的東大門。

30:1-31 亞瑪力人洗劫洗革拉,大衛獲勝。大衛執行君王的工作,他拯救洗革拉人脫離亞瑪力掠奪者的手,又帶領部下慷慨地共分擄物。

30:1 第三日,從亞弗到洗革拉約有81公里。亞瑪力人一定知道非利士大軍和猶大人(14節)都去了北方打仗,便乘虛而入。

30:6 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上帝,心裏堅固(《和修》“……堅定自己”),上帝也安慰並堅固了大衛。大衛不但沒有灰心,反而向上帝禱告並讚美祂(參詩56:3-4)。

30:7 第23:9-10記載,大衛吩咐亞比亞他用以弗得中的聖簽求問上帝。上帝也藉此引導大衛(30:8)。

30:9 如果洗革拉確實是今天的特艾斯舒利亞,那麼比梭溪就是迦薩河谷,在洗革拉西南約19公里處。

30:11-12 可以單指餅,也可以泛指食物,第12節具體記載了一些食物,是他們給那埃及人吃的。乾果中的糖分能迅速補充體力。

30:14  “基利提” 可能是結25:16和番2:5中 “非利士人” 的同義詞。非利士人最初來自愛琴海,所以這個詞可能源於 “克里特島人”。因此,基利提的南方大概是指非利士南部。迦勒地的南方是指希伯倫以南的地區。

30:17 第30:17-20的主語是大衛,強調這是大衛個人的勝利。譯作黎明的希伯來詞通常指 “黃昏”,有時也指 “拂曉”,在本節中的意思有爭議。如果指 “拂曉”,大衛和他的部屬就是等到早晨才發動攻擊,免得誤殺自己人或讓亞瑪力人逃脫。戰鬥一直持續到日落,以色列人視日落為第二天的開始(見14:28注)。

30:19 沒有失落一個,大衛將要作王,他在上帝的帶領下(8、23節)救出了所有屬他的人,他們也是大衛有責任照顧的人。

30:22 匪類(《和修》“無賴”)和類似的用詞多次出現於其他經文,包括形容醉酒的女子(1:16 “不正經的女子”),以利的兒子們(2:12  “惡人”,《和修》“無賴”),反對掃羅的人(10:27  “匪徒”,《和修》“無賴之輩”),拿八(25:25  “愚頑”),和示每對大衛的形容(撒下16:7 “壞人”,《和修》“無賴”),以及反叛的示巴(撒下20:1 “匪徒”,《和修》“無賴”)。

30:24 應當大家平分,大衛會是一位公義的君王,他慷慨地與所有跟隨他的人平分擄物,還送了一些給他未來的國民(26-31節)。

30:25 典章(希伯來原文mishpat)在其他經文中譯作 “規矩”(2:13)、“行”(8:11)和 “國法”(《和修》“典章”,10:25)。

30:26-31 見30:24注。這裏的伯特利不是我們熟悉的伯特利(7:16,10:3,13:2),而是猶大境內一座不知名的城邑。雅提珥以實提莫都是猶太山地中的利未城邑(書15:48、50,21:14)。歌拉珊大概是高原上的巴珊(書19:7)。其餘地名的具體位置不詳。最後一個提到的是希伯崙,希伯崙是那裏的大城,大衛將會去那裏,並在那裏作王(撒下2:4)。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