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约背景:西奈。

研经题目
- 比较以色列人过去的情况与上帝对他们将来的计划(在必要时,鹰是会飞在雏鹰下背着牠们的)。
- 以色列人在这约里当负什么责任?
- 上帝对以色列人的目标与祂所说「全地都是我的」有何关系?
- 上帝曾经为你作什么呢?
- 百姓的反应怎样(第8节)?
- 上帝下一步要作什么?而摩西在其中担任什么任务呢?
- 当上帝要向摩西讲话时,百姓必须预备和防范些什么?
- 试描述第三天的情景(注意 (a) 百姓和 (b) 摩西在地位上与上帝的关系)。试想像他们的感受。
- 这章圣经显出上帝的哪些属性?
- 试述本章里上帝在下列各方面的作为:(a) 与百姓的接触,(b) 祂启示自己的方法,(c) 祂所定的规范。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19:1~40:38 在西奈立约。本书后半部分的重点是上帝在西奈山上颁布律法和上帝向摩西启示的律法的内容。这段经文的内容包括:预备百姓(19:1-25):十诫和其他律法(20:1~23:19),进入应许之地的指示(23:20-33);确立圣约(24:1-18);有关帐幕的指示(25:1~31:18,35:1-3);背约、代求和重新立约(32:1~34:35);以及建造帐幕(35:4~40:38)。
19:1~24:18 这是出埃及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色列终于到达了3:12所预想的地点,耶和华开始阐述祂对以色列的计划,并详细说明3:12所暗指的事奉/敬拜。根据许多学者的观点,这段经文涉及摩西之约,反映了古代近东宗主-附庸条约的典型安排,在这些条约中,大王(“宗主”)承诺保护向他宣誓效忠的臣民(“附庸”)。像这类条约一样,这个盟约也会在后来得到更新(例如,出34章;书24章)。(BTSB)
19:1-25 背景:西奈。以色列人到达西奈,本书记载的其余事件都发生在那里,上帝也在那里藉着摩西启示祂的约。第19章的重点,是上帝为祂在西奈山的显现,指示摩西预备以色列人。
19:1-3 以色列人来到西奈的旷野,并在那里的山下安营(1-2节),这成就了上帝在燃烧的荆棘中对摩西的应许。祂将带领百姓出埃及,而百姓将 “在这山上事奉” 上帝(3:12)。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和修》“第三个月的初一,就在那一天”),说明他们从埃及出来到抵达西奈,共享了大约七周的时间。这恰好与为期七周的七七节(五旬节)的时间跨度一样;七七节庆祝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上帝赐下律法给以色列人(利23:15-21)。
19:4-6 上帝在还没有透露祂的约的所有细节之前(5节),就呼吁以色列人要信守这约。百姓在埃及所看见的事(4节)提醒他们,上帝与他们的立约关系,在他们作上帝子民之前已经存在,而且也是他们以上帝子民的身份生活所必需的。
19:6 上帝称呼以色列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祂不单指亚伦和他儿子将担任的祭司职分(28:1),也指以色列全民在各个民族面前的生活样式。透过信守圣约(19:5),以色列民族将继续分别为圣,同时也为他们周围的民族代求上帝的同在和赐福(见创12:3;申4:6;赛61:5-7注)。当彼得用这些术语来指教会时(见彼前2:5、9),他的解释是:由犹太和外邦信徒组成的群体,继承了以色列人的特权,他又呼吁信徒持守信心,使周围的人 “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上帝”(彼前2:12)。
19:6 这里上帝赐予以色列人王室和祭司的地位。“祭司的国度”,这个措词就像“大卫的国度”一样,第二个要素(祭司/大卫)指向那些作王的人;这里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祭司”,即那些将在上帝面前供职的人(参考28:1中亚伦和他的儿子们更专一的祭司职分)。 圣洁的国民(国度),作为一个祭司的国度,以色列将从其他国家中分别出来事奉上帝,就像亚伦和他的儿子们后来被奉献,在会幕中供职一样(28:41,40:12-15)。尽管以色列人在第8节中表达了承诺,但他们始终未能遵守此约,意味着放弃了他们的专属地位。然而,藉着耶稣所立的新的约,它被上帝的全体子民所继承,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因此,新约作者将这里第6节所使用的术语应用于教会(如彼前2:5、9;启1:6,5:10,20:6),教会同样已“蒙召……出黑暗,入[神的]奇妙光明”(彼前2:9)。(BTSB)
按:最常见的希伯来语“祭司”一词,kōhēn,反映了一个常见的西闪族词,指任何宗教的祭司。它可能最初来自动词kāhan “站立”,因此它指的是以服事身份站在神灵面前的人(参申10:8)。
圣洁,指的是与普通的(或亵渎的)事物区分开来。它表示某样东西是献在神的面前和作特定用途的。
19:9 叫百姓在我与你说话的时候可以听见,19:1-25这段经文一直强调上帝在西奈山显现的景象和声音(另见11、16-19节),以进一步表明,上帝就是透过摩西向以色列人显明祂的道。
19:10-13 上帝指示百姓自洁(10-11节)和定界限(12-13节),藉此预备他们进入将在帐幕中体现的敬拜模式(见26:31-37)。西奈山被分别为圣,是因为上帝临在这座山上,使之成圣(19:11)。译为 “自洁” 的希伯来文动词,直译是 “分别为圣”(见《和修》),表示摩西要预备以色列人来到圣洁的上帝面前。尽管经文没有提到自洁的细节,但是叫百姓洗衣服(10节),表明自洁包括预留时间或者改变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预备迎见上帝(见17节)。
19:15 在上帝给摩西的指示中,是否包括或者暗示不可亲近女人,并不十分清楚。从自洁的目的(见10-13节)来看,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为了迎见上帝而藉着禁欲来表达分别为圣(参利15:16-18),而不是假定两性或者女性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可接受的地方。
19:16-20 所有的景象(16节闪电和密云,18节冒烟和火)和声音(16、19节雷轰和角声甚大),都标志着上帝的同在(18节)。这个经历是要不断地提醒以色列人,上帝对摩西说过话(见18-21节)。
19:22-24 上帝在晓谕亚伦和他儿子承担祭司这一职分(见28:1)之前,在这里先提到祭司。如果这里是指亚伦的儿子,那么他们与百姓都属于被限制上西奈山的一群人。击杀他们,参利10:1-2;撒上6:6-8。
第24日 出埃及记十九
立约背景:西奈。
1、比较以色列人过去的情况与上帝对他们将来的计划(在必要时,鹰是会飞在雏鹰下背着牠们的)。
过去:在埃及为奴;
将来:是上帝荣耀的子民,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
2、以色列人在这约里当负什么责任?
遵守约。
3、上帝对以色列人的目标与祂所说「全地都是我的」有何关系?
【全地都是上帝的】,上帝呼召色列民成为自己的子民,以色列民将以上帝子民的身份成为各个民族榜样,并未周围的民族代求。
4、上帝曾经为你作什么呢?
拣选我,呼召我,赦免我的罪,塑造我,引领我,祝福我。
5、百姓的反应怎样(第8节)?
表示要遵行。
6、上帝下一步要作什么?而摩西在其中担任什么任务呢?
上帝下一步:招聚百姓,颁布律法;
摩西的任务:站在神和人中间,将百姓的话奏告耶和华,将上帝的旨意传达给以色列民。
7、当上帝要向摩西讲话时,百姓必须预备和防范些什么?
预备:自洁,洗衣服,预备好。
防范:耶和华突然出来击杀他们。
8、试描述第三天的情景(注意 (a) 百姓和 (b) 摩西在地位上与上帝的关系)。试想像他们的感受。
第三天:百姓留在山下;摩西,被神召上山顶。
百姓的感受:惧怕(发颤,远远地站立)
9、这章圣经显出上帝的哪些属性?
圣洁,慈爱,随己意行事。
10、试述本章里上帝在下列各方面的作为:(a) 与百姓的接触,(b) 祂启示自己的方法,(c) 祂所定的规范。
(a) 与百姓的接触:远远的;
(b) 祂启示自己的方法:行动和话语;
(c) 祂所定的规范:击杀不洁的人。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