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聖經,兩個約(Danny Hyde)

One Bible, Two Testaments

By Danny Hyde

誠之譯自:

https://www.wscal.edu/blog/meditations-on-the-larger-catechism-pt.-22

對我們這些多年來活在其他宗派傳統裏,然後發現到改革宗對基督信仰的表達的人來說,「聖約神學」是最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層面之一。不過,聖約神學不僅僅是神學的另一個分支而已,而是有如戴上一副新的眼鏡。我們以往看待聖經和舊約中的以色列,與新約中的教會的方法,就像一副老舊的、磨損的眼鏡,上面有很多的刮痕和磨損的痕跡。這副新眼鏡讓我們清楚看到我們這本聖經有兩個互補的「約」(testaments)。

當然,有許多人會說,這是我們強加在聖經之上的一個神學框架。不過,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因為走在我們前面的古代教父,例如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和巴拿巴書(Epistle of Barnabus),他們都認為在聖經的統一性中有它自己的多樣性。在宗教改革時期,如布靈格和加爾文,都是用這種方法來閱讀聖經,來解釋舊約聖徒是如何得救的,以及我們為什麼要為兒童施洗;他們都說到只有一個恩典之約,但是在不同的時期和地方,這個約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威斯敏斯特大要理問答追隨這個古代基督徒和古典的抗議宗閱讀聖經的方法,在上帝各色各樣的行動中看到上帝完整的故事。他們的意思就是,我們所擁有的是一本聖經,卻有兩個約。

聖經的統一性

首先,當你讀聖經時,要認識其統一性。只有一個恩典之約,即一個計劃,一個故事,上帝這位造物主要成為充滿罪惡的人類的救贖主。

其中一個例子是羅馬書十一章。為了回答這個難題,即因為大多數猶太人拒絕了耶穌,是否就意味著上帝的應許落空了,保羅給出了兩個圖象來描述誰說的對以色列人的古老應許和對外邦人的應許的應驗:「所獻的新麵若是聖潔,全團也就聖潔了;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羅十一16)這兩幅圖畫都是為了讓我們在腦海裏留下深刻印象,看到上帝從古至今的工作所具有的統一性。

第一幅圖畫是麵團的圖案。若第一團麵團是聖潔的,那麼這一整批麵包也是聖潔的。我們只有一個麵團。上帝就像麵包師傅,切下一部分來製作一條麵包;如果這條新麵包是上帝悅納的,那麼整批麵包就都是蒙悅納的。這是要說明上帝只有一個救恩計劃。祂所呼召要成為祂聖潔百姓的人,即從亞伯蘭開始,以及所有接下來的人,都同享一個呼召,同得一個救恩。

第二幅圖畫是樹的圖案。若一棵樹的樹根是聖潔的,那麼整個樹幹和樹枝就都是聖潔的。如果樹根是以色列的族長,那麼樹枝就是一切從他們吸收養分的人。保羅接著在17~24節更詳細地解釋這幅圖畫。儘管有兩種樹枝,一種是天然的(猶太人),一種是野生的(外邦人),野生的枝子被嫁接到這棵樹上,取代了那些因為不信而被修剪下來、有分於相同樹根的天然枝子。

這裏所呈現出來的神學真理是:當我們讀聖經,從舊約讀到新約,我們所讀到的是一神、一主、一信的得救之路,因此是同一群子民,儘管他們在時間順序上、地理上、種族上是有差異的。

聖經的多樣性

只有一個恩典之約不是為了要貶低聖經的多樣性。這個恩典之約是由上帝所施行的,也是由祂的子民在整個聖經故事裏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所活出的。如同威斯敏斯特大要理問答所說的,「恩典之約並非都是以相同方式來施行,它在舊約時代的施行方式,與在新約時代的施行方式,是不同的。」(問答33)

在舊約裏

當要理問答說到「舊約」時,是指發生在基督降生之前的故事裏的一切事,從創世記三章15節上帝的第一次應許,一直到宣講將要來的救主的眾先知為止。

「恩典之約在舊約時代中是如何施行的?」(問答34)它是藉著「應許」施行的。譬如說,那將要來的女人的後裔(創三15)給了我們恢復的盼望;萬國都要藉著亞伯拉罕的後裔得福的應許(創十二)給全世界帶來有份於救恩的盼望。它是藉著「先知的話」施行的。以賽亞預言一位將要來的救主,祂是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賽七14);耶利米預言一位將要來的救主,祂會成為百姓的義(耶廿三6);以西結預言一位將要來的救主,祂會成為百姓的君王和牧人(結卅七24)。它是藉著「獻祭」施行的,例如頭生子的祭(出十二),早晨和黃昏的祭(民廿八),百姓為他們的罪所獻的持續不斷的祭(利一~七),以及每年的贖罪祭(利十六)。它是藉著「割禮」施行的。這是上帝吩咐亞伯拉罕的儀式,也一直持續到以色列人所有的世代,作為他們從列國被分別出來的途徑(創十七)。它是藉由「逾越節」施行的。這是他們在離開埃及之前所獻的祭和筵席,是所有以色列人每年都要記念的(出十二)。

主耶和華對祂古時的子民所施行的恩典之約的方式,「都是預先指明那將要來的基督」。而所有這些,「對於舊約當時來說,都足以造就選民,信靠所應許的彌賽亞;使他們藉著祂能得著完全的赦罪,與永遠的救恩。」

在新約裏

在新約當中,當「舊約預表的實體,即基督,已經展示出來」(問答35),我們就擁有一切關於彌賽亞的應許的實際。先知關於祂降生的一切話都應驗了。一次而永遠的獻祭也成全了。割禮終止了。在耶穌基督裏我們擁有了那完美的逾越節羔羊。

恩典之約的內容在新舊兩約裏是相同的,但是這個統一的恩典之約現在是如何施行的呢?它是通過兩個基本的、普通的、簡單的、樸素的方式來施行的:聖道的宣講,以及洗禮和聖餐這兩個聖禮。

這就涉及到基督徒會經歷到的掙扎的核心了。當我們閱讀舊約時,我們也許會問自己:「上帝今天為什麼不像在舊約時期一樣來顯明自己,讓人可以看見?祂為什麼不從天上發出祂閃電般的聲音?祂為什麼不再向我們彰顯極富戲劇性的神蹟奇事?」我們必須一再重覆、不斷學習的是這個反諷,即儘管聖道和聖禮是平凡、普通的管道(媒介),如同要理問答所說,但是在它們裏面,「恩典與拯救是以更加豐盛、更多證據、更加有效的方式,表明給萬國萬民。」(問答35)我們不再需要戲劇性的行動;這齣戲劇已經在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一生中完成了。當我們明白這點,我們就用上帝所賜給我們的這副新眼睛,藉著所有迂迴曲折的情節,看見這個完整的故事。我們為如今生活在這個應驗的世代而感謝祂。要善用你的處境。閱讀這個完整的故事,在其中默想救主的行動,並且以參與者的身份找到你在這個故事裏的位置。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