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1 1 Samuel 27 & 28 (2.6.23)

研經題目:
1. 試將大衛在廿七1與在十七37裏面所說的話作一對比。內心的沮喪驅使他採取了什麼行動?他這樣做又付出了什麼代價?你曾經這樣被環境勝過嗎?比較代下十九2;雅四4。
2. 回顧一下掃羅的故事,他最後怎樣落到這種可憐的光景呢?我們從他在廿八15的自白中,應當記取什麼警告呢?比較提前一19。
注:
廿八7。交鬼是神的律法所明令禁止的。參利十九31。掃羅也是去求助他自己所棄絕的東西。參廿八9。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7:1~30:31 大衛在非利士。大衛和他的部下後來去了非利士,在那裏服事迦特王亞吉,但沒有攻擊以色列,終於稍微安定下來。然而,當非利士人在耶斯列平原準備向掃羅的軍隊發動一場大戰時,看來大衛將要與自己的百姓為敵了。但非利士首領在戰事上不信任大衛,大衛和他的人因此返回自己的城洗革拉(30:1),卻發現那裏已被亞瑪力人洗劫一空。大衛追擊和消滅了掠奪者,並得到大量戰利品,他送了一些給猶大各城。第28章記載掃羅和隱多珥交鬼的人怎樣面對非利士人的進逼,掃羅想要藉著占卜求問撒母耳,卻得知自己死期將至。
27:1-12 大衛和亞吉。與21:10一樣,大衛再度投奔迦特,作迦特王的僱傭兵。不同的是,上次他是隱姓埋名一個人去的,但這次他沒有隱藏,還帶著六百人和他們的家眷一同前去,這次大衛和亞吉想必早已達成共識。正如大衛在26:19所宣稱的那樣,他終於明白自己不能再留在以色列了。大衛部下的家眷生活艱難(27:3),大概也是選擇離開的重要原因。這段經文中的亞吉和21:10中的亞吉是不是同一個人,我們無法確定,因為 “亞吉” 可能只是個稱謂。但即使是同一個人,他大概也會很佩服大衛足智多謀,早就不再記恨大衛以前欺騙他。當時非利士人的技術領先,大衛可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比如軍隊體制)。大衛是名正言順的王,卻必須在以色列之外流亡一段時間。
27:1-12 大衛再次逃到非利士王那裏尋求庇護(見21:10-15)。然而,與上次的冒險不同,他帶著一支常備軍到達迦特。亞吉給大衛和他的同伴提供了一座城邑居住,而他們襲擊了周圍的城市和村莊。亞吉不知道大衛的行動,以為他已經成為以色列真正的敵人。(FSB)
27:5 大衛說一個地方不是要具體指明一個地點。在當時,求王賜地是常有的做法。無論是在以色列還是在非利士,王將土地賜給僕人都很常見(22:7)。大衛可能告訴亞吉,他和部下都是粗野的以色列人,歷經流亡,早已習慣了艱苦的環境,不能適應複雜世故、擁擠喧嚷的都城生活。但大衛的真正目的是遠離迦特,這樣他就能自由行事,不受干擾。
27:6 洗革拉屬於南地(書15:31),具體位置不詳(見撒上30:9注)。南地相對離迦特較遠,較近的一些城邑可能已經歸屬亞吉其他的臣僕,大衛在求地之前想必已經料到。直到今日,見 “導論:寫作時間”。
27:8 基述人指一些靠近非利士(書13:2)而非巴珊(書13:11)居住的基述人。《聖經》其他地方沒有提到過基色人。第15章和30章提到的亞瑪力人住在南面,向著埃及邊界。
27:10 耶拉篾和基尼將在30:29中提到,可能一直對以色列非常友善。南方指今天的內蓋夫北部,別是巴的東面和西面,以及加低斯巴尼亞的北面。大衛告訴亞吉,他攻擊了猶大、耶拉篾和基尼的居民。有關基尼,見15:6注。
27:12 永遠作我的僕人了,直譯作 “我永遠的僕人”,指永久的僕人或封臣,參申15:17;伯41:4。
28:1-2 非利士人聚集爭戰。大衛投奔亞吉一年多以後,非利士人聚集五座城的所有兵力,準備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攻擊,以奪取北方耶斯列平原。該平原東面遠至約旦河,地勢開闊,水草豐美。你和跟隨你的人都要隨我,大衛當時作為亞吉的臣僕,理所當然要參戰。護衛長(《和修》“侍衛”)是一個具體職位,而 “我的僕人”(27:12)指大衛的身份是王的臣民。從29:1開始,作者繼續講述非利士人攻打以色列。
28:1-2 在這幾節經文中,亞吉錯誤地認為,既然大衛一直在突襲以色列人,他就會與他們作戰。在29:3的敍述被打斷之前,大衛同意這樣做,讓讀者等著看大衛如何擺脫這種困境。(FSB)
28:3-25 隱多珥交鬼的人。掃羅見非利士人兵臨城下,勢不可擋,便極其懼怕。在絕境中,掃羅認定唯一能引導他的人,就是那位曾告訴他說,上帝揀選了他為王,要他拯救以色列脫離仇敵之手的先知撒母耳(10:1)。上帝禁止人交鬼(見28:3-4注),掃羅也非常清楚這一點(3節),卻仍一意孤行。雖然經文顯示,在某些環境下,交鬼(《和修》“招魂”)的人能夠與死人對話,但強調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段經文也不可作為交鬼或招魂的依據。死去的撒母耳除了重申掃羅已被棄絕之外,他告訴掃羅的唯一信息,就是他和他的眾子死期將至。《歷代志》中明確記載,這件事本身也是掃羅的死因之一:“這樣,掃羅死了,因為他干犯耶和華,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沒有求問耶和華”(代上10:13-14)。
28:3-25 耶和華因掃羅的罪而停止了與掃羅的交流(16:14)。在非利士人入侵的威脅下,掃羅現在在戰鬥前尋求神的建議,這是一個諷刺的行為,因為掃羅在早先的敍事中很少詢問上帝。在沒有先知或上帝話語的情況下,掃羅違反了律法,求問了一個靈媒。(FSB)
28:3-4 第3節提供了理解本章其餘內容所需要的信息,提醒讀者撒母耳死了(參25:1),並且說明掃羅已經逐出了國中交鬼的人(參28:9)。第4節轉而記述按照時間順序應是第29章以後的事;當時,非利士人已經在書念安營,書念是在耶斯列平原的北面,對著基利波山的一座城。交鬼的和行巫術的人求問死人的靈,並行各類占卜,摩西律法禁止這些行為,以其為可憎之事(利19:31,20:6、27;申18:10-12;另見撒上15:23)。行巫術和各類占卜在古代近東非常流行,許多當時的占卜文字也已經出土了;只有《聖經》禁止這些行為。這些宗教習俗在古代迦南也非常普通(申18:10-12),並且在整個以色列王國期間始終是一大問題(如:王下21:6,23:24;賽8:19)。掃羅趕出交鬼的人,確實是想忠心事奉上帝,但用的是自己的方式。在撒上28:3和28:9, “交鬼的” 希伯來原文(’ob)意為:(1) 泛指 “死人的靈魂”(如8節);(2) “巫術”,即用’ob占卜;(3) “交鬼的人”,即行巫術的人。在第7節,“一個交鬼的婦人” 直譯作 “一個有 ’ob的婦人”。“行巫術的人”(yidde ‘oni)總是和 “交鬼的” 並列提及,直譯作 “知道(所有事情)的”,指巫術或行巫術的人,但不是指死人的靈魂。
28:6 藉夢,或烏陵,或先知,這些都是求問上帝旨意的正當方式。耶和華卻不……回答,因為祂已經棄絕掃羅作王(15:23)。
28:7 隱多珥位於非利士人安營的書念東北7.2公里處。對掃羅來說,是在敵軍的另一邊。
28:8 夜裏很適合求問死人的靈。掃羅可能也是為了這事做準備而禁食(20節)。
28:11 這裏沒有描述怎樣將死了的撒母耳招上來,可能是作者不屑於提及實際的操作。
28:12 婦人……就大聲呼叫,這婦人可能是驚訝於撒母耳的出現,因為她忽然意識到,這事已不在她的掌控之內;也可能她以前喚上來的都是魔鬼假冒死人的邪靈,但瞬間醒悟這次竟是如此真實。經文沒有記載婦人怎麼知道他就是掃羅,可能是因為那靈現身的時候,叫了掃羅的名字。
28:13-14 神(《和修》“神明”)的希伯來原文直譯是 “諸神”,動詞是用複數,可見不是指 “上帝”,因為 “上帝” 是用複數名詞來搭配單數動詞。在古代近東文獻中,這個詞用來指眾死人的靈。摩押人的 “諸神” 可能也是指眾死人的靈(見民25:2;詩106:28)。但掃羅關注的只是撒母耳本人,他問他(單數)的形狀是怎樣的。長衣(《和修》“長袍”)是撒母耳特有的衣著(撒上15:27)。
28:15-19 撒母耳對掃羅說,這件事中的人物一直備受爭議,這靈是否真是撒母耳?或者說,交鬼的人怎能吩咐一位神聖先知的靈出現呢?但作者的觀點是,這確實是死去的先知撒母耳的靈,15-16節稱他為 “撒母耳”。他這次說的話,和他生前對掃羅說的大部分話一樣(參16-18節,撒母耳稱大衛是 “別人” ;15:28,撒母耳稱大衛是 “比你更好的人”)。他七次提到耶和華,並預言掃羅和他的眾子將要喪命。這些都不太可能是個假冒的靈藉著那個婦人故弄玄虛,或是鬼魔的靈在欺騙掃羅。邪靈不能像28:16-19所記載的那樣,向掃羅說真預言或真話。你為什麼攪擾我(15節),暗指是那婦人把撒母耳招了上來,所以姑且不論交鬼的實際能力如何,在上帝的允許下,她把撒母耳的靈招了上來。
28:19 與我在一處了,可能指掃羅將要死,但也有人認為這裏有更多暗示,即掃羅的靈將與撒母耳的靈一起到死人所在的地方,甚至可能指與那些罪得赦免的死人同在一處。在撒下12:23,大衛說他將去他死去的兒子那裏。 “陰間” 有時指死人居住的地方,在地的下層(撒母耳的靈被 “招上來”,參撒上28:8、13、15)。在這樣的情況下,虔誠人和惡人沒有分別,但在其他情況下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見詩49:15注)。
28:24 肥牛犢指放在欄中養肥、特別預備給人吃的牛,不是在牧場養大的。
28:25 掃羅走了,回到基利波。顯然,他已接受了自己死期將至是上帝的計劃,無法更改,他就沒有逃避第二天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