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4 Psalm 55 (2.8.19)

研經題目:
1. 在6、7節和22節分別提到應付困難的兩種方法,哪一種比較好呢?從哪幾節經文顯示詩人是向神求助,而不設法逃避他遭遇困難之環境呢?
2. 詩人的悲傷中最痛苦的成分是什麼?參12~14、21節,並比較撒下十五31;約十三21。不過,請注意大衛在15節之呼籲,與我們的主所說關於猶大的話(可十四21)二者之間的區別。
注:
1. 9~11節。暴虐,爭鬥。罪孽,惡作劇,邪惡,欺壓,詐騙,似乎像人一樣在城牆上並在城內街道上繞行。
2. 22節。「你的重擔」:譯作「重擔」的希伯來原文照字義即「他所賜給你的」的意思。這裏的意思似乎是:「要將神放在你身上的重擔帶回到神那裏去,並且卸給祂,祂會在其下扶持你。因為祂已經將它賜給你,要帶你到祂自己那裏去。」比較詩一〇七23~30。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55篇 與其他許多個人哀歌一樣,詩人祈求上帝幫助他脫離危險的仇敵,因他們仇恨忠信人。然而這裏出現一個不尋常的轉折:危險似乎來自一位密友(13-14、20-21節),這個同走生命道路的人竟然出賣他。有些人認為大衛不是本詩的作者,因為在他的生平記錄中,沒有這樣明確背叛的實例。但這種觀點忽略了一點:《詩篇》是詩歌,不是純粹的自傳。大衛寫作本詩,是供上帝的百姓在受到這種欺壓的時候誦唱。另外,大衛的確曾經遭受兒子押沙龍(撒下15:1-12,16:15-23)和謀士亞希多弗(撒下15:12,16:15-23)的背叛。
55:1-3 求你聽我的禱告。禱告是懇切的(懇求、哀歎不安),詩人面對的處境是仇敵的聲音和惡人的欺壓,即他們將罪孽加在我身上(彷彿在向我投擲石塊),因為他們逼迫我。按照《詩篇》的表達習慣,這些人不是純粹不喜歡這位詩人,他們是真正的敬虔人的仇敵,甚至會採取暴力手段毀滅虔誠人,踐踏人對上帝的信仰(3、9-11、21、23節)。
55:4-8 我陷在絕望之中。這個詩節更加詳細地描述詩人的懇切,甚是疼痛、死的驚惶、恐懼、戰兢和驚恐。如果他會飛(鴿子大概象徵無辜和靈巧),他就會在曠野(遠離城裏的狂風暴雨)尋找安息之所。
55:9-11 求你毀滅那些帶來混亂的人。在這種情況下,詩人祈求解救,這通常意味著挫敗仇敵的惡謀。有憐憫之心的人,絕不會對這些無辜人所受的苦難(強暴、爭競、罪孽和奸惡、邪惡[原文直譯:毀滅]、欺壓和詭詐)無動於衷。在這類詩歌中,詩人會樂意看到仇敵悔改,棄惡從善;然而在這裏,他似乎沒有這個願望(參19節)。關於這類禱告的更多討論,見5:10注,35:4-8注。
55:9 變亂他們的舌頭,“變亂”(希伯來原文palag)可能會讓人想起法勒的名字,“因為那時[他出生的時候]人就分地居住”(創10:25);可能還會讓人想到巴別塔事件(創11:1-9),在那裏,上帝變亂了圖謀不軌的人類的語言。因此,這裏的禱告是要攔阻仇敵一起行惡,狼狽為奸。
55:12-15 我被自己的朋友出賣!詩人的痛苦進一步加劇:這個一心想要傷害敬虔詩人的人,不是一個不知名的仇敵或恨我的人,而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己的朋友,參41:9。
55:15 願死亡,見55:9-11注。陰間,見6:5注。
55:16-19 我呼求上帝並相信祂必聽我。這個詩節與1-3節相似,不同的只是,詩人在禱告時用了第三人稱(他,17節)而非第二人稱(“你”,1節)來指稱上帝。詩人同時表達了絕望(17節)和確信(18-19節)。
55:18 救贖,見25:22注。
55:20-21 出賣我的朋友。這個詩節繼續描述痛苦的背叛。這不僅僅是一個讓人失望的朋友;他圖謀要毀滅那些信任他的人,同時又隱藏他邪惡的意圖。約,他曾經用莊嚴的結盟來確立他的友誼,見撒上18:3。
55:22-23 把你的重擔卸給上帝。詩人向每個參與敬拜的人說話(22節 “你”),然後向上帝說話(23節 “上帝啊”)。忠信人可以把重擔卸給耶和華,原因是上帝必使審判臨到惡人。這類詩篇都沒有說上帝何時使惡人下入滅亡的坑,忠信人要等候上帝自己合適的時機。
55:22 把你的重擔卸給,希臘文《七十子譯本》將這句話譯為 “卸下你的焦慮”,彼前5:7勸勉基督徒,在面對迫害時要有類似的信心。動搖,見10:6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