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護聖餐桌

William B. Kessler
摘自OPC教會會刊,Ordained Servant 第4卷第2期(1995年4月)
誠之譯自:https://opc.org/OS/html/V4/2e.html
所有的改革宗教會都同意,對於那些吃喝主的聖餐的人,應該給予一定的監督和警告。監督和警告是聖經所規定的。當哥林多人聚在一起吃喝主的晚餐時,保羅對他們提出了嚴肅的警告:「27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28 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29 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30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林前十一27-30)。
當保羅這樣告誡哥林多人的時候,他就是在圍護主的聖餐。圍護聖餐,單純是為了對那些聚集在聖餐儀式上的人進行適當的牧養,同時也是一種警戒。圍護有兩方面的功能。它一方面是為了約束而分別,另一方面是為了聚集並保護。當主的餐桌得到圍護時,那些參與可恥的罪、不悔改其罪的罪人都要受到約束,而悔改的罪人則受邀前來領受聖餐。
經常有人提出的問題是,應該如何管理餐桌的圍欄?當有訪客在場,並希望與我們的會眾一起分享聖餐時,這個問題就變得尖銳起來。有些教會認為,僅僅從餐桌上發出警告就算是圍護了。換句話說,讓某人參加聖餐的決定完全交由個人良心來判斷。以這種方式管理圍欄的問題是,個人的良心可能是蒙昧無知的,或者更糟糕的是,良心已經枯萎了。
我有一位天主教鄰居,他開始上教會。我知道他信靠的不是耶穌,而是自己的善行。他很想和我們一起吃喝主的聖餐。他已然把它看成是一場彌撒。如果完全任憑他自己的良心,他內心不悔改的狀況就會得到加強,而教會也會意識到一種不聖潔的聯合。一個需要角力的問題是:牧師和長老們僅僅在聖餐桌上宣佈警告,是否就是履行了他們監督的責任,約束不悔改的人,保護餐桌和聖徒群體的聖潔?
在康涅狄格州新鎮的信正長老會的牧長會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以下是牧長會管理主的聖餐桌圍欄的方式:
1. 在早上的崇拜中,我們邀請任何來訪者與牧師或長老面談,討論他們是否可以參與聖餐。
2. 我們是在晚上的禮拜中慶祝主的聖餐。這使我們在下午的崇拜之間有時間坐下來,以較輕鬆的方式與人交談,而沒有早上所面對的時間壓力。我們通常不讓來訪者領聖餐,除非他已與牧長會見過面、談過話。
3. 我們會簡單地詢問來訪者,以確定他們是否已經受洗,以及他們是否能夠對基督信仰作出可靠的表述。
4. 然後我們會詢問他們的教會背景。如果他們不是當地信奉聖經的教會(即傳講真福音的教會)的成員,我們鼓勵他們成為這種教會的成員。當訪客日後繼續來訪問我們教會時,長老們會明確指出,委身當地教會,擁有會籍是非常必要的。我們願意繼續讓他們領六個月的聖餐,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在這段期間後,我們會再次詢問他們在做出此種承諾方面的進展。
5. 當我們慶祝聖餐時,我們會發出與崇拜指南一致的警告。
有些人可能會反對這種圍護聖餐桌的方式,認為這種方式過於窺探個人隱私、律法主義,過分嚴厲。我需要回應的是,當我們圍護聖餐桌的時候,我們對待來訪者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對我們的牧長會來說,這是一個與來訪者見面、交談並表達我們對他們的牧養關懷的機會。在主的聖餐前,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與會眾見面的來訪者都表示,長老們能花時間並表現出這樣的牧養關懷是多麼的幸運。我們有許多來自靈恩派和浸信會的來訪者。其中有幾位對於從主的聖餐顯示出來的認真態度表示感謝,這是他們自己教會所缺乏的。在舉行聖餐之前事先與來訪者會面,是我們領受指教的時候,當我們聽見上帝如何有效地呼召許多人,在基督裏得著救贖的信心時,我們就感到歡喜快樂。我還可以補充一點,上帝已經豐盛地祝福這個會眾的成長。當我們一起慶祝主的聖餐時,我們的聖餐禮拜乃是充滿著莊嚴和深深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