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9 以西結書 27 & 28 (3.5.12)

Study 19 Ezekiel 27 & 28 (3.5.12)

研經題目:

論及開羅的進一步的預言。廿七章把這座城市描繪成一艘華麗的巨輪。5~11節是描述這一艘輪船;12~25節是描述她經營的貨物;26~36節是描述她的船破及全部損失,以及所引起的廣泛的哀悼。廿八章把推羅王視為該城的天才或神靈的化身,而且那激動他的邪靈已具體成形在他身上。所用於形容他的那些詞語(特別是11~19節),簡直就把這個君王人物作成罪惡的始作俑者。

1. 把人對推羅的估量(廿七4、33)和推羅對自身的看法(廿七3)與上帝對她的品評(廿八2~8)作一對比。推羅最顯著的罪是什麼?比較但四29~32。

2. 按什麼意義說推羅竟成了「恐怖」(廿七35、36;譯者按:中譯作「令人驚恐」)呢?也參閱廿六21;廿八19。這樣的大災禍應使我們心中產生何種恐懼?比較申十七12、13;羅十一20;提前五20。

3. 廿八20~26是譴責西頓的簡短預言。西頓和推羅是有密切聯繫的。20~26節說,上帝的懲罰與:(a) 祂本身的關係,並與 (b) 祂百姓的關係有什麼雙重的目的呢?

注:

1. 廿七36。「發嘶聲」(hissing)是表示驚愕,頗似今日的吹口哨。

2. 廿八3。「但以理」:請參閱第9課,注1。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7:1-36 哀悼推羅的輓歌。這段著名的經文是推羅系列的下集,內容既簡單又複雜。簡單是其逐漸敍事主線,按照哀歌的形式鋪排;複雜在於整首哀歌的豐富細節和高超的藝術技巧。推羅被比作一艘商船,故事描述它從船塢製造(4-7節)和船員配備(8-11節)開始,一直到遭遇海難(26-27節),以及由此生發的哀歎(28-32d),這一切都在”哀歌中的哀歌”中達到高潮(32b-36節)。本章中間是一段很長的旁白(12-25節),記述商業流水賬,列出推羅的許多商業夥伴及其貨物(見1248頁地圖)。這首哀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絲毫沒有抨擊的言論,為配合其憂鬱的基調;神諭中也沒有提到上帝。儘管有一些模糊的細節和不確定的地名,然而哀歌的要旨卻相當清晰:推羅雖然擁有一切榮華和財富,卻註定要滅亡。

27:5-6 木材來源地位於今黎巴嫩(示尼珥位於黑門山以北)和戈蘭高地(巴珊)。

27:8-9 船員來自腓尼基的沿海各城。

27:10 波斯(今伊朗)、路德(可能位於小亞細亞)和(利比亞),標示出一個巨大的三角區域,推羅在這地域內招募僱傭兵。路德的確切位置不詳。最常見的看法認為路德即呂底亞(小亞細亞西部的一個地區,後來是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在今土耳其境內),然而有些人認為路德是在北非。

27:11 最後一組地名(“你的軍隊”和“勇士”原文直譯:何樂克人和伽馬人)的確切位置不詳。它們成全了3-4節誇耀的美麗

27:12-25 這個龐大的商業網絡以他施開始和結束,該地可能位於西班牙南部,暗示推羅的貿易活動已經遍及整個地中海地區。

27:13 雅完、土巴米設等名稱首次出現在創10:2時(代上1:5再次出現),是雅弗眾子的名字。但在以西結時期,這些名稱是指一些地理區域,也許是雅弗眾子的後裔居住的地區。作者列出這些名稱的主要目的,是表明推羅有廣闊的貿易邊界。更具體地說,“雅完”(希伯來原文Yawan)是《舊約》對希臘或希臘人的統稱(同一個希伯來詞在但8:21、10:20、11:2和亞9:13譯作“希臘”)。“土巴”指古時的他巴,位於今土耳其中部(新約時代的加帕多家省)。“米設”是指希臘文獻中的摩斯克人(Moschoi),他們居住在黑海東南岸的一個地區(今土耳其的東北部)。

27:14 陀迦瑪位於迦基米施和哈蘭地區。

27:32-36 旁觀的人(28-29節)所作的哀歌是全章的微縮版:帶動整個經濟的富國推羅已經沉沒,令觀望的列國深感恐懼。

28:1-19 審判推羅王。推羅神諭集的最後一部分,把推羅的傲慢自大推向高潮。第26章全章都暗示推羅的驕傲,導致27章的自高自大,在28章這裏,推羅更自稱為神明(28:2)。這段經文記載兩首哀歌:1-10節斥責推羅王的驕傲;11-19節描述他是從恩典中墮落的原始受造物。這兩首哀歌似乎都不是論到某個王,作者只是藉著推羅王將推羅擬人化。像26~27章一樣,這裏一直著眼於推羅的財富;對推羅來說,擁有財富與它反對上帝有密切的關係。

28:1-19 對推羅王的哀歎。本節涉及推羅王的傲慢;主要使用創世記1-3章(創造和伊甸園)的圖景,以及上帝的山的圖景(上帝的居所坐落之處),來揭露推羅王(Ittobaal III)的傲慢。(BTSB)

28:1-10 雖然這個神諭用哀歌的形式來表達,但結構明晰,包含控告(2b-6節)和結果(7-10節)並以標準句式結束。驕傲是指控的核心,在希伯來原文中,“心”(希伯來原文leblebab)在2-8節出現了八次,加強了這個控告。

28:2 推羅王被稱為君王,希伯來原文nagid,通常譯作“王子”,這個詞可能只是“王”的另一種表達形式(參詩76:12,那裏譯作“王子”,作為“君王”的詩體平行語)。如果這個詞除了用來稱呼國家的領導人,還有其他含意的話,那麼按照比較古老的希伯來文用法,可能暗指由上帝設立並賦予能力的領袖。如果是這樣,則進一步凸顯這個人物的狂妄。

28:3關於但以理,見14:14、20注。

28:4-5 貿易和商業是推羅發跡的基礎,但財富使推羅變得驕傲,甚至想要成為神明。

28:6 所以……,這節經文是“關鍵”的一節,將第2節和第7節的因果結構濃縮一起。在希伯來原文中,第7節開頭有“所以”一詞(見《和修》)。

28:7-8 在這裏,執行上帝刑罰的是不知名的外邦人,其他經文指出是巴比倫人(26:7,29:18;參30:10-11)。關於下入(《和修》“地府”)中,參26:19-21。

28:11-19 最後一個審判推羅的神諭加入了豐富的細節。與27章相同,這個神諭沒有像28:1-10那樣的控告,而只是一首敍事哀歌,最後以不可避免的滅亡作為結束。當中的比喻好像萬花筒。推羅被比作第二個亞當,顯然是一個受造物(13、15節),卻又是一個“基路伯”(14節)。第13節指出它在“上帝的園”中,14節和16節指出它在“上帝的聖山”上。有些人認為17節是一個詩歌體的引喻,以西結在這裏將驕傲的推羅王的衰敗,比作撒但的墮落和受詛咒(創3:1-15)。至少,這裏以詩歌的形式生動地描述推羅的狂妄自負(參28:4-5注),以及因此落在推羅頭上的徹底毀滅(18-19節)。

28:11-19 對推羅王的最後裁決。雖然這段經文描述了他的驕傲和墮落,但創世的意象使一些人把這些經文理解為指撒旦的驕傲、墮落和咒詛(創3:1-15;參賽14:12-15)。推羅王被比作第二個亞當,一個受造物(13、15節),也比作住在園子裏(13節)和神的聖山上(14節)的基路伯(14節)。高傲的心導致他的滅亡(17節)。以西結改編創世記的經文用於這段哀歌,因為這段經文符合哀歌體裁的一般特點,即先放大死者的生平,再描述失喪的嚴重性。(BTSB)

28:13 這裏將推羅放在伊甸上帝的園中,與創2~3章相關聯,但避免將信奉異教的推羅與“耶和華的園子”(如在創13:10和賽51:3)聯繫起來。這節經文列出的一系列寶石,其中有些難以識別。這裏所列的寶石,與《出埃及記》所述大祭司聖衣胸牌上鑲嵌著的寶石相似(見出28:17-20,39:10-13)。

28:14 作為一個遮掩約櫃的基路伯(《和修》“基路伯,看守保護”),推羅像是看守伊甸園的基路伯(創3:24),而不是結1~3章和8~11章所記述的那些抬著寶座的“活物”。

28:15-16 推羅曾經是完全(《和修》“正直”)的,和約伯一樣(伯1:1,12:4)。但它的貿易,加上強暴,導致這先前值得讚賞的受造物墮落;另見28:18。

28:18 聖所褻瀆,進一步闡釋與祭司有關的引喻。

28:20-23 審判西頓的神諭。西頓經常與推羅相提並論(如耶25:22,47:4;珥3:4;亞9:2),這個關聯一直延續到新約時代(如太11:21-22;路10:13-14)。一方面,這個簡短的神諭讓人想起25章的神諭集(參25:1-2和28:20-21),並延續從那裏開始的地理序列;另一方面,這裏沒有控告西頓,只是宣告上帝與它為敵。

28:22 我與你為敵(《和修》“看哪,我與你為敵”)也是埃及神諭開場的句式(29:3),從而與後文的神諭集形成關聯。這裏關注上帝的榮耀潔,重拾25章的基本主題(見25:3注)。

28:23 瘟疫、血刀劍這個三重組合,是本書特有的。

28:24-26 以色列人重聚安居。作者通過巧妙的安排,將這個充滿盼望的論述恰好放在列國神諭集的中間點。第24節和26節明確指出:征服上帝的仇敵將為上帝的百姓帶來福祉。這個信息在列邦神諭中有時只是暗示,而且往往是隻字不提。既然“分散”是對以色列的主要懲罰(如利26:33;申28:64),那麼“招聚”(結28:25)自然是上帝獨特的救贖回應(參申30:3),本書的後半部分將不斷重複這個主題。以色列人在豐饒之地安居樂業(28:26),實現“平安的約”的預言(34:25-30)。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