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經講章:以利亞的到來(王上十六25~十七7)

The Coming of Elijah

經文:列王紀上十六25~十七7

柯睿理牧師

今早的經文讓我們看到以色列歷史上的一個低谷。在大衛王和所羅門王的偉大統治之後,以色列國一分為二——北國,通常稱為以色列國;和南國,通常稱為猶大國。南國以色列有十個支派;而北國猶大則有兩個。但猶大國有上帝的應許——彌賽亞要從大衛王的血脈,從猶大而出。他們也有耶路撒冷,是上帝指定所有以色列人都要敬拜祂的地方。但以色列人棄絕上帝,拒絕了對祂的敬拜,拒絕了祂的應許。他們的第一任過王,也就是耶羅波安認為,讓他的臣民去猶大敬拜是行不通的,所以他就鑄造了兩隻金牛犢,就像幾百年前亞倫愚蠢地建造的那隻金牛犢一樣,把一隻安放在他王國的北部,一隻安放在南部(見王上十二28-29)。

好,這樣做的確很方便,但卻表明了不順服。耶羅波安還設立了新的節期,是上帝從來沒有吩咐過要立的;還設立了新的祭司,是上帝並沒有指派的。他仍然宣稱他是在敬拜耶和華,但只是照自己的想法來敬拜祂。而拜一個自己認為不值得順從的上帝,有什麼意義呢?「哦,如果我高興,我就敬拜上帝。如果祂說的話不合我心意,我就照自己的意思作。」今天我們有多少人在犯同樣的錯誤?當我們不順從的時候,我們真正的意思是,我們才是最終極的權威,我們才是我們自己的上帝。這就是問題的要害。

因此,以色列的光景變得越來越糟糕,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這個王國一分為二後不到60年的關頭,當以利亞出現時,已經有了七個不同的國王統治著北國。那是一個暴力、肮髒的時代。有些王只在位幾年,或不到幾年就被殺害了。有一位甚至只在位七天就自殺了(譯按:心利,見王上十六15-18)!他們是酒鬼,是殺人犯,他們是叛徒。但真正凸出的罪,是他們對耶和華的不忠心。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旦他們認定耶和華只是他們名義上的神,邪惡就會作王,統治他們。

在君王侍奉上帝的方式上做個偽君子已經夠糟糕了,但你知道還有什麼比這更糟糕的嗎?就是徹頭徹尾的叛逆,敬拜假神,而不敬拜耶和華;或者同時敬拜耶和華和假神,彷彿耶和華只是眾多神明之一。今天這段經文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暗利的兒子亞哈作以色列王。他娶了一個名叫耶洗別的腓尼基公主,娶她會給以色列和她的人民帶來通達的貿易和繁榮。現在經濟繁榮了! 貿易增加了,以色列與其他國家的結盟變得越發穩固,城市建設蒸蒸日上,政治也更加穩定。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亞哈並不是個惡劣的統治者。但上帝有不同的看法,說到底,祂怎麼看才是唯一重要的。祂的看法就是真理本身。

亞哈實在糟糕透頂。他的父親暗利曾短暫地背負著以色列歷史上最邪惡的王的稱號,但那只是在亞哈出現之前。亞哈的邪惡程度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比他之前所有的王都要邪惡!這就是對他的蓋棺論定,不是從經濟來看。你明白,說到底,真正能衡量一個君王的統治的,或衡量你的生命的,是對上帝的忠誠,而不是財富、影響力、權力或土地!最重要的是對上帝的忠心。這就是對所有這些君王的判斷;這就是衡量他們、衡量我們的標準。我們是否愛主,是否單單事奉祂?還是我們在事奉其他的事物?我們是否只在高興的時候才事奉主?

31節告訴我們,對亞哈來說,在他之前的王,他們的罪孽不過是小事一樁,那些罪惡對他來說就如兒戲一般。他們就像美國棒球界裏的小聯盟。接下來的幾節經文列舉了一件又一件卑鄙無恥的事。首先,他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他們敬拜巴力,她的父親謁巴力甚至以巴力的名字給自己起名!隨著貿易的增加,對巴力的崇拜也席捲了整個以色列。耶洗別私下敬拜巴力還不夠,不,她要叫整個民族都歸順巴力!她實際上帶來了一整支軍隊,一支由巴力祭司組成的軍隊,她很快就開始殺害耶和華的先知。

那亞哈在做什麼呢?難道他只敬拜耶和華他的上帝,只事奉祂嗎? 不!不是的。31-32節告訴我們,「他去事奉敬拜巴力,在撒瑪利亞建造巴力的廟,在廟裏為巴力築壇。」多麼不像我們的君王耶穌,祂對上帝的忠心不會被一點點額外的貿易或世界上所有的國度所左右!

之前的王耶羅波安在敬拜耶和華的事上是個偽君子,但亞哈所敬拜的上帝卻是徹底不同的。他敬拜巴力,事奉巴力,為巴力蓋廟,為巴力築壇。這明顯更加惡劣。除此之外,第33節,他對巴力也不忠心——他還為亞舍拉,一個女神,造了許多木制的偶像。

所以,現在我們看見以色列有史以來最惡劣的王,坐在王位上,娶了可能是整本聖經中最邪惡的女人。先知被殺害,上帝的名公然被羞辱。上帝的話被認為毫無意義——我想這就是34節中提醒我們的。

幾百年前在約書亞記六章26節就有這樣的一個詛咒,就是如果有人要重建耶利哥,他就會在立根基的時候喪失長子,在安城門的時候喪失幼子。但誰會在乎上帝說了什麼呢!希伊勒沒有(34節)。你也許會認為,在他的長子死後,他會幡然悔悟,重新考慮自己的行為,但他只是固執地繼續藐視上帝的話。這簡直是公開的背叛,從王一直到建造者,都不把上帝的話當一回事。這是以色列的一個黑暗期,以色列人對上帝的真敬拜幾乎完全滅絕了。

但是真敬拜並未完全消滅,因上帝的大能並不是靠人數來衡量的。在基列這個簡陋、蠻荒、不受重視的地區,有一個人「為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大發熱心」(十九14)。他的名字叫以利亞。他是一個衣著樸素的人,而不是在宏偉宮殿裏的政客,從他那穿的那身駱駝毛的衣服就可以認出他來。但上帝看的是人心,以利亞是一個愛主的人。他沒有寫出像以賽亞或耶利米那樣的書卷,但他通常被視為是舊約聖經中最偉大的先知。在最黑暗的時代裏,最偉大的先知。

但聖經對他的出現幾乎沒有作任何介紹。我們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誰,也不知道上帝何時或如何呼召他成為先知。我們對他幾乎一無所知,他就這樣出現了。就像另一位牧師說的,「他就像一場風暴忽然出現,又乘著旋風離開。」這就是以利亞。我們並不需要知道他的背景。更重要的,也是《聖經》吸引我們注意的,是他隨身攜帶的上帝的話語。

不過,猶太讀者還是能夠馬上注意到以利亞的一些特點,使他從所有佔領這地的巴力崇拜中脫穎而出。因為以利亞的名字本身就是反對亞哈崇拜巴力的見證。他名字的意思是,「我的上帝是耶和華」。他直接來到邪惡的亞哈王面前——一個率直的人,站立在君王面前,就像摩西在法老面前一樣,或者像保羅在亞基帕面前一樣(徒二十六章),他更帶著上帝的話語。而這話語的統治能力遠遠超過地上所有轉瞬即逝的王。

以利亞的信息簡短而有力:「我指著我所事奉永活的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起誓,這幾年若是沒有我的命令,天必不降露,也不下雨。」(十七1;見《新譯本》)然後他就離開了。言簡而意賅。「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是永活的!」這不僅僅是一個誓言的開頭,更是事實的陳述。耶和華是永活的!與一切沒有氣息的偶像相比,耶和華是永生的上帝。他並不是簡單地說:「耶和華活著」,或「耶和華我的上帝活著」,而是說:「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永遠活著」。以色列的上帝是耶和華,而不是巴力。

如果耶和華是以色列的上帝,而耶和華永遠活著,那就意味著亞哈王和其他所有敬拜巴力的人都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裏看到,以利亞的信心是從哪裏來的。他並沒有被如此眾多的巴力先知所嚇倒。他並不是很勉強地站在強大的君王面前來反抗他。因為以利亞不僅僅是站在這個王面前,他更是站在耶和華面前,而祂是永生的上帝,以利亞則是他的僕人。

弟兄姊妹們,讓我們好好思考這個事實!在面對我們所有的抵擋和試探時,這個事實是否會給你帶來信心,讓你站立得穩,那就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已經賜給了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太廿八18),耶穌是永活的,而我們是祂的僕人?這個事實是否掌管著你的行動?對以利亞來說就是如此。他在這裏,大膽而有力地對一個君王說話,而且還帶著權柄!「這幾年若是沒有我的命令,天必不降露,也不下雨。」這其實也是摩西所應許的,早在申命記十一章16-17a 節,摩西就說到:「你們要謹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叫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如今,這個可悲的詛咒應驗了。

你注意到這幾節經文強調的重點嗎?就是耶和華的話。上帝的道掌管萬有。在第十六章最後一節,那裏的一切都照著上帝說過的話發生了,而這些話是幾百年前出於約書亞的口的。如今在十七章的第一節,未來要發生的事也由上帝的話所掌管。我們是否該懷疑這些話必要實現呢?上帝的話既真實,又帶著權柄。上帝的話語不像我們的話語,上帝權能的命令創造萬有,又托住萬有。上帝的話必不徒然返回。

我們擁有上帝的話,是多麼有福啊!我們可以聽見上帝的道,閱讀上帝的話,這是多美的事!但是,第3節,上帝的話再次臨到以利亞。「你離開這裏,往東去,藏在約旦河東邊的基立溪旁」。在那裏,上帝會小心翼翼、悄悄地看顧祂的先知。

在約旦河東,上帝把祂的話帶到了以色列邊境之外,上帝吩咐不潔淨的動物,烏鴉,來餵養以利亞。看啊,上帝也掌管著天候和動物!以利亞在那條小溪旁,過的並不是榮華富貴的生活。當他看著流過的溪水一天天減少,直到最後乾涸為止,這對他來說可能是一種信心的考驗。在我們的生命中,上帝有時候也會如此對待我們,讓我們的資源日漸稀少,而你心中會出現一個問號,說:「我該怎麼辦?」

但上帝在那裏也為以利亞預備了烏鴉,每個早晨、每個晚上,都在提醒以利亞,上帝是信實的,正在看顧著祂的先知。上帝不也是這樣悄悄地在我們身上作工,考驗我們的信心,使之更加堅定,且總是提供祂看顧我們的證據嗎?

以利亞在上帝手中是非常安穩的。他擁有的不多,但他有上帝的話,有上帝的憐憫,而這些憐憫,每個早晨、每個夜晚都是新的。但請看上帝的仁慈和嚴厲!上帝的先知,還有上帝大能的話語,都被上帝隱藏起來了。上帝打發以利亞離開。這主要不是為了保護以利亞免受亞哈的怒氣。相反,這是審判。亞哈和以色列百姓忽視了上帝的話語,所以現在上帝要把它從他們身上奪走。祂要把它隱藏起來。

在以利亞離開後的前幾天或幾周,他們可能並不在乎。或許他們的心如此剛硬,以至於過了好幾個月才又想起他來。但幾年過去了,天上一滴雨也沒有落下。我們可以想像,這很快就會引起以色列每一個人的注意,因為就連臺北有發生旱災的可能,都會讓我們憂心忡忡。但對於一個農業社會來說,三年無雨簡直就是一場大災難。而這整個事件對於崇拜巴力的人來說,一定感到特別憤怒,因為巴力應該是暴風雨之神,他是雨神。但耶和華在這裏表明,祂才是全地的永活上帝和真神。

我們必須在這裏提醒自己,不要落入以色列人同樣的錯誤裏。我們不敬拜巴力,但我們也常常把希望和信靠放在不能讓我們感到滿足的東西上,放在不能供應我們真實需要的東西上,而不是放在上帝的身上。上帝在這裏警告我們,祂是叫我們回轉,回去尋求祂的話。

先知阿摩司寫道:「主耶和華說,『看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饑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他們必飄流;從這海到那海,從北邊到東邊,往來奔跑尋求耶和華的話。」然後他又補充了以下這些可怕的話:「卻尋不著」(阿摩司書八11-12)。如果沒有上帝的話,我們就會徹底迷失!以色列人不得不硬著頭皮學這個教訓。而倘若我們關上耳朵,不聽上帝的話,上帝的話也會離我們而去,那是多麼可悲啊!

好,你可能會想,嗯,今天這個時代絕不會發生這種事,無論在哪裏,我們都有上帝的話!我家裏有好多本聖經。但即使聖經就在我們身邊,上帝也可以把祂的話語從我們身上奪走。因為除非祂繼續向我們顯出憐憫和恩典,否則我們既無心去讀它,更不會留心去聆聽它;既無心去理解它,也缺乏信心去相信它,更沒有意志去順服它。

所以,讓我們祈求上帝賜給我們一顆渴慕祂的心,饑渴地想要認識祂、聽祂的話,免得為時已晚。讓我們珍惜上帝的話,用我們的順服和愛來尊重它。我們也要小心,不要硬著心腸去聽,更不要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弟兄姐妹們,親愛的朋友們,不要再硬著心腸了。「你們要趁耶和華可以尋找的時候尋找祂,趁著祂靠近的時候呼求祂。」(賽五十五6;新譯本)。

來源:

https://archive.org/details/210117-xz-1-king-16-cohee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