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卒归主。 保罗和西拉获释。

研经题目
- 保罗和西拉对那使人灰心的情景(22~24节)有何反应?你清楚知道上帝带领你到一个岗位上却遇到困难重重,你有何感受呢?
- 假想26节的事件是发生于本地的监狱里,有什么后果呢?
- 试比较保罗和西拉仍留在监牢里和趁机逃走的不同后果(参28节)。
- 你认为他们的行为对禁卒的悔改信主有多大关系?
- 你从他们的遭遇和结果学到上帝的道路是怎样的?
- 什么时候上帝曾经在你身上作过类似的工作呢?上帝怎样能用你目前的困难使福音广传?
- 关于未得救的家人,你从今日的经文里得着什么鼓励(参:15节,二39)?你是否经常为他们祷告呢?
- 第35~40节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关心我们在社会上的名声?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16:25-34 禁卒归主。保罗和西拉的锁链奇迹般地松开,但他们没有趁机逃走,而是藉此机会为主作见证(参5:17-21)。结果禁卒和他全家都信了主。
16:25 祷告唱诗赞美上帝,保罗和西拉在痛苦中深刻经历到圣灵的同在,心中充满了喜乐和赞美(参彼前2:19-21,4:12-14)。为主受苦而满心喜乐,是本书常见的主题(4:24-30)。
16:30 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禁卒的问题很可能是指如何得救,免受上帝的审判。他可能是从保罗和西拉所唱的诗歌和祷告中听到这些事情的。
16:31 关于信靠基督是得救之道,参10:43;约3:16;罗1:16,10:10-11等。
16:33 禁卒洗他们的伤,教父约翰·屈梭多模(约主后347-407年)这样解释这句经文:“他洗净他们,他自己也被洗净;他洗净他们的伤口,他自己的罪被洗净了”(《使徒行传讲道集》36.2)。他和属乎他的人(《和修》“他和他所有的家人”)立时都受了洗,看来狱卒把他的全家都叫来听保罗讲道。这里的 “所有的家人” 是指包括婴孩在内的家人,还是指仅限于那些有能力相信的家人,解经家意见不一。
16:34 很喜乐(《和修》“满心喜乐”)希腊原文是定agalliaō,希腊作家一般不用这个词,但《新约》用它来表达深刻的属灵喜乐(参太5:12;路1:46-47,10:21;约8:56;徒2:26;彼前4:13;启19:7)。
诚之按,34节的直译是:他和全家,因为他信了(πεπιστευκὼς, verb participle perfect active nominative masculine singular),都很喜乐(ESV:And he rejoiced along with his entire household that he had believed in God.)。其他以家主为首,全家归信的例子,参11:14(亦见10:2以下);16:15,18:8;林前16:15。
16:35-40 保罗和西拉获释。地方官打算暗地释放保罗和西拉。保罗以他们的罗马公民身份,坚持要求地方官亲自到监狱领他们出监。
16:35 释放那两个人吧,经文没有明确交代地方官为何决定释放保罗和西拉。也许是禁卒告诉了地方官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也许是他们从地震中得到警示;也许是他们认为对保罗和西拉来说,责打和监禁一晚已经是足够的惩罚,他们也会因此离开当地。
16:37 他们……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吗?这是不行的,保罗所关心的是福音信息的公众形象,无疑也担心腓立比教会的声誉,所以他坚持要求地方官员公开澄清事实,以免腓立比人仍然认为他是个违法捣乱的人,有碍福音在当地的长远发展。保罗要地方官澄清,监禁他们是一个错误,基督信仰并没有对罗马帝国构成威胁。罗马人,意即 “罗马公民”。罗马法律禁止未经正式聆讯就对罗马公民处以鞭刑或监禁。
第7日 使徒行传十六25~40(1.7.7)
禁卒归主。保罗和西拉获释。
1、保罗和西拉对那使人灰心的情景(22~24节)有何反应?你清楚知道上帝带领你到一个岗位上却遇到困难重重,你有何感受呢?
反应:祷告唱诗赞美神。
若是清楚,当然是感恩赞美。
2、假想26节的事件是发生于本地的监狱里,有什么后果呢?
都跑了。
3、试比较保罗和西拉仍留在监牢里和趁机逃走的不同后果(参28节)。
逃走:狱卒死了。
留下:狱卒一家都得救了。
4、你认为他们的行为对禁卒的悔改信主有多大关系?
直接的关系。
5、你从他们的遭遇和结果学到上帝的道路是怎样的?
在苦难中有平安,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
6、什么时候上帝曾经在你身上作过类似的工作呢?上帝怎样能用你目前的困难使福音广传?
没有。
我在生活中为主作的见证。
7、关于未得救的家人,你从今日的经文里得着什么鼓励(参:15节,二39)?你是否经常为他们祷告呢?
鼓励:恒心仰望上帝的恩典。
没有太经常为他们祷告。
8、第35~40节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关心我们在社会上的名声?
不苟且得平安。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