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之約:認識聖經的關鍵(Calvin Knox Cummings)

上帝與亞伯拉罕所立的這個榮耀的恩典之約,從來沒有被撤銷,也從來沒有被另一個約所取代。上帝只會在這個約之上,添加新的內容,而從來不會刪除什麼內容。上帝只是把這個約的意義逐漸展開,使它越來越清楚,但是卻從來沒有從本質上改變這個約。

聖經神學的首尾呼應結構(聖經研修本)

聖經神學的首尾呼應結構,形象地闡明了在《聖經》開頭第3章(創3章)進入故事的上帝的仇敵,即撒但、死亡和罪惡,在《聖經》倒數第3章(啟20章)被上帝除去了。這樣,救贖的故事便完成了。《聖經》最後兩章(啟21~22章)不僅修復了起初兩章(創1~2章),還超越了它們,成就了一個完全井然有序、聖潔的世界。在那裏,上帝親密無間地與祂的百姓同在,如此便完成了創造的故事。

聖經中記載的歷史(NDBT)

耶穌在呼召人悔改時,是在「上帝的國近了」這個前提下發出呼籲的(太四17;可一15),這似乎與舊約中上帝統治萬國的思想一脈相承(例如詩九六~九九),也與上帝赦免以色列並恢復他們民族命運的思想(例如賽四十1~11;耶卅一34;番三14~20)一脈相承。

從聖經神學的角度綜覽聖經(卡森)

救恩歷史就是上帝施行拯救的歷史,對焦在人類的救贖事件,以及與新天新地的議題有關的歷史上。即使焦點最後收窄到一個人,即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身上,那人也得到了上帝的應許,既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和他的後裔得福(創十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