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 以賽亞書 5 (2.11.19)

Study 3 Isaiah 5 (2.11.19)

研經題目:

1. 試將以賽亞的葡萄園之歌與基督論凶惡的園戶(可十二1~9),和不結果的無花果樹(路十三6~9)的比喻作一比較。注意其中的差別,如何設法將在這三段經文中都曾經進到的那一個重要的教訓找出來。那教訓在今日能怎樣應用在我們身上呢?比較約十五8。

2. 請把8~24節的六「禍」列成一表,並用21世紀的說法來描述所指摘的每一樣罪。

注:

14節。「陰間」(希臘文作Hades),是一切死人所去的地方。它被描繪為一個幽暗的地府。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5:1-30 譴責猶大的罪。以賽亞初步分析了猶大的靈性墮落後(1~5章),現在進行總結,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他那代人的背道以及所帶來的後果。本章分為兩部分:葡萄園之歌(5:1-7)和葡萄園出產的 “野葡萄”(8-30節)。

5:1-30 葡萄園之歌。正如在2:1~4:1中,審判(2:6~4:1)緊隨在盼望(2:1-5)之後,所以在這裏,以賽亞不願意讓百姓用未來的盼望來蒙蔽自己,使他們看不到當前的現實。他呼籲他們面對目前的光景(第1-24節),以及如果這種狀況繼續下去的話,其必然的結居(第25-30節)。(BTSB)

5:1 我要為我所親愛的唱歌,是我所愛者的歌,對以賽亞來說,上帝既是聖者,也是他心所愛的。第7節表明,葡萄園指以色列和猶大(參耶12:10,並可參太21:33;另見出15:17,上帝在那裏栽種了他們;有關以色列是葡萄樹枝子,見詩80:8-16;耶2:21;何10:1;約15:1)。

5:2上帝照祂所應許的,供應祂百姓一切的需要,使他們成為世人的祝福(參創12:1-3)。野葡萄,也可譯作 “發臭的” 葡萄或 “酸” 葡萄,表示野葡萄的味道很不好,與細心栽培的甜味品種形成對比。

5:4 還有什麼……沒有找藉口的餘地了。

5:5-6 這兩節經文生動地描述外族入侵、國家敗落。

5:7 上帝對百姓有很高的期望是合理的。祂指望的是公平,誰知倒有暴虐;指望的是公義,誰知倒有冤聲。在希伯來原文中,“公平” 與 “暴虐” 的發音相近,“公義” 與 “冤聲” 的發音相近,以賽亞在這裏運用雙關語表明,罪不僅是沒有達到標準,還把良善扭曲為邪惡。

5:8-30 這段經文用現實的情況表達第2節和第4節的 “野葡萄” 比喻。六個 “禍哉”(8、11、18、20、21、22節)悲歎以色列人品格中的各種敗壞,三個表達結果的用詞(13、25節 “所以” 、14節 “故此” 、24節 “照樣”),預示他們將承受無法逃避的後果。

5:8-10 利25章教導以色列人,要在禧年歸還買來的土地。上帝說:“地是我的”(利25:23),祂把地分給各家各戶,作為從祂而來的永久產業(民26:55,33:54;王上21:1-3)。將產業歸還原來的主人,以確保曾經艱難落魄的人能重新開始。因此,那些以房接房、以地連地,以致不留餘地的人,在做買賣時不顧上帝對土地所定的法則(見摩3:15注)。有權勢的人積攢越來越多的土地,把弱勢的人從上帝分給他們的土地上趕走,這一切都是出於貪夢。但上帝必定使那些把別人趕出去的地主,得不著他們想要的利潤(參賽5:10)。

5:11-12 因酒發燒的人(《和修》“因酒狂熱”),猶大國中不敬虔的人有一個標記,就是從骨子裏拒絕思考。

5:13-14 這裏用乾渴來回應11-12節的醉酒,用陰間(《和修》“胃口”)吞滅死人(見詩88:3-6,141:7;箴9:18;賽14:15,38:18),來回應8-10節的貪婪。

5:16 猶大的上帝的與眾不同之處是:祂有崇高的道德屬性。祂不僅供應人的需要而對人有益處,祂本身就是的,並藉著實施祂的道德命令來證明祂的聖潔。

5:17 這節經文暗示耶路撒冷的荒涼,因為在有錢有勢的人曾經散步的地方,羊來吃草,流浪的牲畜也來東西。

5:18-23 以賽亞四次哀歎、嘲諷上帝百姓的墮落。那些以虛假之細繩牽罪孽的人(18節),他們沉溺於犯罪,竟不在乎這樣做的代價沉重,也不懼怕上帝的刑罰(19節),參彼後3:3-4。

5:20 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作惡的人在道德判斷上像是瞎了眼睛,他們的善惡標準與上帝的真理完全相反(參太12:24;約8:44;帖後2:11)。

5:24-30 照樣、所以這兩個詞標誌著兩個結果,宣判以賽亞那一代人的刑罰。

5:24 他們厭棄……藐視,上帝喜悅祂的百姓(“祂所喜愛的樹” 7節),但百姓厭棄、藐視祂(參53:3)。

5:26 至高的上帝只是發出嘶聲,包括亞述在內的國民就被召喚。他們必急速奔來,為成就祂的旨意,使19節提到的高傲奚落聲止息。

5:27-30 以賽亞用令人戰兢的寫實手法,描述外邦軍隊的入侵。那些國民從遠處發出呼聲,逼近錫安,要學習上帝的道,好躲避戰爭 (2:2-4)。

5:30 黑暗艱難……光明……變為昏暗,猶大和耶路撒冷拒絕上帝賜給他們的光(2:5),卻發現自己所選擇的 “光” 變成了黑暗。因他們拒絕上帝的恩典(5:4),上帝的忿怒便吞沒他們。本書餘下部分的內容揭示,上帝恩惠的旨意仍然勝過祂管教的憤怒。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