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研经题目
- 保罗的朋友对他要到耶路撒冷有何观感?为什么?
- 保罗的信念是什么?为什么(参:十九21,廿22~24)?
- 当基督徒朋友的劝勉与你的信念有冲突时,你会怎样做?
- 这段经文反映出对受苦和困难有何不同的观点?你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形下,常采用妥协的办法来逃避困难?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21:7 多利买是现代的亚柯城的罗马名称。
21:8-9 凯撒利亚是距离耶路撒冷最近的港口。四个女儿,都是处女(《和修》“……都是未出嫁的”),约珥在预言中提到,说预言的恩赐既应许赐给男人,也赐给女人(珥2:28-29)。这应许在五旬节应验了(2:17-18)。
21:10-11 亚迦布早前曾预言有饥荒(11:28)。旧约先知经常用行为来表达预言的内容(如:赛8:1-4,20:1-4;耶13:1-11,19:1-13,27:1-22)。
21:13 作为耶稣的门徒,保罗甘愿跟随耶稣的脚踪(彼前2:21),并像祂那样死在耶路撒冷(路9:51,18:31-33)。
21:15 凯撒利亚与耶路撒冷相距大约100公里。保罗大概于主后57年春抵达耶路撒冷。
第18日 使徒行传廿一7~16(1.7.18)
保罗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1、保罗的朋友对他要到耶路撒冷有何观感?为什么?
观感:苦劝保罗不要去耶路撒冷;
因为先知亚迦布用行为、语言,预言了保罗去耶路撒冷要受苦。
2、保罗的信念是什么?为什么(参:十九21,廿22~24)?
信念:甘愿跟随耶稣的脚踪,并像祂那样死在耶路撒冷。
因为他是耶稣的门徒。
3、当基督徒朋友的劝勉与你的信念有冲突时,你会怎样做?
归正信念,听从信念。
4、这段经文反映出对受苦和困难有何不同的观点?你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形下,常采用妥协的办法来逃避困难?
不同的观点:一种是避开;一种是直面。
软弱时,好像有利益时。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