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47 Psalm 60 (2.8.22)

研經題目: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請參其標題及撒下八13,14。當時的情況不十分清楚。似乎當大衛正與敘利亞(亞蘭)作戰之際,以東人從南方侵入猶大,造成極其危殆的情勢。這首詩是當大衛聽見這消息時寫的。
1. 請注意大衛禱告的內容。他起初怎樣說(1~5節),其次怎樣說(6~8節),最後又怎樣說呢(9~12節)?
2. 我們從大衛:(a) 應付壞消息,和(b) 向神求助的方法和榜樣可以學到什麼呢?
注:
1. 6節。示劍是在約旦河的西邊,疏割是在約旦河的東邊,因此是代表整個的國土。
2. 8節。「向以東」:摩押和以東跟以色列比較起來,它們在神的家中取得的是奴僕的地位。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60篇 這是一首全體百姓的哀歌,以色列在這片土地上的存亡正受到外邦鄰國的威脅。題注指出,本詩是為 “叫人學習”,可能指本詩是用來教導百姓在軍隊必須爭戰時如何禱告。本詩的背景是在以色列地,那是上帝為祂百姓安排的安居之地,要成為世人得福的源頭(至少,在以色列比較平順的日子裏,通過使其他國家的人成為以色列的臣民,確是如此)。與古代的以色列不同,今天的基督徒並不局限於某一個神權國家,他們認識到上帝是透過忠心信徒的見證,來贏取外邦人(參太28:18-20),然而他們仍然可以誦唱本詩,祈求上帝賜福為達成此使命所作的努力。題注似乎將本詩與撒下8:1-14記述的事件聯繫在一起;然而,撒下8:13記載被殺的以東人數目是一萬八千,而非這裏的 “一萬二千”。如果是指同一件事,那麼數字上的差異可能是由於計算傷亡的方法不同所致(如:一萬二千可能是初期報告中的數字,而一萬八千則是後來核實的數字)。戰役以大衛大獲全勝告終,並使幾個外邦王國臣服在大衛的統治之下。本詩的氣氛哀傷,因此可能是百姓在戰役結束之前的禱告。60:5-12在108:6-13再次出現。
60:1-5 上帝啊,你丟棄了我們。詩歌開宗明義:百姓覺得自己似乎被上帝丟棄了,上帝似乎不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百姓看待。在本詩中,我們指上帝百姓的整體,他們視自己為上帝的寶貝,是上帝為成就自己心意而呼召的(3節 “你的民”;4節 “可以為真理揚起來”,《和修》“可以躲避弓箭”;5節 “你所親愛的人”)。這是百姓的申訴如此感人的原因,也是他們充滿信心地祈求恢復和修補關係的原因。他們祈求的具體拯救(5節),就是在軍事行動中得勝,好叫以色列能夠履行它在世上蒙召的使命。
60:6-8 上帝已經說:“這些土地是我的!”這幾節經文似乎在回憶一個神諭(上帝已經……說),說明上帝對以色列在世界中所處位置的計劃。6-7節提到的地點有示劍、疏割谷、基列、瑪拿西、以法蓮和猶大,這些都是上帝應許賜給以色列的土地。第8節提到的地點(摩押、以東、非利士)與以色列接壤,也是屬於上帝的(參出19:5)。以色列的存在,是為要給外邦人帶來祝福。在大衛時期,這些國家蒙福的方式,通常是歸入以色列的統治之下(參第2篇注)。這樣,軍事行動被放在以色列所負使命的背景中來理解;因此,單純的擴張領土,並不是以色列蒙召的目的。
60:9-12 求你幫助我們,因為人的拯救是徒然的!在題注所述的軍事行動中,進軍以東是其巔峰。如果是做上帝的工作,以色列的軍隊就必須尋求上帝的幫助。單單依靠人的能力不僅毫無果效(人的幫助是枉然的),還意味著他們拒絕上帝的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