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5 Psalm 56 & 57 (2.8.20)

研經題目:
這兩首詩有密切的關係,而且照其標題看來,應當參照撒上廿一10~廿二1的背景來閱讀。
1. 在這兩首詩中大衛:(a) 怎樣描述將他重重包圍的那些試煉,和(b) 怎樣表達他對於神的信心。
2. 大衛怎樣承認神為他所已經做的,和所能做的,並且說他要用什麼方式表示他的感激?你對這兩首詩中的一些話有多少親身的體驗呢?
注:
詩五十六8。比較太十30。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56篇 許多人認為這是一首個人哀歌,但也可能是(展望)感恩的詩歌,詩人描述苦難和禱告,並為上帝已經垂聽禱告、將採取行動(像祂從前所行的一樣)而感恩。按照哀歌的慣例,苦難來自那些想要傷害敬虔人的人。題注將本詩與撒上21:10-15記述的事件聯繫在一起(類似34篇)。
56:1-4 人踐踏我。詩人描述他的境遇,並決心作出正確的回應。經文重複出現欺壓和攻擊(1、2節),顯示出這種緊張的局勢,詩人的回應見於重複宣告依靠(3、4節)。這可以幫助誦唱本詩的人定意作出正確的回應:依靠上帝是他們克服懼怕的方法。
56:5-7 他們等候要害我的命。本詩繼續詳述仇敵的計謀。在《詩篇》中,仇敵通常不只是詩人個人的對頭,還是所有良善之人的對頭。在大衛的經歷中,這些仇敵可能是那些要置他於死地的非利士人(參7節 “眾民”;即外邦人)。
56:8-11 上帝幫助我。這幾節經文描繪出一幅人依靠上帝的圖畫:上帝記住祂忠信百姓的眼淚,祂不會漠視他們關切的事情。祂幫助那些信靠祂的人。10-11節重複第4節,只是稍作改動。敬虔的詩人預期他的仇敵都要轉身退後,因為上帝是可信賴的。
56:12-13 你救我的命脫離死亡。詩人表達他的確信,如果 “上帝是幫助他的”(9節),那麼事情就像是已經成就一樣:上帝已經救他的命脫離死亡。許……願和感謝祭屬於平安祭,用來頌讚上帝應允禱告(參54:6;利7:15-16)。
56:13 在生命光中行在上帝面前,很可能指在 “生命” 中,即在真正的忠信中,享受上帝的同在,參89:15(在上帝臉上的光裏行走)和賽2:5(在上帝的光明中行走)。
第57篇 這也是一首個人哀歌,創作背景是大衛經歷的另一件事,可能是撒上22:1,也可能是撒上24:3(142篇同樣源自這兩段經文之一)。與34、52、54、56、59、63和142篇一樣,本詩的寫作也是源於掃羅逼迫大衛。本詩分為兩段,每段詩歌都以副歌作為結束(5、11節),都提及上帝的 “慈愛和誠實”(3、10節,與出34:6呼應)。第一段是1-5節,主調是在危險中喜樂地信靠上帝;第二段是6-11節,重點在盼望得勝,因此也提及上帝為他洗雪冤屈。誦唱這首詩的忠信人,能夠親身體驗大衛在面臨重大危險時的確信,並藐視這些危險而去尋求上帝的尊榮。大衛寫作的另一首詩108:1-5引用了57:7-11。題注中的 “休要毀壞”(57-59、75篇)可能指某種曲調或詠歎的韻律,也可能受到申9:26和撒上26:9所用措辭的影響。
57:1-5 充滿信心地祈求憐憫。處境萬分危險(1節災害,原文直譯:毀滅的風暴;3節吞我;4節獅子和性如烈火的世人,原文直譯:狂暴的野獸),然而忠信人要求告至高的上帝,確信祂必傾聽,並為祂的兒女成全諸事(2節)。
57:1 求你憐憫,詩人明白無人能夠強迫上帝行動(參56:1,123:3),所以謙卑地祈求上帝彰顯恩慈,施行拯救。憐憫也可譯作 “憐恤”(4:1,30:10,51:1等)或 “可憐”(6:2等)。
57:2 至高的神(NIV 7:8),至高者是一個尊稱,最早是由亞伯拉罕時代“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說的(創14:18、19、20;參來7:1)。它強調神對全人類的主權(83:18,97:9;申32:8;撒上2:10;但4:17),以及神作為以色列保護者的角色(21:7,47:2,57:2,78:35)。這個稱號的變體形式出現在7:10、17節。為我成全諸事的,或譯“為我伸冤的”;《新譯本》為我成就祂旨意的。(見BTSB 7:8 注)
57:3 救,見3:2注。慈愛和誠實(另見57:10)暗指出34:6。
57:5 因為上帝已經是 “高” 或崇高的(參113:4,138:6),這個禱告就是願人承認上帝的偉大。願祂的榮耀高過全地,就是人要因上帝的光輝和崇高的地位而尊榮祂。
57:6-11 充滿信心地盼望得勝。這段詩歌提到危險(網羅和坑,6節),只是為了表達轉危為安而得的歡喜(他們……自己反掉在其中,6節)。詩人繼續激勵自己發出讚美,並盼望將上帝良善的見證,帶到以色列百姓以外的整個世界(萬民和列邦,9節;參創12:1-3;出19:5-6)。
57:8 我的靈(《和》注:原文作 “榮耀”)指全人,很可能是以人類最高貴的稟賦來代表整個人(參30:12;創49:6)。在這裏,詩人的 “榮耀” 對上帝的 “榮耀”(57:5、11)作出正確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