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經講章:捉迷藏(王上十八1-19)

Hiding and Seeking

經文:王上十八1-19

柯睿理牧師

210328 https://archive.org/details/210328-xz-1-kings-18-cohee

自從我們開始以利亞系列講道以來,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對於邪惡的亞哈王和王后耶洗別來說,已經過去了三年多漫長的時間了。而在這些年裏,全以色列,無論是在屬靈上還是在經濟上,一直處於一種危機的狀態。自從大約60年前,以色列國脫離了猶大國之後,事情就真的開始每下愈況了。在那之後,一個又一個的邪惡君王統治著那地,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忠於耶和華或順服耶和華的。後來亞哈來了,他是他們當中最惡劣的。他徹底地敬拜別神。他娶了腓尼基公主耶洗別,而她絕對不會被誤認為是箴言第31章那位才德的婦人。她可能是聖經中最惡名昭著的邪惡婦人。她不僅崇拜巴力,還敗壞國家,強迫他們順從她的偶像崇拜。以色列到處都是巴力的祭司,他們享有女王的寵愛——甚至可以在女王的餐桌上進餐!但是,耶和華的先知們卻被她追殺。在以色列,對於凡是想要忠於耶和華的人來說,那都是一段困苦的時期。這段經文對我們作為基督徒如何在一個腐敗的社會中過生活有一些教導。它也教導我們,上帝如何以公義來統治最邪惡的君王。在以色列,這是個艱困的時期,但是在這裏,上帝看顧祂子民的方式卻給我們帶來了安慰。

讀經(略)

耶洗別與亞哈結婚後,對巴力的崇拜在以色列變得越來越流行。巴力被認為是一個能力強大的神。他據說是風暴之神——掌管著風雨和生育的神。也許,人們以為,如果他們侍奉這樣的神,就會風調雨順,百業昌盛。雨水意味著農作物和牲畜有充足的水,乾旱則意味著你會挨餓。即使在今天,我們在臺灣有時也會遭遇一些乾旱,我你都要會聽到人們討論我們的水庫還剩下多少水。這實在會令人擔憂,因為每個人都需要用水,水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我可以失去我的錢包、我的手機、我的電腦,甚至我的房子。但水卻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你只能想像,三年半完全的乾旱對以色列這樣的農業社會來說,絕對是毀滅性的。農作物枯乾,動物渴死,貿易停止。以色列甚至沒有下過一次雨。沒有降雨,沒有露水,什麼都沒有。河流完全乾涸,動物紛紛死去,如今以色列所有的經濟計劃都招來相反的結果。娶一個外國公主本來應該有利於貿易;侍奉巴力這樣的生育之神也應該給農業帶來好處;百姓把他們的信心全部寄託在這些事情上。因此,這就是上帝從他們那裏奪走的東西。巴力據說是風暴之神,所以耶和華要讓天完全不下雨,從而表明巴力是無用的、沒有價值的、虛假的。

好,公平地說,亞哈並不是只侍奉巴力,他也敬拜耶和華,也造了亞舍拉的像。他是個賭徒,你瞧,他喜歡兩面下注。如果他每一個神都拜,那麼他就可以有一個美妙、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但問題是,上帝的律法說得很清楚。「除了我以往,你不可有別的神,」還有,「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五7,六5)。耶穌不是也曾警告我們這一點嗎?祂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六24)。然而這正是亞哈想做的事。

好,上帝要求我們只敬拜祂,是不是很貪心呢?我們不能拜其他的神,不能信其他宗教?這種心胸未免太狹隘了,不肯接受其他人的觀點,不是嗎?但事實是,我們應該只敬拜耶和華神,因為只有祂是神,再沒有其他的神! 無論你是否是基督徒,除了耶和華神,沒有哪個神曾向你表示過憐憫或以任何方式幫助過你。我們的一切都是祂所賜的。當我們敬拜其他假神時,我們就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我們正在遠離唯一的真神,也就是那唯一能夠真正拯救人的;第二,我們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信靠某種不能拯救你的東西,而這肯定會失敗。耶利米會這樣說。「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二13)。然而這不僅僅是亞哈的問題,也是我們的穩妥。我們雖然沒有拜巴力,但我們仍然是發明偶像的專家。我們可以把關係當成我們的偶像,把配偶或孩子當成我們的偶像,把金錢、成就、快樂、我們自己的自以為是當成偶像——所有這些東西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偶像。而有時神會把我們的偶像從我們身上奪去。亞哈信賴他認為是從巴力那裏獲得的安全感,比如雨水、財富、繁榮,而這正是神要奪走的東西。如果祂從你身上拿走你的偶像,不要感到驚訝。這可能會讓你非常痛苦。在這個例子中,它實際上是個災難性的打擊。你可能認為那是對你的懲罰,但當神從我們身上拿走虛假的安全感時,難道不是憐憫嗎?因為如果祂不這麼做,我們就會繼續沉湎在我們的罪中,我們將繼續相信那些不能拯救我們的東西,我們將繼續毀滅自己。我們需要上帝摧毀這些虛假的救主,好叫我們可以把所有的信心都放在上帝我們真正的救主身上。上帝讓天不下雨是一個機會,是要讓以色列的迷羊看見他們自己的錯誤,轉向上帝,並得到恢復。

但這一切的乾旱並沒有使亞哈悔改。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發現他不是在尋求耶和華,而是在尋找另外兩樣東西。在第5節,他所尋找的第一樣東西是草。動物有滅亡的危險,所以必須找到食物。所以亞哈王和他的僕人俄巴底分頭走遍了以色列,到處找尋野草。這難道是適合國王去履行的任務嗎!?亞哈沒有領導政府,與其他國家領袖會面,制定政策,而是在找草。上帝有辦法使地上的君王也變得謙卑。亞哈可能遠高過其他人,但他仍然是一個人,仍然比雨雲低下,仍然急切地依賴上帝的日常供應。這對我們這些相信的人來說是一種安慰,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神在掌權,最強大的軍隊和國王對祂來說都不會構成威脅。然而這也是對我們心裏剛硬的一個可悲的評論。亞哈更願意去找草,而不是尋求耶和華! 馬太·亨利指出,亞哈更關心處理乾旱的影響,而不是乾旱的原因。即使是動物也可以做到這些!牠們四處覓食,不斷地在土地上尋找更多的食物,直到牠們最終離開人世。難道我們還比動物差勁嗎?難道我們只為生存而掙扎,卻從不尋求更高的東西嗎?即使是路加福音裏提到的那個浪子也比這個光景要好!當他餓了的時候,他就回到他的父親身邊,並且悔改。弟兄姐妹們,我們被造是為了要認識主。我們是為比世界所追求的更多的東西而受造的。我們應當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但我們在這裏看到,如果上帝沒有改變我們的心,我們就無法藉著悔改回到祂身邊。除非聖靈將憐憫和恩典澆灌在我們的心田,改變我們,否則我們的心就比乾旱中的土地還要乾涸,還要死氣沉沉。

亞哈一直在尋找的第二樣東西是以利亞。在第10節,你可以看到亞哈在過去三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尋找他。他找以利亞不是為了尋求神的恩惠。他不是在尋求悔改。不,他正在帶領一場對以利亞的國際追捕,很可能是為了要殺害他。你可以在第17節中看到他對以利亞的態度——他認為以色列的災難都是以利亞的錯!他信了錯誤的神,尋找錯誤的東西,指責錯誤的原因。而且這種仇恨不僅僅是針對以利亞,更是針對耶和華的所有先知。第4節說,耶洗別殺害了耶和華的眾先知。而耶洗別和亞哈也想毀滅以利亞。他們把以利亞當作某種恐怖分子,像奧薩馬·賓·拉登或類似的人。在每個國家和王國中尋找他,讓每個王國發誓說以利亞不在那裏。這與大衛王是多麼的不一樣啊 你知道嗎,早在《撒母耳記》中,在大衛時代,以色列就有另一場三年的饑荒?撒母耳記下二十一章1節這樣說到:「大衛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大衛就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這饑荒是因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基遍人。』」。大衛會去詢問他如何能與他們過去錯怪的人進行和解。這是一幅虔誠悔改的畫面,也是我們應該如何回應的典範。但我們是否更像亞哈?當乾旱發生時,我們是否認為這只是科學,或者是一些奇怪的事故?我們真的相信上帝掌管一切嗎?所有的風暴在我們身上都浪費了,我們看到罪的破壞性影響就在我們周圍,然而所有的風暴和狂風都不能把我們堅硬的心推向神,哪怕是一丁點?當神管教我們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浪費這個機會,而應該讓它挑動我們的心,審視自己,看看是否有我們應該悔改的地方。大衛就是這樣做的。但亞哈更像法老,災禍只是讓他的心變得更硬。他尋找以利亞不是為了求智慧,也不是為了悔改,而是為了毀滅。亞哈尋找以利亞,卻沒有找到他。

然而,神並沒有撇棄祂的百姓。祂將再次降雨,但不會在祂明確地擊敗巴力之前。所以祂告訴以利亞更多困難的消息——「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十八1)。這對以利亞來說又是一個可怕的命令,因為亞哈一直在追殺以利亞,想要傷害他。但以利亞順從了耶和華。這時,聖經把俄巴底介紹出來,他是耶和華的另一個僕人,但他不是先知俄巴底亞。這是亞哈的家宰俄巴底。他負責管理亞哈的房子,這使他處於一個困難的境地。他是一個十分敬畏耶和華的人,但卻被一個邪惡的國王纏住,無法脫身。因此,你可以從俄巴底的例子中看到,神的子民被放在許多不同的處境中,但他們蒙召要在各自扮演的角色中忠地服侍上帝。以利亞是相當獨特的,他有上帝呼召他的特殊角色。但我們許多人與俄巴底有更多的共同點。我們事奉主,但身處在一個邪惡的世界裏,周圍盡是敗壞。我們如何作出回應呢?在俄巴底的例子中,你看到他如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努力作亞哈忠實的僕人,但他也如何違背耶洗別的旨意,把100個先知藏在山洞裏並給他們提供食物。我們被要求服從我們的領袖——甚至是壞的領袖——但當服從他們意味著我們必須違背神的時候,就決不能服從他們。上帝永遠是我們永遠該服從的,祂在一切之上。

好,上帝給了祂的子民許多不同的角色,祂把我們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以利亞必須以更公開的方式侍奉上帝,但俄巴底則是以更私下的方式。兩人都服侍耶和華,而且都為此把自己的生命置於險境。上帝也以不同的方式對待我們。祂保護了以利亞,並通過俄巴底保護了其他100位先知。但是,許多先知也被殺害了。為什麼上帝拯救了一些先知,而讓其他先知死去?我們不知道具體細節。但我們知道,在每個基督徒的生命中,在每一種情況下,上帝都是完全善良和信實的。上帝所有的子民都蒙召去承受某種痛苦,因為我們屬於上帝,而這世界並不愛祂。這段經文提醒我們,在這個邪惡的世界裏,上帝的子民蒙召以各種方式侍奉祂(如以利亞和俄巴底),也以各種方式受苦(如存活的先知和被殺害的先知,都以不同方式受苦)。我們也蒙召像先知們一樣受苦。我們應該如何回應呢?耶穌說:「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五12)。弟兄姐妹們,這段話是另一個例子,說明每個基督徒都會遇見掙扎,都需要做好戰鬥的準備。而且可能有許多時候,世界似乎正在崩潰,盼望已經不在。但在上帝那裏,永遠會有盼望。祂是信實的,祂是良善的。祂有至高的主權。祂保存他在全地上的子民,甚至那些被殺的人也不會失落。因為即使是墳墓也必須聽從我們的王耶穌基督的話。雲必須聽從祂的命令而降雨,風和浪必須在祂叫它們安靜時停止。讓我們也把我們所有的順服交託給祂,並感謝祂趕走了我們的偶像。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