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的呼吁。

研经题目
- 在你的意料中,本书最后一章是怎样的?
- 在何西阿呼召以色列人的悔改中,有什么特点?
- 为何悔改要包括一些如第3节所描述的明显行动?
- 悔改的因果关系是怎样的?为何人们迟迟不肯悔改归向上帝呢?你呢?
- 试扼要复述何西阿与歌篾的生活怎样反映上帝与以色列人的关系。那些孩子的名字(和其新名字)怎样总括了整卷书的内容?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14:1-9 结尾的呼吁。本书的结尾是一连串感人的呼吁,劝说任性的北国回转归向上帝,从而得到医治并重申圣约。
14:2-3 用言语,表示事先知道要说什么。何西阿写下了一些悔改和认信的话,教导百姓怎样向上帝祷告(2b-3节)。这些经文充满圣约用语,表达出上帝的恩典和百姓感恩的回应:求你除净罪孽呼应出34:7(“赦免”,参诗32:5),而把嘴唇的祭代替牛犊献上,大概是描述平安祭(参出24:5;民7:88),献祭的人心怀感恩,在上帝面前享用食物。只要以色列归向耶和华,他们就能得到这一切。另外(14:3),他们不再依靠外邦的首领(如亚述)或军事力量(马),也不再祭拜人手所造的偶像(参13:3-4)。
14:4 在呼吁百姓悔改之后,紧随的往往是令人惊奇的应许,为要吸引以色列回转归向上帝。上帝必医治他们背道的病,5:13-14已经表明了这一点,先知时常将罪描述为疾病,将更新描述为医治。甘心爱他们,上帝并非不再爱以色列,只是祂现在对他们的爱不用顾及将要面临的审判。
14:5 我必……如甘露,“甘露”是以色列的重要水源,对后文所述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如百合花,“百合花”的希伯来文可指好几种类似百合的花,都非常美丽。《圣经》中常常颂赞黎巴嫩的树木(尤其是香柏木),称它是最高贵、佳美的树种(如诗104:16)。
14:6 他的枝条必延长,这个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国度扩张的情景,就像大树生长一样:以色列最初的蒙召,就是要把她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世界。荣华如橄榄树,“橄榄树”被视为力量和兴旺的象征(参诗52:8)。香气如黎巴嫩的香柏树,指香柏树的香味。
14:7 发旺如五谷……如葡萄树……如……酒,以色列再次成为上好的葡萄树,这是她受造的本来目的(参10:1)。这里所描绘的景色宛若伊甸园,用以色列重新发旺成为茂盛的花园来描绘圣约的更新(参2:14-23)。
14:8 我如青翠的松树,因为《旧约》其他经文从来没有把上帝比作树,所以有人认为,这些话是以色列说的。然而在5:12,何西阿曾经同样大胆地将上帝比作“蛀虫”和“朽烂”,因此上述看法并无必要。“青翠”的树木任何时候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14:9 何西阿对全书进行了恰当的总结。上帝已经完成辩护,祂惩罚以色列忘恩和背约是公义的。然而,本书最后仍对那些能够明白(4:14 “无知的民”中的“知”,和这里的“明白”是同一个词)的智慧人发出呼吁。本节多次用经常出现在《诗篇》和《箴言》中的词汇,如“智慧”、“明白”、通达(原文直译:眼光敏锐的)、耶和华的道,以及义人与罪人的对比。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向以法莲全体百姓说的,但14:9所用的这些词汇却关注以色列人个体在道德上的回应。在这样黯淡的背景下,这些积极的话语指向的是那些真正抓住圣约恩典的人。即使整个民族遭遇可怕的灾祸,这些话仍能引导他们个人的生命道路。
第19日 何西阿书十四(1.8.19)
结尾的呼吁。
1、在你的意料中,本书最后一章是怎样的?
先知劝以色列民悔改,并应许悔改后神的祝福。
2、在何西阿呼召以色列人的悔改中,有什么特点?
教导民众当如何悔改归向神的行动,也传达神应许对悔改后的民众的祝福和荣耀。
3、为何悔改要包括一些如第3节所描述的明显行动?
没有信心的行为是死的。
4、悔改的因果关系是怎样的?为何人们迟迟不肯悔改归向上帝呢?你呢?
悔改的因果关系:因为悔改,得着神的祝福。
迟迟不肯悔改归向上帝的原因:悖逆顽梗的心,想要享受罪中之乐。
5、试扼要复述何西阿与歌篾的生活怎样反映上帝与以色列人的关系。那些孩子的名字(和其新名字)怎样总括了整卷书的内容?
何西阿娶淫妇为妻,后又再去赎回她,反应上帝不断的召回、怜悯背道的以色列民。
那些孩子的名字就是以色列民生活的写照。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