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罪恶。挪亚的后代。

研经题目
- 道德与物质世界有何关连?
- 那时的世界在哪几方面败坏了呢?这些显示出上帝是怎样的上帝呢?
- 那时的人(包括那些属上帝的)与现在的人有何异同?
- 你认为上帝是否「后悔」造了你呢?
- 在建造方舟的冗长过程中,有什么恐惧、怀疑、困难会困扰挪亚呢?
- 上帝若给你一些不寻常的、奇怪的、不讨人喜爱的命令,你会怎样反应呢?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6:1~8:22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献的吉尔伽美什史诗中,也有大洪水的故事,与《圣经》中的洪水记载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个名叫乌纳皮施汀的人建造了一艘方舟,装满动物,并在一场暴雨中存活下来。美索不达米亚文献的洪水故事,虽然看来为《圣经》所记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提供了一些支持和证实,但不能确定两者是否有关联。其他文献中也记载了这类故事,表明《圣经》和美索不达米亚文献确实都保存了对一桩重大事件的记忆。另外,《圣经》与美索不达米亚所记故事之间还有一些重大差异,尤其是导致上帝(或诸神)降下洪水的原因完全不同。
6:1-8 人类的罪恶。第5章非常详细地记载一系列的后裔之后,作者立即用这一小段经文说明上帝降下洪水惩罚全人类的原因。这段经文在结束时提到挪亚(在5:28-32首次出现)与众不同,他在上帝眼前蒙恩。
6:1-2 人……多起来,上帝在1:28首次提到生养众多这个主题,当时的叙述非常正面,并且这是成就上帝在地上的计划所必须的。然而这段经文显示,随着地上的人口增多,罪恶也增多。上帝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6:2)走到一起,使问题更加严重。这两类人的身份不详,学者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许多学者认为 “上帝的儿子们” 是指:(1) 堕落的天使(参伯1:6;但有人认为这与可12:25相矛盾,尽管马可指的是天上的使者;另见彼后2:4-5;犹5-6节);(2) 残暴的人类统治者或君王,即不敬虔的拉麦后裔,可能已被魔鬼掌控;(3) 塞特后裔中跟随上帝的男性,即敬虔的塞特后裔,但娶了不敬虔的该隐的女性后裔。虽然难以断定哪种观点正确,但根据经文的描述,这种关系明显是某种严重的性堕落:“上帝的儿子们” 看见并肆无忌惮地娶自己喜欢的任何女性(“人的女子”)。6:2 记载的顺序(“看见……美貌[好]……娶[取]”),与3:6中女人堕落的顺序(“见……好……摘下[取])相同。在这两件事上,上帝所创造的一些美好的事物反被人类利用来悖逆上帝和犯罪,并带来可悲的后果。唯独挪亚没有犯这罪(见彼前3:19注)。
6:2 神的儿子们。解释这句话有四个选项:(1) 他们是天使。在《旧约》其他地方,除了在何西阿书1:10有一个相关的表达之外,这个词都是指天使(见约伯记1:6,2:1,38:7和NIV小字注;参诗29:1,89:6)。马可福音12:25可能暗示天使不结婚,但马可福音12章指的是在天上履行职责的天使,而不是堕落状态的天使。参照彼后2:4-5,犹大书5-6,以及犹太教一些分支里,称这些天使为 “守望者”的传统)。2)他们是该隐的后裔。但鉴于第4章对他们的描述,他们竟然被称为 “神的儿子”,会令人感到吃惊。(3) 他们是塞特的后裔。(4) 他们是其他不知名的王。但为什么称他们为 “神的儿子 ”呢?有些注释家综合了两种或多种解释。(BTSB)
6:3 因为人的罪恶,上帝宣告他们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这个年数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人的寿数不会超过120岁;另一种是预见洪水将在120年内来到。后者比较简单,但前者似乎比较合理,因为洪水以后,人的寿数普遍如此,只有少数人超过了120岁(如:亚伯拉罕)。
6:3 我的灵:神的灵是肉身生命的源头(诗104:29-30)。若神收回祂的灵,受造物就会死亡(见1:4,2:7注)。住:基于亚甲文的一个同词根,这独特的希伯来词也可译为「庇护/保护」。按照这种译法,耶稣就是神的灵不会永远把生命赐给扰乱神的世界的人(见1:2注)。(环圣《圣经研读版》)
“我的灵”……指的是上帝赋予生命的力量,一切生物的生命都完全依赖这力量。它被称为“生命之气”(2:7)或“生命的灵”(6:17;7:15),“我的灵”这一短语在以西结书37:14中再次使用。“永远”,语境决定了这一译法,而不是雅各以词序为由主张的“再也不”(参看耶3:12)。 “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意味着赐生命的灵将被立即收回,所有的人都将死亡。翻译成“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意味着对人的生命加以设限,但没有具体说明年限。只有后来提到的120年才是具体的年限。诚之译自:Wenham, G. J. (1987). Genesis 1–15 (Vol. 1, pp. 141–142). Word, Incorporated.
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们里面,另译:我的灵不会无限期地支撑他们……这120年是指人的寿命短了,抑或指洪水来临前的宽限期……假如这是指寿命的年限,为什么以色列先祖的年龄规范不是120岁,可以活得更久呢?大概是因为以色列先祖是神拣选的,所以蒙厚待,有较长的时间获得那赐生命之神的灵。(John Walton, 创世记,卷上327、328页)
6:4 伟人(《和修》“巨人”),其意不详。在《旧约》中,该词只在民13:33再次出现,指生活在迦南的一个族群。如果这两处经文是指同一类人,那么以色列的探子(民13:33)可能就是因为将迦南人联想为古代有名的人而心生恐惧。虽然 “伟人” 的希伯来原文Nepilim意为 “堕落的人”,但《七十子译本》将其译作gigantes,即 “巨人”,这可能只是从民13:33推断出来的意思。 “伟人” 指英武……的人或勇士,因此可能给地上带来暴力(见6:13)。
6:5 本节简述人类罪大恶极,地上满了强暴。
6:6-7 耶和华就后悔……心中忧伤,译作 “后悔” 的希伯来动词(nakham),有时译为“感到遗憾”或“感到悲伤难过”。上帝看到起初甚好的创造(1:31),现在充满了罪恶(见以下经文注释:撒上15:11,15:29;拿3:10),所以祂对自己创造的万物感到难过。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要被除灭,意味着上帝的创造之工将经历一次逆转。罪所招致的洪水反映出这个逆转,因为干地被水淹没,后来又再次出现,就像1:9一样。从地上,关于洪水的范围,见6:17注。
6:6 就后悔。罪会使上帝改变主意吗?其他地方的答案是否定的(玛3:6;来6:17;雅1:17)。然而有些经文却暗示了相反的情况(撒上15:11[但见第29节];拿3:10)。上帝亲自与人类交往。虽然祂对人类的最终目的不会改变,但祂推进这一目的的手段可能会改变。(BTSB)
6:8 挪亚与众不同。除了挪亚以外,《旧约》只有摩西在耶和华眼前蒙恩(出33:17;可能还有亚伯拉罕,参18:3)。挪亚和摩西一样,蒙拯救脱离一场正在逼近的大毁灭。
6:9~9:29 挪亚的后代。这段经文的中心是挪亚和他的后代,主要记述带来大地更新的洪水,这次更新与1:1~2:3很相似。上帝洁净人类犯罪所带来的污秽,大地有一个全新的开始。然而,9:20-28记载的最后一个情节显示,人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人心仍然倾向犯罪。
6:9~9:19 挪亚和洪水。这个大段落详述挪亚和他的直系家人,如何蒙救脱离洪水之灾。整个过程呼应第1章,描述受造物被毁,最后大地露出水面被 “重新创造”。然而洪水过后,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回到起初的状态。人的本性没有改变。
6:9~8:22 挪亚与洪水。洪水的故事与古巴比伦的记载有许多相似之处。细节上的一致(例如,一个人和他的家人获救,一扇窗户,从方舟上放出去的鸟,在一个更大叙事中的顺序)使得巧合不太可能解释这种关系。巴比伦人有着关于大洪水的记忆,但在巴比伦的虚构故事中,其理由与神明的决定有关,即处理过多的人类噪音和过度的人口。相比之下,《圣经》中的叙事将洪水与上帝对罪,尤其是暴力的审判联系起来。在某些方面,洪水的故事类似于创世记的开篇,可以看作是全地从人类罪恶的污秽中被净化后的重新创造。6:9-22 公义的挪亚(第9节;7:1)明确地服从了上帝的详细吩咐(6:22)。他通过信心拯救了他的家人,并成为因信而得的义的后嗣(来11:7)。(BTSB)
6:9 挪亚的后代记在下面,与创2:4(见该节注)一样,这个开头引出新的内容。挪亚得到洪水快来的警告,因为他是个义人和完全人。完全的希伯来原文意指完美、没有明显的瑕疵,但不一定表示无罪。与上帝同行,见5:22-24注。后来,上帝要求亚伯拉罕和挪亚亚一样与他同行,并要作完全人(见17:1)。《旧约》极少用 “义” 和 “完全” 来形容人。
6:11-12 与挪亚不同,世界在上帝面前败坏。这两节经文印证了1-7节所描述的景象,但特别强调当时地上满了强暴。这里的 “败坏” 可能就是保罗所说的 “败坏的辖制”(罗8:21):由于人类败坏,并且上帝惩罚这种败坏,所有受造物就一同受苦。上帝原先委派人类代表祂照管全地,如今人类却以攻击性和邪恶的方式辖制众生,包括人和其他所有生物。古代近东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和阿特拉哈西斯史诗,也提到诸神用洪水惩罚人类。然而在那些故事中,招致人类灭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吵闹。《创世记》强调上帝毁灭祂所创造的人类,是因为他们作恶。
6:13-17 上帝详细指导挪亚如何建造方舟(14节),这艘方舟足以容纳挪亚一家人和很多种其他活物。
6:15 按照现代的度量,方舟长约140米、宽23米、高14米,排水量约43,000吨。方舟内部容积为39,644立方米,甲板总面积约8,891平方米。
6:17 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虽然上帝打算用洪水毁灭所有人,祂的话也非常强调毁灭的普遍性,但这不一定意味着洪水必须淹没全地。由于古人的地理概念比现代读者狭窄,因此这场洪水虽然在他们看来是淹没了全地,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事实上,《创世记》暗示在巴别塔事件之前(见11:1-9),人还没有遍满全地,因此许多解经家认为,当时只要有一场波及范围很大的洪水,就完全可以毁灭整个人类。此外,“全地”(7:3;参8:9 “遍地”)这个词也可能指称某个地区,如地中海东岸地区(参41:57,“各地的人” 都来向约瑟买粮)。也有解经家认为当时洪水确实淹没全地,因为 “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7:19),而且水势比山顶高 “十五肘”。但是,如果 “亚拉腊山”(8:4)就是今土耳其境内的亚拉腊山(海拔5,137米),那么至少要海平面以上5,137米的洪水才可淹没这座山。
6:18-22 上帝宣告要与挪亚立约(见9:9-11注,9:12-17注)。挪亚将每样两个活物带进方舟,包括飞鸟、动物和昆虫,这表明人类应当关爱其他所有活物。
第2日 创世记六(1.2.2)
人类的罪恶。挪亚的后代。
1.道德与物质世界有何关连?
现实里面是成反比的,人在罪中之乐,道德越败坏,自然界物质越贫瘠,人生命的食粮越贫瘠。
2.那时的世界在哪几方面败坏了呢?这些显示出上帝是怎样的上帝呢?
那时的世界在各方面败坏了,人远离了神,以至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带出‘满了强暴’的生活方式,使世界都在上帝面前败坏了;使神后悔造他们。
这些显示出上帝是有位格的上帝,祂后悔造人、心中忧伤;也是信实的神,必实现祂的应许,所以保留了‘在耶和华眼前蒙恩的挪亚’,命他造方舟。
3.那时的人(包括那些属上帝的)与现在的人有何异同?
注:在创6:3,“一百二十年”大概不是指人的寿命,而是神给人悔改缓刑的机会。
相同之处:都有神的形象、神的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指导他们的生活;都犯罪堕落,愿意行恶;都需要神的恩典。
不同之处:那时的人是直接听上帝的话;现在的人是透过上帝已经启示并笔之于书的必须、权威、清晰、足够的话语《圣经》指导我们生活的准则。
4.你认为上帝是否「后悔」造了你呢?
我认为:上帝「后悔」造了我,但拯救了我;因为耶稣爱我、我知道。
5.在建造方舟的冗长过程中,有什么恐惧、怀疑、困难会困扰挪亚呢?
在建造方舟的冗长过程中:他不一样生活方式、旱地长时间的建造和等待等恐惧、怀疑、困难会困扰挪亚。但是挪亚依然选择听从、顺从神,造方舟。
6.上帝若给你一些不寻常的、奇怪的、不讨人喜爱的命令,你会怎样反应呢?
我的反应:找《圣经》依据祈祷上帝的带领。基督徒在世上若是遵守上帝的旨意生活,肯定会让世人觉得奇怪,但是若持守到底,必然蒙福。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