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52 詩篇 68:1~18 (2.8.27)

Study 52 Psalm 68:1~18 (2.8.27)

研經題目:

這首詩描述神向前進,經過歷史,直至祂最後的勝利。在17、24、35節裏面,三次論及聖所,就暗示這首詩像詩廿四篇一樣,是為慶祝將約櫃運回耶路撒冷而寫的。參撒下六15、17、18節。

1. 神的顯現,對於:(a) 祂的仇敵(1、2節),(b) 義人(3、4節),和(c) 那些困苦的人(5、6節),各有什麼影響呢?

2. 在7~18節所作的歷史的回顧中,顯示了神哪些方面的性格呢?

注:

1. 7節。比較士五4、5節。

2. 13下、14節。意義不明確。13節下可能是提到一件戰利品:參12節,並比較士五30。或者它可能是形容神之顯現的一種象徵——像基路伯的金色翅膀(參出廿五20~22)。14節可能是列王和他們的軍隊逃走的一幅圖畫,像雪花被狂風吹散一樣。 3. 17、18節。神與祂的天軍進入錫安。比較弗四8;詩廿四7~10。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68 在這首讚美詩中,上帝的百姓頌讚祂對以色列從不間斷的眷顧和保護,記念上帝如何帶領他們經過曠野,到達迦南為業之地,天天背負他們的重擔(19節)。然而,頌讚並不止於以色列:詩人認識到,擊敗 “好爭戰的” 列邦,是為了使所有外邦人都來敬拜真神。大衛寫作本詩可能是為了記念約櫃移入會幕(撒下6:12-15):68:1與民10:35(摩西在約櫃前行時所說的話)相呼應;68:16提到上帝居住的山:68:24-25描述上帝的行進;而68:17、35說到聖所。無論如何,本詩的總主題是上帝的居所在錫安,祂看顧祂的百姓。

補充

本詩主題:神聖的戰士雅威,前來解救祂在錫安的百姓。本詩有點像是歌劇腳本;或一首共十二部分的Cantata(清唱劇)。Kirkpatrick:「這篇莊嚴宏偉的詩篇,主題是神堅定地朝向得勝前進。它追溯神的國度在過往的建立,並前瞻所有反對勢力在未來的挫敗,直到世上萬國承認以色列的神也是他們的主,並且敬拜祂。」

開篇的禱告令人想起摩西在曠野的禱告(民10:35)。那時,神的約櫃(出25章)走在百姓前頭。約櫃是神同在與保護的象徵,也象徵神聖戰士的寶座。詩中的感恩包括了救贖歷史中的幾個關鍵時刻:(1) 出埃及,漂流曠野,西奈山事件、定居(7-10節);(2) 征服迦南(11-14節); (3) 在耶路撒冷建立神權政體(15-18節)。詩人讚美神為百姓伸冤(19-20節),在戰場上得勝(21-23節),並凱旋回到聖殿(24-27節);如今信徒群體期盼祂再次行動,使列國歸服(28-35)。

68:1-3 因上帝興起而快樂。第1節採用民10:35(“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的用詞,回顧約櫃在曠野中的行進;從本詩的視角來看,約櫃是向著目的地錫安前行。約櫃被安置在錫安,意即現在上帝在祂的百姓中間,與他們同住(參詩168:17,“好像在西奈聖山一樣”;約櫃好像可以移動的西奈山,上帝在其中與祂的百姓同在)。這帶來一個美妙的應許,就是惡人(那些拒絕上帝聖約的人)見上帝之面而消滅,而義人(那些接受聖約的人)則高興快樂,因為上帝按著祂的心意扭轉世人犯罪的惡果。

68:4-6 勸勉百姓向上帝歌唱。忠信人當向上帝唱詩,因為上帝已經顯明祂的恩慈,特別是對無助的人(孤兒寡婦,參146:9;申10:18;雅1:27:孤獨的被囚的)。然而,祂要把悖逆的(即抗拒上帝恩約的人)流放到乾燥之地,他們不得住在上帝的百姓中間。

68:7-10 上帝從西奈山起行。在這段詩歌中,詩人回想上帝帶領祂的百姓在曠野行走(7節)的道路,從西奈山到祂的產業(即迦南地,現在的以色列地),上帝的會眾(原文直譯:羊群,即上帝的百姓)住在其中。上帝不僅賜給以色列民居住之地,還使那地出產豐富:上帝啊你降下大雨。第8節與士5:4-5相呼應,那裏同樣描述上帝與祂的百姓一起向迦南地前行。

68:11-14 戰勝外邦君王。這個詩節描述全能者為祂的百姓趕散外邦列王時所發生的事。即使以色列的勇士不是全都盡忠爭戰(13節,一些人甚至安臥在羊圈,並未出去奮力殺敵;參士5:16),上帝仍然賜給他們巨大的勝利——從而使在家等候的婦女分受所奪的傳好信息的婦女,大概類似出15:20-21和撒上18:6-7所記述的婦女,她們逐個村莊去宣告以色列軍隊獲勝的大好消息。好像鴿子的翅膀鍍白銀,翎毛鍍黃金一般,這個比喻充滿想像,描繪了一幅在上帝的看顧之下得享財富和美好的景象。

68:14 撒們,士9:48提到一座同名的山,但不能確定是否與這裏的是同一座。由於經文提到雪,因此很可能就是那座山。

68:15-18 上帝居住的山。約櫃的目的地是上帝的山(錫安山)上面的 “聖所”。前段詩歌在結束時提到一座山,這一段則將上帝的山與較大的巴珊山(在北面)作比較。請注意上帝如何居住在他的約櫃所在之地,上帝特別藉著他的約櫃臨在某處(參書3:10-11)。好像在西奈聖山一樣(原文直譯:西奈山現在在聖所之內),約櫃是可以移動的西奈山,上帝在其中與祂的百姓同在。

68:18 弗4:8-11使用這節經文,描述被高舉的基督(祂在降卑成為肉身之後,又升上高天)如何將不同的恩賜分給祂的百姓,即把不同的服事恩賜分配給教會中的每個肢體。保羅將這節經文應用在基督身上,表明他看耶穌是神。弗4:8引用的語句與希臘文《七十子譯本》(依據《希伯來聖經》的理解)不太相符。保羅說,祂 “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而非在……人間受了供獻。然而,差異只是表面上的,因為動詞 “受”(希伯來原文laqakh)可表示 “接受以便給予” 或 “去拿”(如創18:4-5,那裏作 “拿來”)。另外,在打勝仗之後,戰利品會分給首領的手下。因此,本詩的焦點是征服者從戰敗者手中取得戰利品,而保羅轉述本詩的真理時,則著眼於征服者如何將戰利品分給手下。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