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5 Isaiah 26~27 (2.12.1)

研經題目:
1. 試仔細考慮在廿六3、4、8、9、13和19節裏面所描寫之內心的態度,並問問你自己是否分享了這種對神的倚靠和信仰。神的子民對於祂的憐憫和審判應有什麼反應呢?
2. 第廿七章怎樣表明神管教祂的百姓所本的原則,又怎樣表明祂最終的目的呢?
注:
1. 廿六19。先知對百姓之抱怨的答覆是復活的應許。他在這裏和在廿五8裏面所說的話,是舊約裏面論這個題目最清楚不過的話。
2. 廿七1。這三種怪物是代表世上三大強國,或許是指亞述、巴比倫和埃及。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6:1~27:13 耶和華的日子。本段落反映了前幾章中所描繪的勝利的意義。“當那日”出現了五次(26:1;27:1、2、12、13)。這個雙重主題持續進行著:“城”(26:1,5;27:10)和 “歌”(26:1;參見27:2)。本段落有五個詩節:感恩之歌(26:1-6),渴望上帝在世上的審判(26:7-15),對人民無助的哀歎(26:16-18),耶和華的權能(26:19~27:1),以及上帝對祂葡萄園的熱情(27:2-13)。(BTSB)
26:1-21 祂要命定和平。上帝為祂的百姓贏得最終及完全的勝利。本章敍事的時間角度,在過去、現在和將來之間切換。
26:1-6 信心之歌。
26:1 堅固的城,對比24:10 “荒涼的城”。救恩……為城牆,見亞2:5。
26:2 敞開城門,對比24:10 “各家關門閉戶”。錫安歡迎各地朝聖者,不怕任何威脅。義民(《和修》“公義之民”),指眾多不同身份但全都信靠上帝應許的人。
26:3 十分平安,這裏描述的平安首先是城邑(1節)和國家(2節)的集體平安,這平安來自 “耶和華的手”(25:10);但是,那些堅心倚賴上帝的個人,也得到這份個人的平安。這種平安源自公義、至高、拯救人的上帝(25:9),祂將 “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並 “擦去” 人一切的眼淚(25:8;參啟21:4),唯獨祂配得人的信靠。關於《舊約》和《新約》中的平安,參約14:27注。
26:4 你們當倚靠耶和華,這是本書要求上帝的百姓必須有的實際行動(參7:9,10:20,12:2,30:15,31:1,32:17,36:15,42:17,50:10,57:13)。第二句的耶和華(原文直譯:耶和華上帝)希伯來原文YahYHWH,是上帝名字的一種強調形式。永久的磐石,上帝是堅固可靠的,祂必定為信徒辯屈(參申32:4、31;撒上2:2;詩18:2、31,61:2-3)。
26:5 高城喻指驕傲人完全依靠自己。敗落(原文直譯:敗落,敗落),參21:9重複 “傾倒了,傾倒了”。塵埃,見25:12。
26:6 困苦人……窮乏人,指那些被驕傲的征服者輕視(10:2),但是信靠上帝的人(番3:12)。
26:7-9 渴慕的禱告。
26:7上帝的應許是一條又直又真實的道路,必定成就(參箴3:6)。
26:8-9 你……你……你,上帝自己是祂百姓全心渴慕的那一位。地上的居民對上帝的渴慕,促使他們盼望所有人都認識上帝。這兩節經文承接上文,過渡到10-11節。
26:10-11 呼求伸冤是26章的中心。你的手高舉,是一種敵對的手勢(參撒下24:16;賽9:12)。在對屬靈事物視而不見的世界中,上帝的百姓盼望人們看見真理。這真理就是上帝必定審判祂的仇敵,並為祂的百姓發熱心,扭轉了25:8的羞辱,並成就了24:14-16a、23b、25:1-12和26:1-6的盼望。
26:12-15 依靠上帝的表白。
26:12 未來是光明的,因為救恩唯獨出於上帝。
26:13-15 別的主,指世上的暴君。他們死了,贖民比所有暴君活得更長久。名號就全然消滅,邪惡不僅被打敗,甚至從人的記憶中漸漸消失(參35:10,65:17)。增添……增添……擴張,上帝通過扭轉受苦百姓的景況來榮耀自己(參9:3,54:2)。
26:16-18 承認失敗。國家從前怎樣失敗(他們,16節),當前的一代人(我們,17-18節)照樣重蹈他們的覆轍。雖然以色列要成為上帝拯救世人的使者(創12:1-3;出19:5-6),但是他們失敗了,世界仍像從前一樣。
26:19-21 榮耀的盼望將要來到,但是先知在中間發出一個警告。
26:19 與14節的死亡結局不同,19節為上帝所有百姓的身體復活而歡呼。16-18節所述的長久以來的失敗,單憑上帝施展大能就被徹底扭轉。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上帝賜生命的大能落在死人身上。
26:20-21 關上門,與第2節 “敞開城門” 形成對比。以賽亞暗指創7:16,可能還暗指出12:21-23。等到忿怒過去,指後來的歷史,直到人的城被毀。地也必露出其中的血,所有迫害上帝的百姓而未受懲治的人,都必受到報應(參創4:10)。
27:1-13 全世界必結滿果實。上帝摧毀邪惡,並把所有百姓帶回家。
27:1 鱷魚(《和修》“力威亞探”)在古時是邪惡的象徵,非常恐怖,烏加列神話將鱷魚描繪為一個強有力的龍形神明。快行的蛇、曲行的蛇和海中的大魚(原文直譯:海中的惡魔)三個稱呼,與三次描述上帝剛硬有力的大刀對應。雖然這個比喻取自古代神話,然而《聖經》的啟示賦予它以真正的意義。力威亞探不過是上帝創造的玩物(詩104:26),並且已經被打敗(詩74:12-14);見詩74:14注。現在,以賽亞預見上帝最終並永久摧毀它(參啟12:7-9)。
27:2-13 這首關於耶和華的“葡萄園”(第2節),即以色列之歌,讓人想起第5章,但它對以色列的描繪是正面的而不是負面的。與前面的例子一樣,這段經文以一個比喻開始(2-6節),然後對其進行解釋(7-13節)。它在第24~27章的結尾斷言耶和華確實是歷史的主宰。(BTSB)
27:2-6 當那日,百姓將居住在果實累累的葡萄園中(參5:1-7)。
27:2 出酒的葡萄園(《和修》“美好葡萄園”),上帝的城也是一個葡萄園。
27:3 我必時刻澆灌,對比5:6 “我也必命……不降雨”。
27:4 惟願荊棘蒺藜與我交戰(《和修》“惟願在戰爭中我有荊棘和蒺藜”),葡萄園裏面毫無野草為患,以致上帝想要有一些荊棘出現,來滿足祂保衛葡萄園純潔的熱忱(參5:6)。
27:5 使他與我和好,願他與我和好,這句話重複兩次,凸顯上帝的強烈願望(參彼後3:9)。
27:6 上帝的百姓成為一個普世的伊甸園(參26:18)。他們的果實必充滿世界,與14:21 “在世上修滿城邑” 呈現不同的景象。
27:7-11 上帝以不同的方式對待祂的百姓和仇敵。
27:7 上帝曾否對待祂的百姓,像祂對待那些迫害他們的人那樣嚴厲?
27:8 打發他們去,是相機宜,上帝謹慎地斟酌祂的管教力度,甚至使用被擄的方法。
27:9 所以……全在乎此,上帝在過去行事克制,祂將藉著同樣出於愛的約束,把不再拜偶像的純潔百姓帶到自己面前。
27:10-11 這世界的城成為廢墟,只適合動物棲息,以及當作柴火,因為創造主不施恩與他們。
27:12 從大河直到埃及小河(原文直譯:從幼發拉底大河直到埃及河),這是應許之地的邊界(參創15:18)。將你們一一地收集,上帝將伸手把選民一個一個地聚集在一起。收割的比喻與27:2-6的 “葡萄園” 的比喻對應。
27:13 大……角聲,與第1節的 “大刀” 對應。以色列人在贖罪日吹號角,宣告禧年,“在遍地……宣告自由”(利25:8-12)。亞述……埃及,見19:23-25。上帝的所有百姓都聚集在一起,無一失落。聖山,見2:2-4,25:6-7,65:17-25,66:22-23;啟2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