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16 Psalm 145 (3.11.30)

研經題目:
1. 在這篇詩中提到上帝性格有多少不同的方面,而且這樣默想祂的性格應喚起哪一種感激和反應呢?
2. 上帝的慈愛怎樣向萬民,尤其向那些履行某些條件的人更加特別的顯示出來呢?試把太五4、5與羅三22;八28加以比較和對照。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145篇 這是最後一首大衛的詩篇,同時引出最後幾首以讚美為主題的詩歌。這首 “讚美詩”(見題注)特別讚美上帝對受造物的良善和慷慨,特別是對祂的百姓(全體和個人)。本詩的一個鮮明特點,是採用許多詞彙來表示 “讚美”:“尊崇”(1節:述說上帝何等偉大);“稱頌”(1、2、10、21節:稱讚上帝的慷慨):“讚美”(2、3、21節:因為上帝崇高的屬性而榮耀祂);“頌讚”(4節:稱讚上帝);參 “傳揚”(4、6節),“默念”(5節),“傳說”(6節),“傳出”(7節),“歌唱”(7節),以及 “稱謝”(10節)。作者盡其所能地尋找詞彙來描述上帝奇妙的作為,讚美祂的偉大和良善。另外,本詩也用了多個詞彙來形容這讚美的長久性:“永永遠遠”(1、2、21節),“代”(4、13節),以及 “永遠”(13節)。本詩採用字母詩的格式,大衛的其他字母詩見9-10、25、34、37等篇。與大衛的其他字母詩一樣,本詩(至少大多數希伯來抄本)也是 “不完整的” 字母詩,缺少以n字母開頭的一節(145:13-14之間)。《和修》根據死海古卷、《七十子譯本》和其他古譯本,加上 “缺失的” 一節(13b節)。希臘文《七十子譯本》和死海古卷的證據,或可見證較早經文的原貌,但同樣,也可能是見證早期的編者因 “有心幫助”,而增加了他認為缺失的一節。這兩方面的證據分量相當。當然,13b節的觀點,與本詩以及整本《聖經》是完全和諧一致的。
145:1-3 上帝啊,我要永遠稱頌你的名。本詩開篇就陳明喜樂和頌讚的主題,會眾中的每一位都表明自己積極的態度(我要)。
145:1 我的上帝、我的王啊,關於上帝的王權的不同層面,見第3篇注。這裏提到上帝的王權是百姓公認的,所有會眾都領悟到這一點——他們稱上帝是 “我的王”,而不僅僅是 “我們的王”。永永遠遠,在145:2、21重複出現。
145:3 其大無法測度,不是人的心智能夠充分描述或理解的。人若要公正地把上帝所當得的歸給祂,將需要許多的敬拜者和極長的時間(永永遠遠,1、2、21節)。
145:4-7 每一代人都當對下一代頌讚你的作為。這個詩節重點讚美上帝的偉大作為(祂的作為、大能、奇妙的作為和可畏之事),上帝保護祂的百姓,創造合適的條件使百姓能真正敬虔地生活。這些作為表明上帝的大恩(原文直譯:豐盛的良善;見100:5注)和祂的公義(祂信守應許;見31:1-2注)。
145:4 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這是按照聖經模式生活的家庭所當做的(參創18:19;申6:1-9;詩78:54);另外,守逾越節的傳統也使這個家庭活動成為宗教禮儀(出12:26-27,13:8)。
145:8-9 主題:上帝的良善。這兩節經文進一步補充上帝的 “良善” 和 “公義”(7節)的觀念。
145:8 這節經文基於出34:6。不輕易發怒,表明忿怒絕非上帝的首選舉動,祂願意給人時間悔改。
145:9 善待萬民,上帝立約的恩典以特殊的方式臨到以色列,然而上帝的心意從來都不是僅僅局限於他們。以色列要成為器皿,將上帝的良善和憐憫顯明給祂一切所造的。
145:10-13a 上帝的國度是永存的。這個詩節頌讚成為上帝國中一員(11、12、13節)的奇妙。“國度” 指上帝被人公認的王權(見145:1注),從提到聖民(百姓中的忠信人,如37:28)和祂的大能的作為可以看出這一點。上帝行這些大事是要在百姓身上成就祂的心意(見145:4-7注)。上帝的百姓應該將祂的王權視作祂良善的賞賜,而非負擔。
145:13a 永遠的國,這些話類似尼布甲尼撒的聲明(但4:34),他在那裏是承認上帝統管萬有。但7:14和7:27提到,上帝要藉著大衛家的彌賽亞對祂的百姓施行王治。
145:13b-20 上帝慷慨地供給祂所造的萬物。這幾節經文基於8-9節,進一步闡述上帝恩待祂所造萬物的主題(15-17節),尤其是祂所揀選的百姓(18-20節),特別是當中那些誠心求告祂的(敬畏祂的和愛祂的)百姓。
145:13b 見第145篇注。《和》沒有這部分經文。《和修》根據死海古卷、《七十子譯本》和其他古譯本,加上這半節:“耶和華一切的話信實可靠,祂一切的作為都有慈愛。” “信實可靠”(希伯來原文ne’eman)補足了缺失的字母的部分。關於信實可靠的觀念,參申7:9;詩93:5;賽49:7。第二句與145:17的第二句相同,“慈愛”(希伯來原文hasid)意為祂彰顯 “恩慈”(希伯來原文hesed,或譯:堅定不移的愛)。
145:14 參照18-20節,凡跌倒的(以及凡被壓下的)是指忠信人(參37:24)。
145:15-17 本詩的主題是:上帝供給祂所有受造物,並且祂有長久的恩慈,參147:8-9。
145:20 在《希伯來聖經》中,本節的句子結構是這樣的:動詞(保護),然後是賓語(一切愛祂的人);賓語(一切的惡人),然後是動詞(滅絕)。動詞和賓語是兩對反義詞,而且兩個動詞的發音也相似(“保護” 希伯來原文shomer;“滅絕” 希伯來原文hishmid)。要充分享受本詩所頌讚的上帝的恩惠,關鍵是真信心。
145:21 感凡有血氣的都永遠稱頌祂的名。本詩的結尾與開頭有多處呼應(讚美,參2-3節:稱頌祂的聖名,參1節;永永遠遠,1-2節)。詩人指出,在默想上帝的恩惠之後,唯一合宜的回應是:盼望永永遠遠讚美上帝(而忠信人期待這事完全成就),並盼望所有受造物都一同誦唱這首喜樂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