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日 出埃及记十五22~十六35(1.6.21)

在玛拉缺水。缺粮:吗哪。

出埃及记

研经题目

  1. 假想你是这大群人中的一个,回忆过去几天所发生的事。面对目前的情景,你有何反应?
  2. (a) 百姓 与 (b) 摩西,在玛拉的态度各有何不同?上帝的答覆是怎样的?
  3. 上帝对百姓的应许附带什么条件?祂为何有权这样要求呢?
  4. 以色列人在汛的旷野遭遇什么困难?他们向谁发怨言?他们其实是在向谁发牢骚?
  5. 当你抱怨困难的处境时,你是在向谁抱怨呢?
  6. 上帝的供应附有什么训令?
  7. 比较对那些细则的服从与否所产生的不同果效。
  8. 你在哪方面经历过上帝的供应?而你有什么回应呢?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15:22~18:27 往西奈山的旅程。这段经文叙述以色列人从埃及到利非订的旅程,以及他们如何应对各种困难,何如缺水(15:22-27,17:1-7)和缺少食物(16:1-36)。此外这段经文还叙述了以色列人在利非订安营时面对的两个困境(见17:1):外有来自另一个国家的攻击(17:8),内有如何帮助子民根据上帝的律例做决定(18:1-27)。以色列人将从利非订出发,开始最后一次的短途行程,前往西奈的旷野(见19:2)。

15:22-17:7 上帝在旷野中的供应和指示。在战胜埃及人和战胜亚玛力人(17:8-16)之间,夹着三段关于以色列人的抱怨和耶和华的供应的记载(15:22-27,16:1-36,17:1-7)。耶和华以惊人的耐心、恩典和怜悯回应每一次危机;祂利用危机让以色列人更了解自己。(BTSB)

15:22-27 在玛拉缺水。以色列民在玛拉找不着水喝,他们的反应是发怨言,类似他们在红海边向摩西发怨言的情况(14:10-12)。他们还不相信,只要有上帝同在,他们所需要的保护和供应就已足够。这样的情况还会反覆出现在前往西奈的途中(见16:2-3,17:2-3),最终导致上帝不让这一代以色列民进入迦南(民14:1-4)。

15:22-24 数以百万计的以色列人带着大量的牲畜离开埃及(见12:37-38),所以无法找到可饮用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15:22-23)。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色列人刚刚经历了上帝带领他们过红海,现在却因为缺少水(24节)而向摩西发怨言。在埃及发生的神迹证实了摩西是上帝拣选来带领以色列人的,以色列人需要忠实地持守上帝给他们的启示(见25-26节)。

15:24-26 发怨言,尽管以色列百姓刚刚目睹上帝彰显了令人难忘的大能,但他们还是忘记了,而且没有信靠上帝。与不信的百姓相反,摩西呼求耶和华将百姓从危难中拯救出来。上帝指示他一棵树,上帝介入,使水变,回应了摩西的呼求。尽管有些人对苦水变甜提出了自然主义的解释,但这似乎更可能完全是上帝的直接作为(“上帝指示” 摩西做什么)。25a和26节显明了上帝在玛拉这件事上的用意: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试验他们。那律例是要透过试验来证明一个原则(典章):如果百姓留意听耶和华……的话,上帝就会做他们的医治者,慈爱地照管他们。

15:25-26 那律例呼吁以色列人留意上帝的一切吩咐(如:逾越节、除酵节和将头生的分别为圣),以及祂将来所有的进一步启示,这无疑要求百姓跟随摩西,而他们透过摩西会 “听耶和华……的话”。上帝称自己是医治你的,表明上帝已经宽厚地庇护以色列人,使他们免受发生在埃及人身上的灾祸。他们忠于上帝,就能继续享受随着与上帝立约而来的福气(见23:25;申7:15)。在下一代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以前,摩西给他们颁布的律例(见申7:12-15)也是以这里所颁布的律例为根据的。

15:27 以琳(参民33:9)或许是在加兰德河谷的一片绿洲,当地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这再次向以色列人表明,因为上帝在带领他们,所以他们不应该太快下结论,认为他们知道自身处境的意义,尤其当他们还无法看到上帝会如何为他们工作(如:分开红海)时。

16:1-36 缺粮:吗哪。从以琳出发后,以色列人因为缺乏食物而向摩西抱怨;上帝以提供充足的吗哪和鹌鹑来回应他们。随着吗哪而来的,是如何收取吗哪的指示,这种工作和休息的模式将构建以色列人的生活。上帝将在西奈山对此有更多的启示。

16:9 虽然以色列人是向摩西、亚伦发怨言,但是摩西清楚地表明,他们实际上是向上帝发怨言,并且上帝听到了怨言(见16:7注)。

16:3 在……耶和华的手下这一主题,描述了上帝如何拯救以色列人(见6:1,7:4-5,13:3)。当以色列人说希望早在上帝手下,而不是被上帝的手拯救,这表明他们还没有理解上帝为他们施行大能的意义;上帝大能的作为揭示了祂的本性,以及祂在实现对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应许。这件事又一次显示以色列人渴望得到他们在埃及所拥有的一切(见14:12),也预示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期间将会继续出现类似事件(见民20:3-5)。

16:4 上帝使粮食从天降下给以色列人,是要表明祂不仅满足他们身体的需要,而且他们的性命是靠祂来维持,他们的生活也受祂的话语管理: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摩西向下一代的以色列人阐明了这一点(申8:3)。耶稣喂饱五千人后不久,众人又要求祂行类似降吗哪的神迹,当祂说 “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约6:41、43-58),也阐明了同一个观点。

16:6 虽然上帝向法老宣告降下十灾的意义,是要叫埃及人知道 “我是耶和华”(见7:5注),但是上帝最初说,那些神迹是要叫以色列人知道 “我是耶和华”(见6:7,10:2)。以色列人向摩西发怨言,证明他们仍然需要知道是耶和华将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另见16:12),并且知行合一。

16:7 摩西反复强调,无论以色列人如何描述自己的处境(见2-3节),他们的怨言是向耶和华发的(第8节也两次提到这点),而且上帝也听见了这些怨言(另见8、9、12节)。从以色列人的反应可见,他们似乎未能从上帝彰显的大能中看见上帝的属性(见3节),所以摩西说他们将看到耶和华的荣耀(10节),这荣耀体现了上帝的同在(见24:16-17,40:34-35)。

16:15 这就是耶和华给你们吃的食物,见16:4注。在希伯来原文中,“吗哪” 这个名字似乎与 “这是什么呢” 有关,因为两者的发音相似。

16:18 多收的……少收的,保罗在林后8:15引用了这句话,鼓励哥林多基督徒慷慨地供应犹太地穷苦基督徒的需要,囤积上帝所赐的美物是没有意义的。

16:20 要知道以色列人是否遵守上帝的法度(4节),就看他们是否听摩西的话,因为摩西是上帝拣选来带领他们的。

16:22-30 收取吗哪六天、然后在第七天休息守圣安息日(23节),这个指示开始构建以色列人的常规工作和休息模式。上帝将会通过第四诫进一步向摩西显明这一模式(20:8-11,另见31:13-17)。这种模式体现了人对上帝供应的信靠,以色列人得到他们不劳而获的食物。后来,色列人定居在应许之地时,他们会更多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固定在安息日休息可视为上帝的怜悯。

16:24 在平日,百姓把吗哪存到第二天早晨时(20节),吗哪就会生虫变臭;但如果第二天是安息日,那么吗哪也不臭,也没有生虫子。这个对比说明了,吗哪的新鲜状况最终是由上帝的话语掌控的,以色列人的生活也应当如此(见28节)。

16:32-34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要保存一罐吗哪,并存放在耶和华面前(32-33节)。亚伦就照样做,把吗哪放在法柜前(34节),存留作见证。“法柜” (עֵדוּת [‘edút]= 英:Testimony)指刻上十诫、将会放在约柜里(见25:16)的两块法版(见31:18,34:28-29);那时约柜还没造好(见25:10-22,37:1-9)。

16:34 法柜(直译:见证),希伯来语经文在这里使用了eduth一词。后来用于帐幕的一个标签是mishkan ha’eduth(可译为“见证的帐幕”或“圣约律法的帐幕”;38:21;民1:50;10:11)。Eduth也用于“见证的柜”–指约柜(例如,出25:16,26:34;见民4:5的注释)。(FSB)

16:35 经文提到以色列人吃吗哪……直到进了……迦南的境界,表明这节经文应该是在以色列人结束旷野漂流之后写的(见书5:12)。

One thought on “第21日 出埃及记十五22~十六35(1.6.21)

  1. 第21日 出埃及记十五22~十六36
    在玛拉缺水。缺粮:吗哪。

    1、假想你是这大群人中的一个,回忆过去几天所发生的事。面对目前的情景,你有何反应?
    羞愧。一方面经历、享受神的大能恩典,一方面又不断抱怨神,没有真正认识神。

    2、(a) 百姓 与 (b) 摩西,在玛拉的态度各有何不同?上帝的答覆是怎样的?
    百姓的态度:向摩西发怨言;
    摩西的态度:呼求耶和华;
    上帝的答复:上帝指示他一棵树。上帝介入,使水变甜,回应了摩西的呼求。

    3、上帝对百姓的应许附带什么条件?祂为何有权这样要求呢?
    条件:如果百姓留意听耶和华的话,上帝就会做他们的医治者,慈爱地照管他们。
    为何:祂是上帝。

    4、以色列人在汛的旷野遭遇什么困难?他们向谁发怨言?他们其实是在向谁发牢骚?
    困难:没有吃的。
    他们向:摩西、亚伦发怨言。
    他们其实是向:上帝发牢骚。

    5、当你抱怨困难的处境时,你是在向谁抱怨呢?
    上帝。
    因为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中,没有神的许可什么都不可能发生,求神怜悯能学会凡事感恩。

    6、上帝的供应附有什么训令?
    要遵守上帝的法度。

    7、比较对那些细则的服从与否所产生的不同果效。
    服从的果效:医治,照管。
    不服从的果效:管教,难处。

    8、你在哪方面经历过上帝的供应?而你有什么回应呢?
    我在生命的各个方面都在经历上帝的供应。
    感谢赞美神,立志为神而活。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