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入門:基督不能犯罪

神學入門:基督不能犯罪

Theological Primer: Impeccability

作者:KEVIN DEYOUNG

誠之譯自: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blogs/kevin-deyoung/theological-primer-impeccability/

在這個叫做「神學入門」的持續系列中,我時常會加入新的條目。我們的想法是用500字左右的篇幅介紹一些碩大的神學概念。今天,我們將探討的是基督不能犯罪的教義。

基督不能犯罪的教義指出,基督不僅沒有罪,而且不能犯罪(non posse peccare)。作為上帝道成肉身的兒子,基督面臨著真實的試探,但這些試探在基督身上並不是因為罪的欲望而產生的。基督不僅能夠戰勝試探,而且不能被試探所勝(Shedd, Dogmatic Theology, 659)。

基督不能犯罪在教會歷史上得到了廣泛的肯定,並得到大多數主要的改革宗系統神學家的辯護。然而,在過去的150年裏,許多神學家拒絕了基督不能犯罪的觀點,反而認為,基督的試探要想成為真正的試探,基督要想同情祂的子民,就必須可能會犯罪。令人驚訝的是,即使是著名的賀治(Charles Hodge,1797-1878)也否認基督的不能犯罪(Hodge, Systematic Theology, 2:457),這可能是他的同代人薛德(W. G. T. Shedd,1820-1894)在他的《教理神學》(Dogmatic Theology)中為該學說提供了特別有力的辯護的原因之一。

在為基督的不能犯罪辯護時,薛德提出了三大要點。

首先,基督的不能犯罪可以從聖經中推導出來。如果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的(來十三8),祂的聖潔一定是不變的。一個可變的聖潔並不符合基督的全能性,也不符合基督是我們信仰的創始成終者的事實(來十二2)。基督與第一個亞當不同,祂是一切聖潔的泉源,從祂那裏只能得到生命和光明。如果基督能夠犯罪,那麼根據定義,祂的聖潔就會有變化——祂的順服就會有失敗——即使最後證明基督是信實的。一個可能犯罪的基督是一個只能在事後才可以信任的救主。

其次,基督的不能犯罪是與祂位格的構成息息相關的。可以肯定的是,聖靈賜與基督非凡的恩典,但基督不僅被賦予能力抵擋試探,神的道(divine Logos)的同在,更無可置疑地肯定基督能夠抵擋試探。我們決不能認為基督的兩種本性是彼此獨立運作的,好像它們是對立的一方,或者是知與行的兩個源頭,彼此向對方隱藏。同樣,我們也不能把基督的兩個意志設想為是互相對立的。有限的人性意志必然會完美地順服無限的神性意志,以致於基督從來沒有經歷過肉體的私欲與聖靈的敵對,以及聖靈與肉體的敵對(加五17;參見《新譯本》)。

但基督的痛苦、饑餓、憂傷、軟弱和死亡該怎麼說呢?這些對神而人者來說怎麼可能呢?如果我們斷定基督是不能犯罪的,是否也必須斷定基督不能受苦呢?當然不是。薛德區分了「有限者一切無罪的缺陷和局限」和罪人「可責備的缺陷和局限」。上帝成了肉身的兒子有責任承擔來自肉體的軟弱,但卻沒有來自人性的道德缺陷,或道德缺陷的可能性。

這第二點的核心是迦克墩聖徒的信念,即無論基督做了什麼,祂都是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位格做的。因此,薛德認為,基督犯罪的能力必須根據「祂最強大的本性」來衡量。就像鐵絲本身可以彎曲,但一旦焊接到鐵條上就會變得無法板動一樣,神人耶穌基督也因人的本性和神的本性的聯合而變得不能犯罪(《教理神學》,660-61)。換句話說,雖然基督擁有可能犯罪的人性,但祂是一個不能犯罪的神而人者。

第三,不能犯罪與受試探是吻合。邏各斯(道)取了人性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讓邏各斯可以像人一樣受試探,能夠對人表示同情(來二14-18)。如果我們抬高基督的不能犯罪,到丟棄祂是可以受試探的這個程度,我們就與聖經脫節了。

然而,我們決不能把我們的試探與基督的試探絕對地視為等同。雅各書一章2節中譯為「試煉」的同一個希臘名詞(peirasmois)在雅各書一章14節中以動詞形式呈現為受試探(peirazetai)。有些試探是從外而來的試煉和苦難——基督一直在忍受這些。但也有一些試探是從內心而來的,是罪惡的欲望——這些是基督從未經歷過的。當希伯來書四章15節說基督和我們一樣,凡事都受過試探,只是沒有犯罪,我們應該理解「沒有」(choris)這個介詞既延伸到試探的結果(和我們不同,基督沒有犯罪),也延伸到試探的性質(和我們不同,基督的試探不是有罪的)。換句話說,我們受到世界、肉體和魔鬼的試探,而基督從來沒有面對來自肉體的試探。或者如歐文(John Owen)所說,基督面對試探的痛苦部分;我們也面對犯罪的部分。

基督不能犯罪,並不會使祂的試探不那麼真實。戰無不勝的軍隊仍然可以遭到攻擊(《教理神學》,662)。如果有區別的話,那就是基督受的試探比我們受的試探更強烈,因為祂從不向試探屈服。我們受的試探時強時弱,因為我們有時經得起考驗,有時又屈服於考驗。但基督從不屈服,因此,在祂的一生中,試探的經驗只會越來越多。在這一點上,基督能夠同情我們人類的試探經歷,儘管作為神而人者,祂不能屈服於這些試探。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