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5 詩篇 7 & 8  (1.4.20)

Study 5 Psalms 7 & 8  (1.4.20)

研經題目:

1. 在詩七中,大衛正經歷逼迫。他根據什麼理由向神呼求呢?(1~11節)他認為審判會以哪兩種方式臨到惡人呢?(12~16節)試從17節學習,看禱告應當怎樣結束。 

2. 詩八。這裏有哪兩種真理,使這位詩人產生敬拜和驚奇之心呢?更具體地說,關於人在神的心意與計劃中的地位,這裏作出了什麼宣告呢?比較來二5~10。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7 這是大衛的另一首個人哀歌,題注指出有一個便雅憫人(掃羅支派)誹謗大衛;沒有其他經文提及這件事。對那些受到不公正批評和迫害的人,本詩提供一個呼求上帝的範本。

這是一首被敵人圍困的無辜者的哀歌和避難詩。正如一個被誣陷謀殺的人在上帝的殿中可以找到避難所,並將他的案件提交上帝判斷,所以詩人也將他的案件提交上帝。他的無罪聲明指的是具體的指控,而不是聲稱自己無罪。參看詩11、17、26、27、31、71。(RSB)

詩7 我的盾牌是至高上帝。大衛表達了他對耶和華的信賴,當他面對敵人時,祂會拯救他。詩篇第6篇中軟弱的大衛現在大膽地宣稱他是無辜的,他相信上帝應該而且會拯救他。這樣一來,這首詩就為在困境中的禱告提供了一個模式。(BTSB)

7:1-2 呼求安全。面對絕境,大衛首先表達他對上帝的信靠(我的上帝、投靠),然後才發出具體的祈求。

7:3-5 聲明無辜。這幾節經文清楚表明,詩人面臨的危險是來自迫害者的惡意攻擊,而非因為他自己犯罪所致。身處類似處境的讀者,很容易會產生共鳴。對於本詩所述那些行惡的人,這裏隱含一個警告,就是他們不得在他們的困境中,利用本詩來祈求上帝幫助。

7:6-11 呼求上帝起來審判。詩人把他的祈求視為上帝計劃的一部分:上帝是公義的審判者(11節),不僅以色列人,眾民也都要向祂交賬(7、8節),因此上帝的怒氣(6、11節)必要向那些威脅其敬虔百姓(義人,9節;以及心裏正直的人,10節)的人發作。在《詩篇》中,提到上帝為無辜和受壓迫的人以審判介入的情況,比拯救的行動更多。(中文 “審判” 一詞,強調定罪多於拯救。)因此,具體的救助是上帝使世界回歸正軌(9節)這宏偉計劃的一部分。

7:6 起來,見3:7注釋。在怒中,大衛曾經歷過上帝對他的忿怒(6:1),現在他請求上帝將這種忿怒轉向他的敵人。在這裏和整篇詩篇中——事實上,在整本詩篇裏——大衛從未宣稱要進行他個人的、私人的復仇;他總是請求上帝這樣做。見69:22-28注。(BTSB)

7:8 審判。這首避難詩中有一個司法背景。上帝必須在詩人和他的敵人之間施行審判。按我的公義,指的是一種特殊情況,而不是籠統的無罪。(RSB)

7:12-16 惡人自食其果。上帝向迫害者發怒,使他們反被自己的計謀所害。

7:12 若有人不回頭,迫害者有一條出路,就是尋求上帝。這句話警告惡人,並要求他們悔改。這也促使忠信人願意並盼望那些壓迫者轉向上帝,而不是受刑罰。

7:17 結尾的確信。上帝的公義和祂至高者的地位(如6-11節的闡釋),使忠信人發出感恩和讚美,因為上帝公義的目的終必達成。

8 這是一首讚美的詩歌,上帝的百姓為他們在創造次序中所居的尊貴地位而歡慶,並述說榮耀的創造主。詩歌的背景是創1~2章,特別是把人類視為上帝創造的巔峰,是動物界的統治者,也是上帝特別關注的對象。同時,這裏提到 “敵人”、“仇敵” 和 “報仇的”(8:2),以及上帝立約時使用的名字“耶和華”(19節),表明讀者不可忽略創3章以及上帝為墮落的人類所定的計劃。雖然本詩的對象是與上帝立約的選民,特別寫給以色列人誦唱,但是當論到 “人” 這個統稱時,卻是涵蓋全人類。以色列的蒙召是人類復興的初熟果子,因此以色列的敬拜者擁有尊貴的身份,並竭力活出這尊貴。這為如何理解來2:6-8引用詩8:4-8的意思,指明了方向,耶穌作為大衛家的君王,是以色列人的典範;這樣,祂為全人類受苦之後,得到榮耀和尊貴為冠冕,因此祂也是人類理想的典範。

8:1-2 上帝大有威榮的名。本詩開篇(1節)已定下主題,並在第9節重複。上帝名字的尊榮(其屬性的彰顯),從祂賜給人類的尊貴中彰顯出來。

8:1 上帝立約所用的(耶和華)是特別賜給以色列的,而且這名在全地何其美,儘管不是所有人都承認這個名字。

8:2 嬰孩吃奶的可能指以色列民,與強盛而不信的外邦人,即敵人、仇敵、報仇的相比,他們顯得軟弱。正是藉著這些無足輕重之人的口,上帝揭示了祂的威榮。希臘文舊約《七十子譯本》將能力解釋為 “藉著詩歌將能力歸給上帝” 或 “讚美”(見太21:16),是很恰當的。

8:2 讚美(《和合本》“”),說從孩子們的話建立一座阻擋上帝敵人的堡壘(《和》能力),這當然是奇特的想像。然而,這正是這段經文所說的。上帝把這些咿呀兒語變成了一個堡壘,使祂的敵人在反叛祂的過程中閉口不言。這表明上帝把萬物中最軟弱的拿來,使其成為偉大強固的(參林前1:27)。(BTSB)

8:3-8 人類在創造次序中的地位。這段詩歌分為兩部分:首先,詩人仰望無數的星宿和明月,為上帝對人類的顧念感到驚訝(3-4節);其次,他對上帝賜給人類的統治權感到驚奇(5-8節)。

8:3-4 創造諸天的偉大上帝,竟然關心卑微的人,實在令人驚愕。上帝不僅僅是注意,還顧念人眷顧他。上帝的偉大並不意味著祂是遙不可及的,而是意味著無微不至的眷顧,無論多麼微小的細節祂都關注。

8:5 天使(原文直譯:天上的生靈),希伯來文可指 “眾神”,即天上的使者,也可指上帝自己。希臘文《七十子譯本》(來2:7引用)採用前一個解釋,指 “眾神”。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將人類描述為上帝的尊貴代表。

8:6-8 與創1:26相呼應。使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保羅將這節經文與啟示彌賽亞的詩110:1聯繫在一起(林前15:25-27;參弗1:22),表達手法與《希伯來書》(來12:6-9)類似。

8:9 上帝充滿威榮的名。本詩最後一句重複第1節,並與7:17和9:2連貫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信息。

Study 5 詩篇 7 & 8  (1.4.20)》有2个想法

  1. 答:1. 他聲明自己的公義與內心的純正(9節),他並沒有犯他仇敵所指控的罪(3-5節),而上帝已經命定要對惡人施行審判,因此呼求上帝為他挺身而立。他認為審判臨到惡人的方式,第一種是上帝以神聖戰士的姿態,拿著快刀、弓箭、火箭突然襲擊不悔改的惡人。第二種則是讓惡人自食惡果,掉在他們自己挖的陷阱裏。即使身陷困境,大衛的禱告仍以感謝和讚美結束,因上帝有祂最公義、最智慧的計劃,必然會勝過惡人的殘暴和詭計。
    2. 詩人對偉大榮耀的造物主上帝竟然會:a. 顧念軟弱且微不足道的人,在他們身上建立能力,且 b. 賜給他們統治權,管理上帝所造萬物,而產生敬拜和驚奇之心。人在上帝的心意與計劃中是要作上帝的“攝政王”(以榮耀尊貴為冠冕),代表上帝統管一切受造物。

  2. Study 5 诗篇 7 & 8  (1.4.20)
    呼求上帝秉公审判。神的荣耀,人的尊贵。

    1、在诗七中,大卫正经历逼迫。他根据什么理由向神呼求呢?(1-11节)他从哪两方面看见审判会临到恶人呢?(12-16节)试从17节学习,看祷告应当怎样结束。
    理由:上帝是公义的审判者;
    两方面:恶人的恶和神的公义。
    祷告结束:以感恩和赞美。

    2、这里有哪两种真理,使这位诗人产生敬拜和惊奇之心呢?更具体地说,关於人在神的心意与计划中的地位,这里作出了什么宣告呢?比较来2:5-10。
    两种真理:神大能的创造之工和护理之工以及祂的怜悯顾恋卑微的人。
    宣告:人高过天使。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