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 帖撒羅尼迦前書 2 (1.7.29)

Study 2 1 Thessalonians 2 (1.7.29)

研經題目:

1. 1~12節,17~20節。試一一列舉出這幾節所提一個忠心的基督徒工作者的一切特徵。哪一樣我需要渴慕呢?

2. 13~16節。試思考神的道在福音工作中的地位。它會在聽見它的人身上引發什麼不同的反應呢?在今日仍然如此嗎? 注:14~16、18節。凡是想接受,或是傳播福音的人,必定會遭受到撒但及其使者的敵對。比較可四15;帖前三5。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1-12 保羅進一步闡述1:5的內容:在帖撒羅尼迦傳道的同工展現了福音僕人的特徵。有些人認為,保羅是為帖撒羅尼迦信徒樹立榜樣,讓他們效法他;這大概是保羅在這裏主要強調的部分內容。然而,後面提到的見證(2:5、10),以及帖撒羅尼迦信徒所知道的情況(2:1、2、5、11),都表明保羅在1-12節主要是為傳道人在傳道工作上的正直誠實辯護,就像他在2:17~3:10為自己後來不能重訪帖撒羅尼迦辯解一樣。保羅可能是回應一些真實的指控,或只是猜想帖撒羅尼迦信徒對 “主的日子” 這個問題(見5:1-11)有一些憂慮。保羅指出,傳道人和那些冒充內行的騙子,尤其那些憤世嫉俗的哲學家(被稱為 “犬儒學派”)和猶太人中的假教師,截然不同。

2:1-12 保羅似乎在回應對他的職事的某些懷疑或批評。動蕩的局勢,以及他的團隊突然撤離帖撒羅尼迦(儘管後者是在當地信徒的主導下進行的;徒17:5-10),顯然在一些人心中引發了疑慮,他們懷疑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承諾,也懷疑他是否仍願意冒險第二次拜訪他們城市(17-19節)。他含蓄地為他的福音職事辯護,同時,藉著回顧他和他的同伴們所做的工作,他給帖撒羅尼迦信徒提供了一個足堪效法的愛心服事的模式。(FSB)

2:1-12 福音是一個榮耀的宣告,是要向萬國宣揚的好消息。宣告消息需要膽量,尤其是一開始會冒犯罪人的消息,但保羅的膽量不是自我產生的自信。相反,它是一種來自神和在神裏面的信心。正如保羅向哥林多教會解釋的那樣, “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林後3:5)。我們大膽地宣揚神藉著基督所成就的好消息,這份膽量乃是來自於神的完全和力量,而不是來自我們自己。倚靠上帝而不倚靠自己,確實是福音的核心原則,因為這恰恰反映了信靠基督的義的心,而不是信靠自己的義。

考慮到保羅和他的同伴在腓立比傳福音時遇到的衝突(徒16:19-24),保羅想說明的是,正如他們所傳的福音不是單單來自於人,在他們在職事裏,他們也不是想要討人的歡喜(帖前2:4;參加1:10)。使徒性的信差是神的僕人,受託傳揚神的福音,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得上帝的認可。上帝並不是根據外在的表現來評估僕人是否忠心;祂看見並察驗我們的內心(參撒上16:7)。面對衝突或反對,上帝呼召祂的子民堅定信心(賽7:1-9),因上帝的應許是確定的,祂的福音是祂救贖的大能,祂的話語絕不徒然返回,總是成就祂主權的目的。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保羅不會對福音的內容做出妥協。他從未試圖用諂媚的話或其他任何信息來欺騙帖撒羅尼迦人,以作為從人那裏獲得金錢、名聲或榮耀的藉口,或擴大自己對人的影響力(帖前2:3,5-6)。

當我們信靠上帝和祂的福音能做上帝所應許的大能工作時,我們的福音事工就絕不會一事無成(第1節),因為雖然負責栽種和澆灌的是我們,但上帝會按照祂自己的計劃和時間帶來增長(參林前3:5-9)。此外,我們不會覺得有必要欺騙人,對人提出要求,或爭強好鬥。相反,我們會感到自由,可以存心溫柔(帖前2:7),並在宣揚和捍衛福音時尊重他人(彼前3:15)。

儘管保羅追求的是上帝的喜悅而不是人的歡喜,但他也明白,在世人面前,過效法基督之生活的重要性。因為雖然只有上帝察驗人心,但祂也呼召我們成為聖潔、公義、無可指摘的人,甚至在教會以外的人面前要有好名聲(提前3:7)。當我們作效法基督的人(帖前1:6),讓聖靈彰顯祂在我們心中的大能工作時,我們就不會假冒為善,而是真誠地過生活。畢竟,我們所代表的是我們所宣揚的那位,祂從不假冒為善。這就是為什麼保羅以慈父(2:11)和乳母(第7節)的身份勸告、鼓勵並責備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叫他們以一種對得起上帝的方式行事為人,祂是那呼召我們進祂的國、得祂榮耀的。(GTB)

2:1 徒然的希臘原文是kenos,意為 “空的,無內容,無結果”,指沒有結果,沒有實質的內容和特徵。

2:2 在腓立比被害受辱,見徒16:19-39。放開膽量,保羅即使在腓立比遭受了殘酷的逼迫,也沒有退縮,而是繼續在帖撒羅尼迦傳講福音,儘管這使他遭受新一輪的苦難。爭戰(《和修》“反對”),即逼迫。

2:3-4 保羅先概述他的論點,然後在5-12節具體闡釋他和傳道同工在帖撒羅尼迦的傳道工作。從消極方面來講,保羅堅稱他們傳講的不是錯誤的信息,他們沒有不良的動機,也沒有使用令人生疑的方法(3節)。從積極方面來講,保羅說他們是被上帝……驗中(《和修》“認定…..經得起考驗”)和蒙託付的人,傳講福音不是為了討人喜歡,而是為了……上帝喜歡(4節)。察驗我們心的,上帝不僅認可傳道人傳揚祂的福音,還認可他們的內在動機和正直品格。

2:5-9 在消極方面,保羅堅稱他和傳道同工不像江湖騙子或假先知那樣,後者傳講信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中飽私囊,或貪求別人的(就算是合理的)尊重(5-6節)。在積極方面,保羅強調他和傳道同工的真誠和無私,他們全心全意服事帖撒羅尼迦信徒,甚至承擔超過本應承擔的責任(7-9節)。

2:5 諂媚的話,如果保羅和傳道同工說諂媚的話,人們就有理由懷疑他們所傳講的信息是否可靠。藏著貪心,保羅服事教會不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這一點非常清楚:保羅堅持自己做工,不靠服事對象的供給(9節;帖後3:8)。上帝可以作見證,只有上帝可以證明人的動機。

2:6 我們作基督的使徒……可以叫人尊重(原文直譯:我們……可以加給重擔;“作基督的使徒” 在原文《聖經》屬於第7節),作為使徒,他們有特別的權柄可以要求得到別人的供給(參羅15:24;林前9:3-14)。沒有……求榮耀,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服事,不是為了要得個人的榮耀或名聲。

2:7-8 存心溫柔,保羅強調,他和傳道同工沒有濫用權柄,而是以謙遜的態度服事信徒。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保羅和傳道同工憑著愛心無私地服事帖撒羅尼迦信徒,而且毫無狡詐。

2:9 為了不給帖撒羅尼迦信徒帶來經濟負擔,保羅寧願辛苦勞碌,晝夜工作。保羅的愛心藉此得以充分展現。

2:10-12 保羅堅稱,他和傳道同工在剛信主的信徒當中,所做的一切都是聖潔、公義無可指摘的。注意:在7、11、12節保羅借用了描述家庭的術語,再次強調他和傳道同工宣講福音的方式和內容,都顯示他們是可靠的和有權柄的(12節)。……榮耀,耶穌再來時,基督徒將得著上帝國度的一切福氣,得享上帝的榮耀。

2:13-16 保羅繼續強調,他確信帖撒羅尼迦信徒是蒙揀選的(1:4)。他們信靠上帝的道(2:13);他們像猶太地的母教會一樣遭受逼迫(14節)。接著,保羅公開譴責背離信仰的猶太人。這些人與耶穌和先知為敵,最近還將保羅趕出帖撒羅尼迦(15-16節)。

2:13 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上帝的道,作為使徒,保羅明確宣稱他傳講的道具有絕對的屬天權柄,與一般人所說的話截然不同。他的使徒教訓實在是 “上帝的道”,信徒應當接受。運行在你們……心中,上帝的道在帖撒羅尼迦信徒當中仍然是活潑的(見林前1:18;來4:12)。

2:14 有其父必有其子,真正的後代必有其父輩的特質。毫無疑問,猶太地的教會是第一批真正的教會,也是保羅後來建立的所有教會的母會。所有後來的教會都可以按照第一批教會所確立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像猶太眾教會一樣,帖撒羅尼迦信徒也為耶穌遭受逼迫。本地人,受到反對福音的猶太人煽動,帖撒羅尼迦信徒的外邦同胞也起來攻擊他們(徒17:5-10)。猶太人,保羅非常愛他的猶太同胞,如果他們能歸信主,他甚至願意自己承受永遠的詛咒(羅9:1-3)。保羅在這裏指出,猶太人剛硬的心導致他們一直拒絕上帝的道(見太23:29-35)。

2:15 把我們趕出去,見徒17:5-10。猶太人一直與上帝的道為敵,因而做出種種惡行。保羅認為,他和傳道同工在帖撒羅尼迦的遭遇只是那些惡行中最近的一個例子而已。與眾人為敵(原文直譯:跟全人類為敵),能聽到讓人有機會得救的福音,這關係到所有人的福祉,因此阻擋福音的道路就是與全人類為敵。

2:16 忿怒臨在他們身上,已經到了極處(《和修》“憤怒終於臨到他們身上”),保羅在這裏可能想到:(1) 主後44-47年在猶太地發生的饑荒;(2) 主後48-49年在耶路撒冷發生的暴亂和殺戮;或(3) 主後49年猶太人被驅逐出羅馬。但以上三個都是地方性事件,影響範圍有限,似乎不至於使用如此強烈的語句。保羅所論到的可能是將來的事件。他在這裏的描述如同事件已經發生(希臘原文使用不定過去時),表示那是相當確定的事(如:可11:24;約13:31;羅8:30),或是事情已經開始應驗。

2:17~3:10 保羅為他和傳道同工的離開辯護。在2:1-12,保羅為他和傳道同工在帖撒羅尼迦期間所做的工作辯護;在2:17~3:10,保羅為他們的離開辯護。保羅表達了自己的關切,雖然他和傳道同工似乎是過早離開了帖撒羅尼迦,而且離開了一段時間,保羅自己試圖回去也未能如願,但他希望帖撒羅尼迦信徒不要誤解他們,以為他們沒有牧者心腸,不關懷信徒。

2:17 保羅和傳道同工因遭受逼迫而無奈地離開帖撒羅尼迦。暫時,提摩太近期的探訪結束了這次短暫的分離。離別希臘原文是aporphanizō,意為 “成為孤兒”,表達不情願的分離帶來極大的悲痛。面目離別,心裏卻不離別,人不在心還在,身體的離別並不表示心裏沒有關懷。我們極力地想法子……見你們的面,與帖撒羅尼迦信徒的想法相反,保羅和傳道同工一直嘗試返回帖撒羅尼迦。

2:18 我保羅,表明保羅是這封信的作者。保羅認為需要為自己離開帖撒羅尼迦這段時期辯護。撒但阻擋了我們,撒但用什麼方法阻擋保羅和帖撒羅尼迦信徒相聚,我們無法知道。

2:19-20 保羅盼望主再來的時候,將歸信的人 “呈獻” 在耶穌面前。這是他在基督裏的盼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冠冕,在競技比賽中勝出的人會獲得冠冕或花環。

One thought on “Study 2 帖撒羅尼迦前書 2 (1.7.29)

  1. 答:1. 一個忠心的基督徒事奉者的特徵包括:即使受逼迫、遭患難仍大有膽量;不傳繆道,有正直品格;不貪財取利;不用詭詐、諂媚的方法討人歡喜,而是一心討上帝喜悅;真誠無私,謙卑溫柔;有捨己的愛心;聖潔、公義、無可指摘。我特別需要的渴慕是聖潔公義,謙卑溫柔,與捨己的愛心。
    2. 在福音工作中,神的道居於中心地位:福音是由神的話所預告的,也由神的話所證實。而神的道也是福音的內容與核心,因為耶穌基督就是神的“道”成了肉身。此外,神的道會藉著福音僕人的宣講,運行在選民內心,使他們接受聖道的權威,信而順服(二13也描述了“正典”形成的過程。正典不是由人開會決定的)。神的道在聽的人身上會產生不同反應。有些人歡喜領受(靠著聖靈恩典的工作),神的道就在他們心中運行,生發信心;有些人會硬心拒絕,甚至反唇相譏、破壞福音;另一些人則自以為中立,冷淡以對,但實則仍是抵擋福音。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