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0 詩篇 49 (2.7.28)

Study 40 Psalm 49 (2.7.28)

研經題目:

這是一篇神所默示的默想,論富足的虛空,且是對一切的人說的。它是預先說出我們的主在路十二13~21裏面的教訓。

1. 一般人怎樣看待財富呢?參6、13、18節。然而事實上怎樣呢?財富不能作什麼呢(7~9節)?而富人的結局又怎樣呢(10~14、17~20節)?

2. 為什麼依靠神強似倚靠財富呢?參14、15節。詩人對於他自己和對我們的忠告是什麼呢?參5和16節。

注:

關於7節,請與出廿一30作一比較。在人類的相互關係上,有些情形是能用錢來贖命的;但是當神召回人的靈魂時,就不能這樣了。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49 這是一首智慧詩,它的主題也出現在《聖經》的智慧書中。本詩特別討論虔誠人常有的困惑,就是在他們遭遇苦難時,不忠信的人看來卻一帆風順。難道上帝不想通過恩待虔誠人來顯明祂的慈愛嗎?答案是:上帝會在忠信人和惡人死後區別對待他們,按照他們所做的賞賜或報應他們。本詩的論證非常簡單:首先提請所有人注意聆聽(1-4節);然後提醒誦唱詩的人,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結局,就是死亡(5-12節),最後強調忠信人與惡人的最終結局截然不同(13-20節)。第12節和20節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於譯為 “長久” 和 “醒悟” 的兩個詞(yalinyabin),二者的希伯來文發音幾乎相同,但醒悟讓一切變得不一樣,如下面注釋所示。因此,誦唱本詩的人必定繼續敬虔地生活,剛強壯膽,抵擋陷入絕望或與不忠信的人同流合污的試探。討論同一主題的詩歌還有37篇和73篇。

49:1-4 呼籲萬民注意。這個詩節指出,這個消息是向世上萬民說的,無論上流下流(《和修》“貴賤”)。在智慧書中,智慧通達指真正的屬靈洞見,有從上帝的角度察看生命的能力,這是擁有真信心之人的顯著特徵。詩歌將詳細闡釋一個比喻開一個謎語,即5-6節所述的迷惑。

49:5-12 共同的結局:我們都會死。在陳述困惑之後,詩人提醒會眾,所有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結局,就是死亡。5-6節清楚地說明困惑:虔誠人(本詩中的)面對患難的日子(5節),發現自己被奸惡隨我腳跟(5節,《和修》“追逼我的人的奸惡)包圍,就是那些倚仗財貨(6節)的人。在本詩中,很可能虔誠人和不忠信的人都是上帝的聖約子民;並不是所有百姓都能緊緊抓住聖約的福分。關於所有人終必死亡這一點,詩歌分兩個方面闡述:在7-9節,無人能夠賄賂死亡,或者是贖自己的弟兄(7節,原文直譯:贖別人),又或者是將自己生命(8節)的贖價給上帝(7節);在10-12節,各種各樣的人都會死,無論他是智慧人(持守上帝聖約的人)還是愚頑人(愚蠢地拒絕上帝聖約的人)。可見,富人必會死,他們的財貨並不能防止他們不死。

49:13-20 截然不同的結局:我們到上帝那裏去,不是去陰間。這裏提到兩種人:他們(不信的人,本為自己的愚昧,原文直譯:愚妄自信的人)和 “我”(忠信人,誦唱本詩的人);兩種人死的時候,上帝有不同的對待。不忠信的人如同羊群派定下陰間,但上帝必救贖忠信人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14-15節)。因為不敬虔的人下陰間,而虔誠人則不會,所以陰間是代表惡人要去的陰森滅亡之地,而不僅僅指墳墓(見6:5注)。真正明白這一點。能夠使人在見人發財(49:16)的時候不懼怕。這懼怕可能使忠信人對上帝的公義和良善感到絕望,或者放棄敬虔而與惡人同流合污,以便在利己的時候得到誇獎(18節)。

49:15 在《聖經》中,“靈魂” 經常指賦予身體活力的生命力量,或者稱為人的內在自我;簡單來說,就是 “自我” 的另一種說法。有些時候,內在自我也可以描述為身體死亡以後存留下來的東西,例如在這裏,我的靈魂平行,即在死後不會進入陰間的自我。在《聖經》的整體描述中,身體與靈魂的分離絕非出於自然,而是罪的結果(創3:19),這種分離將在復活的時候得著治癒,身體與靈魂將重新聯合(但12:2-3;參林後5:1-4)。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