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9 Luke 19:47~20:26 (1.4.1)

研經題目:
1. 請注意這段經文中敵對和陰謀的氣氛。在這個情況下,廿9~18的比喻有什麼用意?它所指的是誰?對耶穌的身分又有什麼暗示?
2. 廿19~26。耶穌的回答為什麼這樣有功效呢?試將25節的兩個原則應用到你自己的處境中。 3. 廿1~8。耶穌為何以提問來答問呢?祂是否看重他們的質問?如果是,祂為何拒絕告訴他們原來問題的答案?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9:45-48 耶穌潔淨聖殿。路加對這件事的記載非常簡略(參太21:12-16;可11:15-18)。耶穌進了殿,見太21:12-17注;可11:15-17注;參瑪3:1。趕出裏頭作買賣的人,見太21:12注。這件事可能發生在外邦人院內,但更可能發生在那稱為“皇家柱廊”的地方。賊窩,見太21:13注;參耶7:11。祭司長,見路9:21-22注。文士(見5:17注,5:21-22注)和法利賽人經常是一夥的(見可11:18注)。都想(一直想)要殺祂,這是路加第一次明確提到殺害耶穌的陰謀。
可11:18 荒謬的是,支持聖殿貿易的竟然是祭司長和文士,他們極力要除滅潔淨聖殿的那位(3:6,15:31-32),卻不去潔淨他們自己。他們這樣做是因為害怕耶穌得了民心,害怕自己喪失在社會、經濟和政治方面的權力,以及害怕群眾的暴亂(如此一來,羅馬政府必會介入)。這些猶太領袖看得沒錯,耶穌的行動是要挑戰他們在聖殿中的權威。這個聖殿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地方。
20:1-8 耶穌的權柄受到挑戰。關於耶穌權柄的問題(1-2節),與祂潔淨聖殿的行動(19:45-48)密切相關。但耶穌的反問(20:3-4)駁倒了反對祂的人(5-7節)。耶穌在殿裏教訓百姓,參19:47。作這些事,既指耶穌潔淨聖殿,也指祂在聖殿中教導人和醫治人,以及祂在傳道事工中的教導和醫治工作。根據提出質疑的人的宗教標準,耶穌不是獲正式授權的祭司或文士。約翰的洗禮(也就是他的職事)是從天上來的(“從上帝來的”;15:7、18、21),是從人間來的呢?(它只是出自人的嗎?參太21:25-27注)反對耶穌的人為了避免陷進兩難的窘境(路20:4),就說自己不知道。他們害怕否認施洗約翰的權柄帶來的後果,因為施洗約翰的職事,其權柄來自上帝,也是在猶太人的正式授權之外的。既然他們承認自己無知,就說明他們缺乏評估耶穌職事的能力。他們既然不知道施洗約翰是否從上帝而來,也就無法知道耶穌是否從上帝而來。耶穌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反對者,拒絕回答他們所提出的質疑,將他們的無知暴露無遺。
20:9-18 兇惡園戶的比喻。耶穌對百姓說的這個比喻(1、9節),其實是指著反對祂的人說的(19:47,20:1、19)。祂用類比的方式(通過許多所指事物)表明,上帝(“園主”,13節)正要取消以色列人的聖約身份(見可12:1-12注)。
20:10-12 打發,園主先後打發了三個僕人去查看園戶的工作,這三個僕人大概代表舊約先知。三個僕人受到的侮辱越來越大,參19:15-25的三個僕人。
20:13 我的愛子,讓人想起天父在耶穌受洗時所說的話(3:22;參太3:17),這裏顯然是暗指上帝差派耶穌向以色列民宣揚上帝國的福音,以及他們普遍地拒絕祂(見約1:9-11)。
20:14-15 我們殺他吧,參19:47,20:19。把他……殺了,明顯是暗指耶穌將要被殺。
20:15b 以葡萄園的主人要怎樣處治他們這句話,引出耶穌對比喻的解釋。“主人”(原文直譯:主)代表上帝。
20:16 上帝要除滅這些園戶。這事在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毀時初步發生;但是要到最後的審判,這事才會更全面地發生。這是萬不可的,聽的人隱約感覺到這比喻是指著以色列人說的,他們希望這不是指上帝要將以色列的國王或他們的聖約身份轉給別人。
20:17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引自詩118:22;見可12:10注),被拒絕的聖子將成為上帝的百姓(即教會)的頭。徒4:11和彼前2:7也引用了詩118:22。
20:18 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參賽8:14-15;彼前2:8),指凡拒絕承認耶穌為彌賽亞,並因此跌倒的人。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指耶穌再來時施行審判。
20:19-26 納稅給凱撒的問題。猶太人的領袖看出兇惡園戶的比喻(9-18節)是“指著他們”(19節)說的,所以想要抓祂的話柄。
20:20-26 向凱撒納稅。通過在向羅馬皇帝納稅這一敏感問題上詢問耶穌,猶太宗教領袖再次試圖陷害祂。如果耶穌寬容羅馬的納稅系統,百姓就會反對祂,因為他們認為納稅是羅馬壓迫性統治的工具;如果耶穌以任何方式暗示規避納稅系統,領導人就會指責祂不服從羅馬人的統治。通過意義深刻的回答(第25節),耶穌不僅把自己從他們的陷阱中解救出來,而且肯定了上帝的主權統治,而沒有對羅馬作出明確的政治聲明。(BTSB)
20:20 巡撫可以指地方行政長官(見3:1),在這裏是指本丟彼拉多。
20:21 你所講、所傳都是正道(《和修》“你所講所教的都很正確”),這是口是心非的恭維(見20節)。
20:22 可以不可以?(《和修》“合不合法?”)見太22:17注;可12:14注。
20:25 當歸給凱撒,見太22:21注。銀錢上刻著凱撒的像,代表百姓應向凱撒納貢。耶穌在此加上一條更重要的命令:人應當將具有上帝形像和樣式的東西,也就是他們自己,歸給上帝(參羅12:1注)。
20:25 耶穌的聲明有兩層意思。從表面上看,通過區分上帝和凱撒,耶穌將宗教與政治分開。但對猶太人來說,“上帝的物”是指一切存在的領域。“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是無可爭議的,但沒有什麼是真正屬於凱撒的,因為只有上帝才是造物主。因此,“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肯定了上帝是宇宙的主權統治者(參徒4:19-20)。在沒有明確挑戰羅馬帝國統治的權力和權威的情況下,耶穌還是肯定了上帝的獨特主權。(BTSB)
20:26 “比所羅門更大”(11:31)的這一位,以祂的智慧挫敗了想要抓祂講話把柄的企圖。即使那些反對基督的人,也希奇並啞口無言了(參14:4、6)。
答:1. 廿9-18的比喻是要說明這些反對耶穌的祭司長和文士就是那霸佔園子的園戶,他們本應在上帝的園子(聖殿)裏服事園主(上帝),教導百姓,卻做起買賣,玷污了園子。而且三次殺害園主派來查看園戶工作的僕人(代表舊約的先知),最後甚至殺了前來查看的園主的愛子(喻指耶穌)。
2. 耶穌沒有掉入文士和祭司長所設問題的陷阱,既沒有明確反對羅馬的征稅,又肯定了上帝在以色列國中,甚至是一切領域的主權,因萬有都是屬於造物主上帝的,都當歸給上帝。在我們自己的處境裏,我們既是地上的國民,要遵守地上國度的法律。但我們更終極的身份是天上的國民,要受天國的律法。而當地上國度的律法違背天國律法時,我們只能選擇順從神,而不是順從人。
3. 耶穌以問答問,是因為祂知道他們不是真的想明白,只是想要挑戰耶穌的權柄。因此,耶穌用問題來反駁他們,並且曝露他們對祂的無知。
LikeLike
Study 49 路加福音 19:47~20:26 (1.4.1)
耶稣的权柄受到挑战。凶恶园户的比喻。纳税给凯撒的问题。
1. 请注意这段经文中敌对和阴谋的气氛。在这个情况下,20:9-18的比喻有什么用意?它所指的是谁?对耶稣的身分又有什么暗示?
用意:给那些阴谋者一个警告,指出他们的罪,他们会杀害耶稣;也显示了耶稣有预知的全能,祂是神。
所指:葡萄园主人–父神;园户–众人;园主的爱子–耶稣;仆人–被以色列人杀害的、神所设立的先知。
对耶稣的身份暗示:耶稣是神的独身爱子。
2.20:19-26。为什么耶稣的回答为什么这样有功效呢?试将25节的两个原则应用到你自己的处境中。
有功效:耶稣的智慧挫败了想要抓祂讲话把柄的企图,即使那些反对基督的人,也希奇并哑口无言了
25节的两个原则:‘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
应用:将(具有上帝形像和样式的)自己,归给上帝(参罗12:1)。
3. 20:1-8。耶稣为何以问来答问呢?祂是否看重他们的质问?如果是,祂为何拒绝告诉他们原来问题的答案?
耶稣以问来答问的原因:因为祂本知道他们的用意。
祂不看重他们的质问。
祂拒绝告诉他们原来问题的答案原因:耶稣知道他们所想,祂知道即使回答他们的问题,他们也总是不信,只是要得祂的把柄而已。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