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 以賽亞書 6 (2.11.20)

Study 4 Isaiah 6 (2.11.20)

研經題目:

1. 以賽亞所見神在榮耀中的異象:(a) 關於神的性格,和 (b) 關於他自己和他的需要,對他有什麼教訓呢?這件事關於神為潔淨該受審判的罪人所作的預備上,對我們有什麼教訓呢?

2. 以賽亞為了將神的信息傳給自己的同胞,他先怎樣作準備的工作呢?試思考那信息的本身;它顯示人背叛神,就必然招致什麼後果呢?比較徒廿八23~28。

注:

9、10節。在設法瞭解這兩節經文時(可與可四10~12作一比較,耶穌在那裏引用它們),請記住如下的兩個事實:(a) 雖然傳道的目的是要把救恩帶給那些聽見的人,它也必然會定那些不願接受的人的罪。比較約三16~21。(b)舊約對神擁有至高無上的權柄,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對於意向及必然的結果,以及對於神許可的和命定的旨意之間,往往不肯加以劃分。因此,說「向他們傳道,而他們也不會起反應」,這句話也同樣可以這樣說,「向他們傳道,為的是讓他們不會起反應」。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6:1~12:6 上帝重新規劃祂百姓的未來:“你的罪孽除掉了。” 藉著上帝的恩典,將有餘民被存留,永遠享受彌賽亞的國度,成就上帝呼召他們的目的。這個恩典從以賽亞(6:1-13)延伸到南國猶大(7:1~9:7),再到北國以色列(9:8~11:16),把上帝的百姓帶到 “救恩的泉源”(12:1-6)。

6:1-13 藉著審判賜給以賽亞的恩典。靠著上帝的恩典,以賽亞從 “禍哉!”(原文直譯:我有禍了;5節)進到 “我在這裏!”(8節)。這個異象似乎是記述以賽亞蒙召作先知的經過。先知在書中所傳遞的這個異象,它給人的持久印象是:上帝是無限聖潔的。

6:1-13 以賽亞奉差遣。第1~5章,即本書的導言,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傲慢、挑釁、悖逆的以色列民如何才能成為純潔無瑕的百姓,而列國怎樣可以藉著他們知曉上帝的道路?先知似乎將他自己蒙召的經歷作為這方面的典範。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他把蒙召的敍述推遲到本書的這個位置。以賽亞看見上帝完全的榮耀(第1-4節),看見自己的一切污穢(第5節),經歷到潔淨(第6-7節),聽見上帝的顧念並獻上自己(第8節),奉差遣(第9-10節),對上帝的差派發出質疑(第11a節),並聽聞上帝回應他的提問(第11b-13節)。(BTSB)

6:1 烏西雅王崩,標誌著國家長久的繁榮期結束(見代下26章)。烏西雅因藐視上帝的聖潔而得了大麻風,他的兒子約坦替他執政約有十年之久(代下26:16-21)。那年,約主前740年。我見主坐在……寶座上,指永恆的君王在上掌權。高高的,這個詞也出現在本書的其他經文(52:13 “高舉上升” ,57:15 “至高至上”),似乎是以賽亞特有的寫作風格(見 “導論:寫作時間”)。約12:38-41引用了本章其中兩節經文,暗示約翰認為52:13~53:12中的僕人不只是彌賽亞,更是聖者上帝。建造耶路撒冷的殿,是模仿天上的聖殿(參來9:24;啟4:1-4)。

6:2 撒拉弗,火焰天使(希伯來原文serapim意為 “火焰”)。六個翅膀,表示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這裏提到撒拉弗有,在第3節和第7節提到他們可以說話,第6節提到他們有 “手” ,暗示他們是複合形式的受造物;在古代近東的藝術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形象。,就連完美的、超越凡人的活物,在全然聖潔的上帝面前也要謙卑下來。

6:3 聖哉!聖哉!聖哉!重複三次,強調神聖的最高程度(參啟4:8)。聖潔暗示著絕對的道德純潔,以及與受造物之間的分別(見賽1:4注)。祂的榮光是專用語,特指上帝與祂立約之民同在。上帝這樣的榮光曾出現在曠野的雲中(出16:7、10),後來又 “充滿” 會幕(出40:34-35),然後充滿聖殿(王上8:11),讓前來敬拜的人都可以 “看見”(出29:43;詩26:8,63:2)。有幾段經文都展望上帝的榮光有一天將充滿全地,即全地將要成為一個聖所(民14:21;詩72:19;哈2:14;參賽11:9);撒拉弗的呼喊也是在表達同樣的期待。本書的其他經文也一同期盼上帝向全地彰顯祂榮光的那一天來到(11:10,35:2,40:5,58:8,59:19,60:1-2,66:18)。約1:14宣告,耶穌的身上彰顯出這樣的榮光。

6:4-5 關於聖者的啟示,令人忐忑不安(見出19:16-18)。禍哉!(原文直譯:我有禍了!)以賽亞在本書中首次說話,他預言自己將遇禍患。嘴唇,與撒拉弗的唱頌不同,他們的敬拜是純潔的。以賽亞承認自己是不潔的,意即不允許在上帝面前出現的。住在……,以賽亞那一代人不配享有上帝的同在,以賽亞本人也不比其他人更好。我眼見大君王,大君王是如此的聖潔,罪人只是看祂一眼,就彷彿要喪命一樣(參創32:30;出33:20;賽33:14)。

6:6-7 這炭沾了你的嘴,赦罪的恩典個別地臨到以賽亞。上帝的聖潔和榮光帶來救贖,現在進入以賽亞的生命中。就赦免了,按照利未律例(如利1:4),藉著在上獻祭,罪可以得贖。上帝藉著撒拉弗宣告,以賽亞的罪立刻獲得完全的赦免。現在,以賽亞有資格宣講世人唯一的盼望——那統管一切的恩典。

6:8 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見王上22:19-20;耶23:18、22。我在這裏,請差遣我!以賽亞經歷到的恩典,解決了他在6:5承認的問題。這裏的 “我們” 和創1:26(“我們要……造人”)的 “我們” 一樣:可能上帝指自己(與基督信仰中的 “三位一體” 教義相符),或是指天庭(這個可能性較小,因為只有上帝會差遣人),見創1:26注,1:27注。

6:9-10 上帝預先判定,以賽亞的先知宣講會使他那個世代的人變得心硬。百姓的本性在1~5章中已顯露無遺。《新約》引用這段經文,解釋為何有些人會拒絕福音的好消息(參太13:14-15;約12:39-40;徒28:25-27)。開放的信心是一份恩典,但那些聽見卻沒有回應的人,只會對上帝恩惠的旨意剛硬抗拒(參29:9-10,42:18-25,65:1-7;路2:34-35;約9:39;徒7:54;羅11:7-10、25;林後2:15-16;彼前2:8)。

6:9-10 鑒於以賽亞自己這一代人的屬靈狀況,真理只會使他們在罪中變得心剛硬。因此,以賽亞忠實地傳講了上帝的信息後,將其封存起來(8:16-18),等待另一代人聽見並作出回應。這段話在《新約》中經常被引用或提及(太13:14-15;可4:12;路8:10;約12:40;徒28:26-27;參看羅11:8)。(BTSB)

6:11-13 經歷上帝的管教後,百姓中只剩下少部分人,他們是聖潔的種類(原文或譯:聖潔的種子),好比森林被火吞滅之後,存留下來的一截樹墩子(《和修》“殘幹”,音“墩”)。靠著那份曾經拯救以賽亞的恩典,所存留的百姓被分別出來歸給上帝。他們是上帝所應許要賜給亞伯拉罕的後裔,是世人唯一的盼望(見10:20-23,11:1-10)。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