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07 Psalms 132 (3.9.19)

研經題目:
這是另一篇詩描述王進入聖殿登基時跟著進去的行列。他帶著約櫃與他一同進去,約櫃是上帝同在的象徵,正如大衛第一次在這種場合所做的一樣。
1. 關於上帝在祂百姓中間與他們同在,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教訓呢?比較撒下七1~17。
2. 怎會有不能享受這種福氣和應許的事發生?看看有些王怎樣偏離了正路(王上十一1~6,十五1~5;王下十三1~6)
注:
6節。「以法他」是大衛的故鄉,伯利恆古時的名稱(參《新聖經字典》第383頁),而「耶爾田間」(the fields of jaar)就是指基列耶琳(撒上十七1以下各節,代上十三5以下各節。譯者按:中文聖經均作「基列耶琳」),是大衛未舁約櫃至耶路撒冷以前約櫃停放的地方。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132篇 這首君王詩的主題是,上帝與大衛家立約(撒下7:4-16),要建立大衛王朝,是為了百姓,並且最終是為了世界的好處。本詩的大部分篇幅表達對這個應許的信心,並祈求上帝成就祂的心意(132:1、8-9)。作為上行之詩,本詩回想大衛王朝如何保障國土,特別是保障耶路撒冷的穩定(參大衛寫的122篇)。在詩集編纂期間,本詩得以收錄,表明編者相信上帝會在適當的時候復興大衛家(132:11-12)。
132:1-5 記念大衛在約櫃上的服事。本詩開篇就祈求上帝記念(見25:6-7注)大衛為預備聖殿,就是雅各的大能者的居所(參撒下7:2;代上22:1-18)所做的一切。也許,大衛的苦難還包含為維護他的統治而受的其他磨難。禱告表明,詩人認為這些犧牲和勞苦不應該白費。
132:6-7 我們要去那裏敬拜。朝聖者來自猶大的各村莊,以法他地區最著名的村莊是伯利恒和基列耶琳(《和修》“雅珥”),基列耶琳就是曾經存放約櫃的地方(撒上7:2)。他們要在祂腳凳前下拜(參代上28:2;詩99:5)。
132:8-10 求你繼續賜福百姓和他們的領袖。敬拜者轉述所羅門的禱告,祈求上帝降臨在祂選定的安息之所。敬拜者展望耶路撒冷的景象,為以色列能忠於使命而禱告:祈求在聖所主領敬拜和教導《聖經》的眾祭司都披上公義,作真正敬虔的人(參瑪2:6-7);聖民(百姓,特別是敬虔的百姓)歡呼,頌讚上帝的作為(參126:2);上帝不…….厭棄祂的受膏者,繼續眷顧大衛的後裔,好使以色列繼續作虔誠人的安居之地。
132:10 受膏者,見2:2注。
132:11-18 上帝給大衛和錫安的應許。本詩的最後一段占了將近一半的篇幅,回顧上帝向大衛憑誠實起的誓。這個應許是上帝對8-10節的禱告的回應,上帝應許保存大衛王朝,期望大衛的後裔信守聖約。本詩沒有提到其中一些繼任者可能會不忠或失信,百姓因此受苦;但根據撒下7:14-15和王上2:2-4的背景(見89:28-37注),所有人都會看到這一點。當上帝居住在錫安這座祂揀選的城邑,百姓就有幸福和平安。誦唱這些經文使敬拜者因他們所享的殊榮而歡喜,並且絲毫不敢輕忽。
132:16-17 這兩節經文與9-10節的禱告緊密呼應。
132:18 《詩篇》在被擄時期編纂,猶太人這時誦唱本詩,是憑著信心宣告上帝會再次成就祂的應許,興起一位新的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