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聖靈的洗?(Robert Reymond)

The Baptism of the Holy Spirit

誠之編譯自:A New Systemic Theology of the Christian Faith by Dr. Robert Reymond,pp.764-765

聖靈的洗是耶穌復活升天之後,在神的子民身上的工作。聖經所說的聖靈的洗,就是指聖靈重生人的工作。它發生在信心之前,是人對基督信心的前提。

路加在使徒行傳中記錄了四次聖靈的洗禮(或聖靈的「降臨」),它們發生在:1) 使徒行傳第二章,猶太人身上;2) 第八章,撒瑪利亞人身上;3) 第十章,外邦人身上;和4) 第十九章,約翰的門徒身上。

其實,後面的三個事件,是使徒行傳第二章五旬節同一事件的延伸,標誌出當基督教會擴張、教會的教導向外延伸時,雖然有外表的不同,但其本質仍然是同一個教會。所有的人──無論是猶太人、撒瑪利亞人、外邦人或約翰的門徒,所有歸信的人,都是同一位聖靈的工作,都是受了同一位聖靈的洗禮。這是升天後的基督,藉著祂差來的聖靈,要繼續完成祂在地上的工作——呼召祂的子民悔改,建立教會

從救贖歷史看來,使徒行傳中,這四次的「五旬節事件」,具有啟示上的涵義,是一個不可重複的救贖歷史過程。 它們是為了教導「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 也住在眾人之內。」的這個真理(弗四4~6),確保教會不受到人為的混雜。

因此,使徒行傳所記載的「聖靈的洗」的事件,不能視為教會歷史上會持續不斷發生的事件(會在每一個信徒身上重複發生)。那不是一個常規的事件。這是得榮耀的基督,要在救恩歷史中顯明: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都是 「借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弗三6),同為一個教會。

當這個真理被顯明出來,這些被記載在聖經中的、具有啟示意義的事件,就沒有持續的必要了。

不過,路加雖然記錄了這些「聖靈降臨」的事件,為這個偉大的真理──神的子民的合一──作了見證,但是他並沒有詳細闡述它們在救恩論上的重要性。這個工作要留給保羅。保羅用一個句子來解釋:「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十二13)

保羅的意思是這個「聖靈的洗」──是榮耀的基督和聖靈共同的、聯合的工作,也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會經歷的(譯按:不是只有「高等基督徒」才會領受到的「第二次祝福」)。

「這四次的聖靈降臨,標誌出教會(ekklesia 神所呼召的)擴展的四個戰略性階段,它是要教導:只有一個教會,所有信徒,不論是猶太人、撒瑪利亞人、外邦人、或施洗約翰的跟隨者,都要進入這教會,都要受同一位聖靈所洗。」(《賴氏新約神學》)

使徒行傳的四次「五旬節」(徒二、八、十、十九)可以按賴德(Ladd)的闡明來理解。從神學上來說,它們標誌出聖靈洗禮工作的重要性──洗禮這個聖禮是神與祂子民立約的記號與印記,標誌著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生,並且被放在一個屬靈的基督身體當中。

問:聖靈的洗和聖靈充滿的關係是什麼?

誠之答:聖靈的洗禮(相當於重生)只需一次,但是聖靈充滿卻是信徒必須一生去追求的 (弗五18~21;西三15~17)。

所謂讓聖靈充滿,就是讓聖靈掌管,順從聖靈而行事。

被聖靈充滿不一定要有說方言,和奇異的經驗。受聖靈的洗——重生,也未必有特殊的經歷,但是一定可以看到聖靈結出的果子,就是生命的改變(見約翰福音第三章: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聲響,但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從本來抵擋神,現在變成渴慕神;本來不喜歡讀聖經, 現在卻渴望神的話語。

只要我們隨時隨地按著聖經 (就是基督的話,神的話)行事為人,我們就是隨時隨地被聖靈掌管,被聖靈充滿。

當然,特殊的經歷是聖靈特別給我們的福分,是與神親密交通的時刻,也是所有基督徒都可以享受得到的經歷。但是這種特殊經歷不一定是用說方言來表現。其實,更多的時候是表現在遵行神的話上,用神的話來光照我們的黑暗,發現我們的罪,糾正我們的思想,塑造我們的性格時。

誠之按:我們可以這麼說,《使徒行傳》記載的是 《路加福音》 (聖靈前傳)的續集(聖靈後傳)。 《路加福音》是記載「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直到祂藉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換句話說,是耶穌在地上時藉著聖靈所作的工作。而《使徒行傳》則是基督升天後,在天上父神的右邊,藉著聖靈所作的工作。它們都是客觀救贖歷史的一部分,是不可重複的。我們今天不必、也不可期待再有一個五旬節,甚至是重複使徒行傳所記載的事蹟。

葛富恩(Richard. Gaffin),《聖靈降臨》(Perspectives on Pentecost)一些摘要

  • 使徒行傳不是「隨機抽樣地記載初代基督徒的敬虔生活,或取材於教會早期歷史與經歷的一本範例集」(葛富恩,《聖靈降臨》,p.32);「這些經文的焦點或注意力,都不是放在信徒個人的經歷上」(p. 35)「若試圖從使徒行傳第二章和其他經文中找出一個領受聖靈的固定模式,只會造成許多無法解答的問題……這些難題只是表明一件事,就是人們硬要利用上述所討論的經文來支持他們的觀點,但這根本就不是路加的意思」(p.37)
  • 這四段經文都在講同一件事:五旬節(聖靈降下=聖靈的澆灌=聖靈的洗=聖靈的賜下)。「新約聖經對聖靈工作的描繪,全都是前瞻回顧聖靈在五旬節的降臨;全部都是圍繞著聖靈在五旬節的降臨」(p. 20)福音書強調「聖靈是一個應許,一件未來的禮物;使徒行傳和書信強調聖靈同在的事實」(p. 19)。基督是「叫人活的靈」(林前十五45)(p. 30)
  • 「五旬節發生的事是耶穌用聖靈為人施洗。這是為了確保教會在五旬節時,能領受從天賜下的聖靈(受聖靈的洗)。在基督的工作裏,聖靈降臨具有核心的地位。」(p. 20)「聖靈在五旬節降臨和基督工作的其他事件,共同組成了一個獨特的複合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次序都有重大意義。在它們彼此都具有『一次而永遠成就』的意義之下,任何一個事件都不可以單獨發生。」(p.24)
  • 「五旬節所發生的事實是為了建立教會,使它成為信仰的屬神子民和基督的身體。在五旬節賜下的聖靈,建立了基督的身體,使它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2),並且成為神的殿,有神的靈住在裏面(林前三16)。因此,所有加入這個身體的人,都在其中分享了聖靈的賜下(林前十二13)。」(p. 30)
  • 救恩歷史Historia Salutis vs 救恩次序Ordo Salutis:「聖靈在五旬節的降臨首先應被理解為【「一次而永遠成就」的救贖工作(Historia Salutis)的一部分】,而不應被看為【救贖工作不斷重覆施行(Ordo Salutis)】。(p.31)」「五旬節用聖靈施洗是一個獨特的事件,在救贖歷史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此,五旬節的事件就和基督的死、復活、升天一樣,是不會重覆發生的,也不可作為個別信徒經歷的一個典範;這些事件彼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組獨特的複合事件」(p. 32)。「這些事件是五旬節的延伸,是聖靈施洗範圍的拓展,或是聖靈降臨之應許的逐步應驗」(p. 34)
  • 林前十二13:「保羅的意思不是指聖靈在洗禮時將各個肢體組成一個身體,而是指這身體裏的所有肢體都必然有分於這一位聖靈。……這裏的思想和羅馬書八9很接近:屬於基督的人就擁有聖靈的同在;同時也與林前六17相仿:與主聯合的,就是與主成為一靈。」(p. 41)

從這些經文可以思考:

  1. 路加記載使徒行傳的目的是什麼(請參:徒一1~5,8)?路加記載這些事件的目的是要教導洗禮的意義和目的嗎?是要「隨機抽樣地記載初代基督徒的敬虔生活」,或者講述「信徒個人的經歷」嗎?我們可以從中得出「第二次蒙福」(second blessing)的教義嗎?
  2. 這四次的「聖靈降臨」(或聖靈的洗禮),目的是要說明什麼事實?請注意這四次聖靈降臨的對象各是哪些人。保羅書信中有哪些經文可以說明路加所記載的這些事實?
  3. 五旬節的意義是什麼?和基督的工作有什麼關聯?

附錄:【聖靈的印記】(摘要)
聖靈的印記(Sealing of the Spirit),要與聖靈的洗與聖靈充滿做出區別。聖靈的印記是神的作為,是與收納(成為神的兒女)的行動連在一起的,藉由這個行動,藉著聖靈的內住,祂保證(seal)信徒到救贖的最後一天。聖靈的內住是保證性的「頭期款」(guaranteeing ‘down payment’),保證基督徒完全和最後的產業。

參考經文:
【聖靈的印記】
Rom 8:16-17
16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17 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Eph 1:13-14
13 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
14 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原文作質),直等到神之民(民:原文作產業)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
Eph 4:30 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2Co 1:21-22
21 那在基督裡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
22 他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原文作質)。
2Co 5:5
5 為此,培植我們的就是神,他又賜給我們聖靈作憑據(原文作質)。

【聖靈充滿】(Filling of the Spirit)
Eph 5:18-21
18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19 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
20 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
21 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
Col 3:15-17
15 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
16 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Let the word of Christ dwell in you richly),(或作:當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以各樣的智慧),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
17 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