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日 路加福音六12~38(1.1.16)

耶稣拣选十二使徒;平地宝训;不要论断人。

路加福音

研经题目

  1. 我们从哪里看出耶稣在挑选门徒时是很慎重的?
  2. 从这段经文你学到什么原则能应用在你团契选举职员时呢?
  3. 试述耶稣的名声和能力。
  4. 试述下列两种人现时的境况:(a) 有福的人;(b) 有祸的人。为何会这样?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境况有何不同?
  5. 试想门徒听了这教训有何感想?
  6. 当你哀哭的时候,你觉得有福吗?又当人都说你好的时候,你觉得有祸吗?
  7. 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命令呢?什么是这些行动的基本原则?
  8. 信的人与不信的人有何显著的不同?试分辨他们的动机。
  9. 这些命令与上帝的动机和作为有何关系?
  10. 你今天怎样善待那些自私和忘恩的人?
  11. 在37~38节里,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行动怎样履行了以上的教训?
  12. 按你今日所学到的,你要怎样改变你目前的态度和日常生活呢?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6:12-49 耶稣教导门徒。耶稣挑选了12个人作使徒,然后又教导一大群门徒,也宣进了通常被称为 “平地宝训” 的真理(20-49节:参太5~7章 “山上宝训”)。

6:12-16 耶稣拣选十二使徒。耶稣在许多门徒中挑选十二使徒,使徒,希腊原文是apostolos,意为 “使者,被差出去的人”。关于使徒的职分,见罗1:1注。

6:12 耶稣出去……祷告,唯独路加提及耶稣在拣选使徒之前出去祷告(见 “导论:关键主题”)。整夜祷告,强调耶稣非常注重祷告,尤其在决定拣选谁作祂使徒的关键时刻。

6:13 门徒……使徒,见6:12-16注。

6:14 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他是最著名的门徒,总是列在众门徒之首。自此之后,路加就使用 “彼得” 这个名字(22:31和24:34除外)。安得烈是彼得的兄弟,徒1:15也提到他。另一对兄弟雅各约翰也是加利利的渔夫(路5:10-11),是彼得和安得烈的同伴(5:7)。腓力与彼得和安得烈一样来自(或出生于)伯赛大(约1:44)。巴多罗买是一个家族的名字(父名),符类福音所记载的名单上都有这名字,他很可能就是《约翰福音》所记载的拿但业(参约1:45注)。

6:15 马太,见5:27。多马在约11:16、20:24、21:2称为 “低土马”(希腊原文Didymos的音译),意为 “双子”。亚勒腓的儿子雅各,不要与约翰的哥哥雅各、耶稣的弟弟雅各和小雅各(可15:40)混淆。奋锐党的西门(参太10:4;可3:18),“奋锐党”(《和修》“激进党”)来自zēlōtēs这个希腊词,他们是激进反抗罗马政权的政治活跃分子。马太是税吏,为罗马政府效力。西门是奋锐党的成员,有推翻罗马政权的企图。若不是因为耶稣呼召他们,影响他们的生命,马太和西门必会十分仇视对方。

6:16 雅各的儿子犹太没有出现在平行经文(太10:3;可3:18)的记载中,取而代之的是 “达太”,这很可能是他的别名。许多使徒都有两个名字。另一个犹大的名字有一个附注:加略人,很可能是指 “来自加略的人”。加略是犹太的一个城镇(见约6:71,13:26)。卖主的(《和修》“成为出卖者的”),参22:3-6、47-48;徒1:16-20。

6:17-19 耶稣向大众传道。路加概述了耶稣的各种活动(参可3:7-12),然后带出祂的平地宝训(见6:20-23注)。

6:17 耶稣和他们下了山,耶稣先前在山上(12节),如今是在平地上讲道,因此这篇讲论称为“平地宝训”。耶稣的听众分为三组:他们(十二使徒),许多门徒许多百姓。“许多” 原文直译是 “一大群”,强调耶稣声名日噪(4:37)。来自推罗、西顿的人很可能还包括外邦人,参10:13-14。群众的目的是要耶稣讲道,并且求耶稣医治他们的病

6:18-19 被污鬼缠磨的人也来,并得了医治。关于患病与被鬼附的区别,见4:40-41,4:41注。想要摸,参8:44-47,18:15。关于能力和医治的联系,见5:17。

6:20-23 论福。见太5:3-12注。耶稣的第一篇讲道记载在路4:16-30;第二篇就是在这里6:20-49。这些福不是进天国的条件,而是向已进入天国的人所宣告的祝福。这 “四福” 的主题和接下来的 “四祸” 都涉及极大的反差(见 “导论:关键主题”)。关于 “平地宝训”(20-49节)和 “山上宝训”(太5~7章)之间的关系,见太5:1~7:29注。

6:20 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这些物质贫穷的门徒,因信靠上帝而蒙福”。在《旧约》中,“贫穷人”(这里所用的希腊字ptōchos,也用在希腊文旧约《七十子译本》)通常是指敬虔仰赖上帝的贫穷人。耶稣并不是说贫穷本身是一种快乐或蒙福的状态,唯有在信靠上帝的情况下,贫穷才算是福气。耶稣在别处引用赛61:1,说祂受膏 “传福音给贫穷的人”(4:18)。在属灵的层面上,这句话的含义也很深刻,好消息必传给切望等候上帝的(心灵)贫穷人。因为上帝的国是你们的,这些人属于天国,将领受天国的福气(参太5:3注)。耶稣始终格外关怀社会中的边缘人群。他们具有上帝的形像,却被轻视,成为受欺压的对象(见路14:13、21,18:22;参雅2:3-6,5:1-6)。

6:21 本节与20节相似(见注释)。你们饥饿(《和修》“现在饥饿”)的人,指耶稣的门徒中那些肉身方面饥饿,又渴求上帝的帮助与同在的人(参太5:6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现在”(见《和修》)暗示饥饿不会永远持续,因为你们将要饱足。上帝会供应饥渴慕义之人的需要,首先是在今生经常与他们同在;另外也会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要(诗107:9),而且可能很快在今生就满足他们(太25:35-40;可10:30;雅2:15-17;约壹3:17-18)。当然,他们在来世也必得着丰盛的供应(路13:29;参太5:6注)。哀哭的人(《和修》“现在哭泣的人”),参太5:4 “哀恸” 和注释。“现在”(见《和修》)表明在完美的天国里,上帝将擦去一切眼泪(启7:17,21:4),欢笑将取代哀哭(诗126:1-2)。

6:22-23 每当仇敌恨恶、拒绝、辱骂、弃掉基督徒(参太5:11-12注),基督徒都应该以欢喜(徒5:41,16:25,21:13-14)来回应,因为他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

6:24-26 耶稣宣告灾祸。“有福了” 之后就是 “有祸了”,参赛65:13-14向弃绝上帝的人所发出的警告。

6:24 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耶稣严厉警告富足的人,不要喜悦和信靠今生的事物超过上帝,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关爱穷人和警戒钱财的危险,是本书的常见主题(参1:53,12:13-21,16:19-31;另见雅2:1-7注,5:1-6注)。

6:25 你们饱足(《和修》“现在饱足”)的人有祸了,路加继续描述富足的人,他们在世上没有忧虑,却在信心上不富足(参1:53;雅5:1)。你们喜笑(《和修》“现在欢笑”)的人有祸了,耶稣所谴责的并不是一切的喜乐和欢笑,而是冷漠无情、自鸣得意的富人那盛气凌人、自我吹嘘的讥笑。他们不关心他人,也不尊重上帝。当上帝的审判临到的时候,他们必哀恸哭泣

6:26 第四祸警戒说,真先知被人恨恶、拒绝、辱骂、弃掉,遭人鞭打、折磨与杀害(参来11:32-38);假先知却因为顺着百姓的心意说预言而受赞赏。对于那些寻求世界的认同,而不忠于上帝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警告。

6:27-36 爱仇敌。耶稣回到门徒会被恨恶(22节)的主题,举几个例子说明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是什么意思。

6:28 关于祝福那些咒诅你们的人,见林前4:12。关于为恶待你的人祷告的例子,参路23:34;徒7:59-60。坚信上帝在生活各方面的眷顾和祂主权的带领,才能为诅咒你的人祝福。

6:29 打你这边的脸,这是侮辱的耳光(参太5:39注)。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这个命令本意不是要应用在所有的情况中(路6:30),却生动地说明了该怎样爱自己的仇敌。在这段经文中,耶稣所针对的是个人行为,不应误以为耶稣禁止政府动用军队或警力。两个例子(连同夺你的外衣)的重点是:尽管信徒常常会遭遇不公平的对待,但他们还是要与世人有所区别,勇于面对;也就是说,要宽宏大量,满有怜悯,而不是以恶报恶。

6:30 凡求你的,就给他,耶稣再一次强调,即使别人夺你的东西(参太5:42注),信徒也要 “宽以待人”。耶稣的门徒要按照比世界更高的道德准则来生活。

6:31 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仇敌,这都是要持守的 “金科玉律”,见太7:12注。

6:32-33 在32-35节,耶稣就31节提出的金科玉律举了三个例子。互惠互助是不够的,因为就是罪人也互惠互助(参14:12-14)。开头两个例子(你们若单爱你们若善待)与6:27的头两个命令(“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互相呼应。

6:35 爱仇敌,见太5:44-45注;路23:34注。遵行6:35a的命令,最终会得到赏赐(参23节)。你们也必作……儿子,意思不是 “你们必然成为儿子”,而是说当你们效法上帝,连恶人也关爱也怜悯,那么就“表明你们是上帝的儿子”了。称上帝为至高者,参1:32注。

6:37-42 不要论断人。这个段落以两个消极的命令(37a、37b节)和两个积极的命令(37c、38a节)来开始。

6:37-42 不要论断人。基于爱仇敌的原则,耶稣呼吁人们宽恕而不是定罪他人。这些比喻对当时的犹太领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第39-42节)。

6:37-38 不要论断人……不要定人的罪,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停止论断人……停止定人的罪”。耶稣不是禁止人合理地运用判断力、教会纪律或法庭诉讼,而是劝诫听众不要一味地批评他人,挑剔他人的错失(见太7:1-5注)。论断……定罪都是由上帝来做的。饶恕,强调这些命令是要一直遵行的,不仅要停止论断与定罪,还要更进一步积极寻求他人的益处。这样做的结果是上帝必有给他的,上帝必用十足的升斗(充充足足,一点也不少),连(对要谷粒下沉,把容器装得更满)带(要填满容器的所有缝隙)、上尖下流地(以致容器的顶部堆满谷粒)(《中文标准译本》:满满当当地)赏赐那样的人。你们怀里是指男子宽大外衣臂部的折边,刚好可以缝制成装东西的 “兜子”。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换句话说,上帝以丰盛的福气报答有这样态度的人,参太7:2;可4:24。

6:37-38 如同上一节(第27-36节),人际关系应该以上帝在祂子民当中的恩典行动为楷模。这个例子取自市场上的谷物称量。上帝丰富地提供了“十足的升斗”,在容器里“连摇带按”,为更多谷物创造空间,直到“满出来”(《和》作:“上尖下流”)。这生动地说明了上帝将赐予那些对他人慷慨的人丰富的祝福。6:37 不要论断。这不是呼吁人们放弃是非观念,不去判断对错(参见第43-45节),也不是拒绝鼓励彼此在神的神圣旨意下行事为人的需要(17:3)。然而,它是对那些虚伪和自以为是地谴责他人的人的警告(参见18:9-14)。(BTSB)

One thought on “第16日 路加福音六12~38(1.1.16)

  1. 第16日 路加福音六12~38
    耶稣拣选十二使徒,平地宝训

    1.我们从哪里看出耶稣在挑选门徒时是很慎重的?
    耶稣在山上整夜祷告神之后再挑选门徒。

    2.在这经文里你学到什么原则能在你团契选举职员时应用呢?
    祷告交托神,之后再做事。

    3.试述耶稣的名声与能力。
    耶稣的名声:有许多门徒、许多百姓,从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并推罗、西顿的海边来,都要听他们讲道,又指望医治他们的病。
    耶稣的能力:医病,赶鬼,身上发出能力以至于摸祂的人也能得医治。

    4.试述下列两种人现时的境况:(a)有福的人;(b)有祸的人。为何会这样?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境况有何不同?
    a有福的人(耶稣所描绘的蒙福的人生):
    现状–贫穷,饥饿,哀哭,为人子被恨恶、拒绝、辱骂、弃掉、以为是恶;
    将来–承受神的国,得饱足,喜笑,欢喜跳跃,在天上的大赏赐。
    b有祸的人(世界对于快乐的观念):
    现在–富足,饱足,喜笑,被人称赞(今世的实时享乐)。
    将来–受自己的安慰,饥饿,哀痛哭泣;

    5.试想门徒听了这些教训有何感想?
    感想:压力(耶稣说出了他们的现状)又大,又高兴(耶稣告诉了根式祂后将来的境况),更加坚定的要遵行耶稣的教导,以将来为目标,讨神的喜欢。

    6.当你哀哭的时候,你觉得有福吗?又当人都说你好的时候,你觉得有祸吗?
    当哀哭的时候,我觉得很苦;
    当人都说我好的时候,觉得有祸,不是好事;
    求神怜悯能真正思神所思。

    7.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命令呢?什么是这些行动的基本原则?
    特别的命令:爱仇敌,善待他们;
    这些行动的基本原则:慈悲,像父慈悲一样。

    8.信的人与不信的人有何显著的不同?试分辨他们的动机。
    显著的不同:能爱仇敌。
    信的人的动机:源于神的爱,为了荣耀神;
    不信的人的动机:源于本性的罪,错误的以自我为中心。

    9.这些命令与上帝的动机和作为有何关系?
    神的动机:荣耀祂的名;
    神的作为:拯救人,恢复人与祂的关系;
    关系:神来是呼召罪人、恩待忘恩的和作恶的,那么这些被神得着的新人理当听从神的命令。神的动机连带出神的命令和神作为。

    10.你今天怎样善待那些自私和忘恩的人?
    善待那些自私和忘恩的人:我只能不恨;愿神怜悯赐恩能有爱的能力。

    11.在37-38节,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行动怎样履行了以上的教训?
    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在神的原则里善待他人。

    12.按你今日所学的,你要怎样改变你目前的态度和日常生活呢?
    改变:竭力学习真道,按耶稣的教导行,善待身边的人。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