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往以马忤斯的路上显现。

研经题目
- 当门徒在讨论这些事情时,一个「陌生人」突然闯进来。试想像他们的反应。
- 从他们对这位「陌生人」所讲的,你知道他们对耶稣的看法如何?
- 耶稣对那几天的事作何解释呢?
- 这里给你什么提示去读圣经呢?你知道先知指着耶稣写了什么吗?
- 试列举门徒认出耶稣的原因。
- 他们认出耶稣后有何反应?
- 你认识耶稣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 这段经文的转折点何在?试将门徒认出耶稣前后的表情和态度作一对比。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24:13-35 耶稣在往以马忤斯的路上显现。这是本书记载的耶稣复活后三次显现中的第一次,也是篇幅最长的一个故事。
24:13 正当那日,是七日的头目,即主日(见1节)。门徒中有两个人,一个不知道名字,另一个名叫革流巴(18节)。他们或许在耶路撒冷庆祝完逾越节后,就往……以马忤斯去。以马忤斯位于犹太,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即11公里,但具体位置不详。
24:14 第20-24节解释门徒所遇见的这一切事是什么事。
24:16 只是他们的眼睛迷糊了(参9:45,18:34),“迷糊” 在希腊原文中是被动语态;这与24:31中的 “明亮”(也是被动语态)前后呼应。经文没有说明作为者是谁,但有些学者认为,两处的被动语态反映犹太人一种常用的表达手法,暗指上帝的作为。参约20:14-15,21:4。
24:19-20 先知是对耶稣正确的称呼,但不是充分的描述(见7:16)。耶稣说话行事都有大能,可见于祂赶鬼,行神迹医治疾病,行神迹使大自然听从祂,以上帝的权柄赦免罪孽,并带着上帝的权柄教导人。祂在上帝和众百姓面前(24:19),与祭司长和我们的官府(20节)形成了鲜明对比。把祂解去,犹大把耶稣交到祭司长和官府的手中,而他们又转而把耶稣交到彼拉多的手中(23:1)。钉在十字架上,虽然把耶稣钉十字架的具体执行者是罗马兵丁,但路加把人的责任主要归到犹太人的宗教领袖身上。
21:21 我们素来所盼望,这观点与那些视耶稣为宗教领袖的民众形成了对比。
24:24 又有我们的几个人往坟墓那里去,在彼得去坟墓查看过之后,其他门徒肯定也去看过(参约20:2-10),同样发现坟墓空了。
24:25 无知的人哪,在希腊原文中,没有指明同行的这两个人都是男的,还是一男一女(也许是一对夫妻)。
24:26 基督这样……岂不是应当的吗?(《和修》“基督不是必须……吗?”)整本《旧约》都表明上帝如何先让祂拣选的领袖受苦,然后再使他们得荣耀。弥赛亚自己也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应验众先知的预言,祂也要在进入祂的荣耀之前先受苦(见9:22,参24:44)。这荣耀曾在9:32中预示,在祂复活时显明,然后在祂升天时更完全地彰显出来(22:69;徒2:33,7:55,22:6-11;腓2:8-11;来1:3)。
24:27 摩西和众先知指整本《旧约》,也概述为凡经上所记的。耶稣向他们解释说,整本《旧约》关于弥赛亚的明确预言,以及上帝在历史中的作为模式,都指向祂自己(见《圣经文集》中的《圣经概述》)。
24:30 其他关于耶稣在复活后显现时吃喝的经文,参41-43节:约21:9-15;徒10:41。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这些举动与最后的晚餐(路22:19)和使五千人吃饱的神迹(见9:16)中的情形,极其相似。
24:31 耶稣擘饼时,他们的眼睛明亮了,才认出祂就是为了救赎以色列民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位(见21节)。“明亮” 在希腊原文中是被动语态,参24:16注。耶稣不见了,参36节;约20:19、26。
24:32 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其实在两个门徒认出耶稣之前,耶稣已经向他们讲解圣经(参27节,徒17:2-3),给他们盼望,并使他们相信耶稣复活了。
24:34-35 十一个使徒告诉这两个门徒,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参可16:7;林前15:5)。之后,他俩就告诉使徒他们怎样遇见主,并且在主擘饼的时候……被他们认出。这表明他们已经明白这位复活的主,也是为他们倾倒生命的主。
第26日 路加福音廿四13~35(1.4.26)
耶稣在往以马忤斯的路上显现。
1、当门徒在讨论这些事情时,一个「陌生人」突然闯进来。试想像他们的反应。
愁上加愁,本来就愁容满面,现在还要解释。
2、从他们对这位「陌生人」所讲的,你知道他们对耶稣的看法如何?
无知(耶稣说的),困惑。
3、耶稣对那几天的事作何解释呢?
用整本《旧约》关于弥赛亚的明确预言,以及上帝在历史中的作为模式,都指向祂自己,来解释。
4、这里给你什么提示去读圣经呢?你知道先知指着耶稣写了什么吗?
提示:以经解经。
先知指着耶稣写了:关于弥赛亚的明确预言,以及上帝在历史中的作为模式,都指向耶稣。
5、试列举门徒认出耶稣的原因。
耶稣亲自的显现,话语的教导、安慰,与他们的接触;最主要的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
6、他们认出耶稣后有何反应?
反应:敬拜耶稣,大大地欢喜,回耶路撒冷,常在殿里称颂神。
7、你认识耶稣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神的话语《圣经》。
8、这段经文的转折点何在?试将门徒认出耶稣前后的表情和态度作一对比。
转折点:与最后的晚餐相同的举动。
前–脸上带着愁容;后–眼睛明亮了。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