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3 尼希米記 3 (3.6.28)

Study 3 Nehemiah 3 (3.6.28)

研經題目:

1. 試把本章忙碌的景象與二13,14那幅城牆城門被拆被焚、一片荒涼的寫照作一對比。這種轉變從何而來?(如果可能的話,試審視一下這時城的平面圖。)

2. 注意城中各階層人士都怎樣參加了重建工作,每人都指派在特定的地點並負起特定的職責。我們在本章對:(a) 健全的組織,和 (b) 願意全面合作的價值可以學習到什麼?

注:

1. 5節。這個「主」(Lord)大概應作「主管」(lord)解,是指尼希米。關於「肩」(中譯小字「頸項」)一詞的隱喻請參閱耶廿七12。

2. 世紀版聖經(The Century Bible)把本章分段如下:1~5節是北面和西北面的牆垣;6~12節是西面的牆垣;13~14節是南面的牆垣和城門(複數);15~27節是東面的牆垣和城門(複數);28~32節是東北面的牆垣。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1~7:4 克服困難建好城牆。這段經文記載猶大全體百姓努力修建城牆,儘管有一些人試圖阻止他們。考古學家在發掘耶路撒冷的俄斐勒山時,發現了尼希米城牆的遺跡。這座城牆顯然包含了以前修建的城牆。城牆造得並不堅固,也反映出當時耶路撒冷城的規模變小了(見680-681頁插圖)。

3:1-32 百姓分工修建城牆作者逐段描述修建工作,並列出修建者的名字。這段敍述的重點是:全體百姓都積極回應尼希米的號召,並相信上帝會讓他們成功。對工作過程的描述,顯示出百姓齊心協力、眾志成城。

3:1-32 修建城牆的人。這是一份冗長的名單,列出了修建城牆的人和他們所分配的部分。這可能是尼希米在計劃這項工程時擬定的名單。它繞著城牆逆時針移動,一段一段,從羊門開始,到羊門結束。這是瞭解後世耶路撒冷地形的重要指南。在大祭司和他同工的帶領下,百姓的合一表明,這一章不單單是對早已逝去的建造者的記載,更是對那些建造城牆的人的記載,他們建造城牆的目的是為了超越他們自己的時代,記念上帝過去的信實,祂現在的幫助,以及祂未來祝福的保證。這段記述的重點是表明,全體百姓響應尼希米的挑戰,相信上帝會賜給他們成功。被列為建造者家園的城鎮可能代表猶大省的行政中心。這段記載表明,大部分的重建工作都集中在城門周圍,因為敵人的攻擊總是集中在那裏。(BTSB)

3:1-2 大祭司以利亞實是所羅巴伯時期的祭司耶書亞亞的孫子(見12:10;拉5:2)。和他的弟兄,這項工作被分配給猶太人的各個團體,團體的分類主要是按照家族,有時也按照他們居住的地方。修建工作是從城邑北邊的羊門開始和結束(3:32;見682頁地圖)。這門位於聖殿附近,可能是因為用來獻祭的羊從這門通過而得名(另見約5:2)。這也可能是祭司在這裏工作,並且他們要將這門分別為聖的原因。城牆修建工作是沿逆時針方向進行。哈米亞樓,見2:7-8注。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尼希米修建城牆的路線。關於這裏提到的各個建築物,也鮮為人知。

3:3 魚門可能是在耶路撒冷的西北角。

3:4 修造,這項工程有時是“建造”,有時是“修造”,表明各段城牆的破損程度不同。

3:5 提哥亞人……他們的貴胄,在耶路撒冷南面不遠處有提哥亞人的領袖,他們可能憎惡尼希米的領導。譯作他們主(原文直譯:他們的主)的希伯來原文為複數形式,但複數形式經常用來表達對主人的敬意。關於這種用法用在上帝身上,見8:10,10:29,參申10:17(“萬主之王”)和詩8:1,135:5,136:3;關於這種用法用在人身上,見創42:33和士3:25。這裏“他們的主”大概指上帝,但也可能指尼希米,以表達人通過順服尼希米來事奉上帝的觀念。

3:7 米斯巴是耶路撒冷被毀後的一個重要行政中心(耶41:1)。顯然,河西的撒瑪利亞省長經常在那裏召開會議。

3:8 銀匠……作香的,猶太群體中有許多工人組織起行會。寬牆圍起西部城區的一部分(西部城區有些地方已完成考古發掘)。

3:9 管理耶路撒冷一半,類似的表述(“一半”、“那一半”)在12-18節出現了六次,指一個行政管理系統,將全省大致分為六個部分。

3:13 谷門……糞廠門,見2:13-15注;見682頁地圖。一千肘,大約457米。

3:15 泉門,見2:13-15注。大衛城,是耶路撒冷城的一部分,是大衛原先居住的地方,延伸到現在的聖殿山以南。

3:16 耶路撒冷城東邊、在被擄前建造的城牆遭到嚴重的破壞,所以尼希米不得不建造新的城牆,而不只是修補舊牆。現在,作者描述這些新城牆與耶路撒冷城多個建築物之間的位置關係,但大部分建築物的具體位置已無法確定。這段城牆在及淪溪山坡上的位置比舊城牆高。其次(《和修》“接續他修造的”),這是本段經文描述下一組修造人員的常用表達方式。押卜的兒子尼希米,這當然是另一位尼希米。管理……一半,見3:9注。

13:23 對著自己的房屋(《和修》“在自己房屋的對面”),這是決定每段城牆由誰修建的一個因素(另見28-29節)。

3:26 尼提寧(《和修》“殿役”),見拉2:43-54注。俄斐勒,是整個東南部山丘的名稱。水門,在舊城牆中,這門大概對著基訓泉,就是城牆外面的主要水源。

13:29 在這裏,東門可能是指進入聖殿的門,而不是城牆中的一扇門。

3:32羊門,見3:1-2注。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