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2 Acts 12:1~24 (1.5.14)

研經題目:
1. 請從1~4節和18~23節,將希律的品行概括起來。他怎樣,並且為什麼暴斃呢?我們現在是為榮耀神而活嗎?比較林前十31。
2. 禱告是教會使彼得重獲自由的武器。請注意這個禱告的:(a) 特性(5節),(b) 障礙(6~11節),(c) 結果(12~17節)。那些作禱告的人,並不相信所發生的事情是真的(14、15節)。你相信代禱能行大事嗎?比較林後一8~11節,和弗三20~21。
使徒行傳23~56課,待續。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2:1-25 耶路撒冷教會受逼迫。本章是本書只記敍耶路撒冷教會事蹟,而沒有提及保羅事工的最後一章。
12:1-5 雅各之死。希律處死使徒雅各,關押彼得並打算也處死他。
12:1 那時,見12:4注。這裏的希律是大希律的孫子希律·亞基帕(見太2:1注)。他在羅馬長大,兒時玩伴中有幾個後來成為羅馬皇帝,因此他受封統治猶太許多領土,直到其王國的疆域達到他祖父當年的規模(主後41-44年),見1753頁地圖。他逼迫基督徒可能是為了討好猶太人(參12:3)。
12:2 殉道的雅各是耶穌的門徒、西庇太的兒子、約翰的兄弟,而不是耶穌的弟弟、《雅各書》的作者的那位雅各(參 “雅各書導論:作者和書名”)。耶穌的弟弟雅各後來成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重要領袖(見12:17注)。耶穌曾預言雅各殉道(可10:39)。
12:3 經文沒有具體說明為什麼猶太人喜歡這事。也許司提反殉道後,教會受到的逼迫(8:1)越來越嚴重。除酵的日子是在逾越節筵席之後的七天,被視為聖日,期間不得執行死刑,以免沾染污穢。
12:4 這監獄大概是安東尼亞塔,位於聖殿建築群西北角,是羅馬駐兵的營房。用四班兵丁看守是羅馬的慣例,每班四名兵丁,分四班輪流在晚上值班,每班為三小時。逾越節指整個春季節期,包括逾越節和除酵節。
12:5 作者路加在這裏提到切切地禱告,繼續強調教會建立的每一步,都是出於上帝的賜福和祂超自然的介入。
12:6-19 彼得獲救出獄。彼得 “逃離” 監獄期間一直是處於半清醒狀態,天使得拍醒他並指示他應當怎麼做(7-8節)。直到天使領他穿過監獄的大門,進到小巷中,他才如夢初醒(9-11節)。
12:12 稱呼馬可的約翰在接下來的三章中是主要人物,他參與保羅和巴拿巴的第一次旅行傳道事奉,但後來中途離他們而去(見25節,13:5、13)。這件事後來成為保羅和巴拿巴發生爭執的起因(見15:37、39)。馬可後來重獲保羅認可(見西4:10;提後4:11;門24節),還陪伴彼得(見彼前5:13)。早期教會有充分證據顯示,這位馬可就是《馬可福音》的作者(見 “馬可福音導論:作者和書名”)。
12:13-14 羅大因為歡喜而顧不得開門,為敍述增添了幾分幽默和懸念。
12:17 這裏的雅各是耶穌的弟弟雅各(見 “雅各書導論:作者和書名”;見加1:19),不是約翰的兄弟雅各,因他已被希律殺害(2.2)。在本書中,從這裏開始,雅各似乎成為耶路撒冷使徒中最重要的領袖(見15:13-21,21:18)。雖然雅各不在起初的十二使徒之列,但顯然他後來也成為使徒(參林前15:7;加1:19,2:9)。《雅各書》似乎也是他以自己的使徒權柄寫成,而不是為別人代言(見雅1:1)。出於一些原因,彼得不再擔任耶路撒冷使徒的領袖和發言人,而往別處去了。作者路加沒有明確交代彼得的去向,有些人認為他去了羅馬或安提阿;他後來為參加一次會議而回到耶路撒冷(15:7-21)。
12:18-19 按照羅馬的慣例,要是兵丁看守的囚犯逃脫了,那兵丁就要承受逃犯本應受的刑罰。希律就是依照此例處決了看守的人(《和修》“警衛”)。兵丁知道瀆職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如果不是天使介入,行神蹟營救彼得,兵丁肯定不會全都睡著了。凱撒利亞是羅馬帝國猶太省的省會,猶太人和外邦人混居(見8:40注)。
12:20-25 希律·亞基帕一世之死。本章的開頭和結尾都記敍關於希律·亞基帕一世的事蹟,這個逼迫教會的暴君現在已經離死亡不遠了(見11:24注,以及約瑟夫在《猶太古史》19.343-350中對希律之死的描述)。
12:20 內侍臣是政府高官的親信私人助理,原文直譯是 “照料起居的人”,但他們的職責範圍不止於此。
12:21 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補充說,希律的朝服是用銀製成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引來百姓喝彩(《猶太古史》19.344)。
12:23 不歸榮耀給上帝,與彼得在10:26當即攔阻拜他的人相反,希律歡喜地接受了不當受的讚美。兩件事的主人公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做出的本能反應,反映了他們內心的狀況。
12:24 上帝的道日見興旺,沒有任何力量能勝過上帝的道(參6:7,13:49)。那些想要傷害上帝百姓的人,最終將會受到審判。
答:1. 希律逼迫教會,可能是為了討好猶太人,說明他是個權力熏心的人;他欣然接受百姓把他當神的朝拜,說明他的驕傲自大;而他斬殺看守的兵丁,則說明他的殘暴。經文說他不歸榮耀給上帝,所以遭到天使的懲罰,被蟲子咬死了。林前10:31告誡我們,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為神的榮耀而行,凡虧損神的榮耀的事,我們都當努力避免。
2. 這個禱告是“迫切的”,要使彼得獲得釋放,必須突破重重難關,包括貼身看守和看守監獄的兵丁,彼得身上的鎖鏈,監獄的鐵門,等等。彼得重獲自由,結果是上帝的道日見興旺,越發廣傳。上帝回應教會的禱告,有時會超過我們所求所想。至高的上帝就是藉著人的禱告來成就大事,因為祂俯就卑微的人,讓我們有機會與祂同工。
赞赞
Study 22 使徒行传 12:1~24 (1.5.14)
耶路撒冷教会受逼迫。雅各之死。彼得获救出狱。希律•亚基帕一世之死。
1、请从1-4节和18-23节,将希律的品行概括起来。他怎样,并且为什么暴毙呢?我们现在是为荣耀神而活吗?比较林前10:31。
希律的品行:残暴自大。
希律暴毙原因:不归荣耀给神。
我们现在是为荣耀神而活。
2、祷告时教会使彼得重获自由的武器。请注意:(a) 其性质(5节),(b) 其障碍(6-11节),(c) 其结果(12-17节)。那些作祷告的人,并不相信所发生的事情是真的(14,15节)。你相信代祷能行大事吗?比较林后1:8-11节,和弗3:20-21。
祷告(a) 其性质:向神祈求;
(b) 其障碍:人的作为;
(c) 其结果:出乎人的想法。
我相信代祷能行大事。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