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6 2 Thessalonians 1 (1.8.2)

研經題目:
1. 5~12節。當人為基督受苦時,有哪兩樣期望在基督再來時會成就的事情,應當使我們得安慰呢?那時基督會作另外哪兩樣事情呢?
2. 請注意保羅感謝的主題和他為帖撒羅尼迦之同道的禱告。你也是這樣為別人禱告嗎?試將你的基督徒生活的目標,與這裏所暗示之那些可取的目標加以對照。
注:
1. 5節。「神公義判斷的明證」:就是說,因為神是公義的,必會提供證據,證明祂實行審判的日子,以及公義的報應必定會臨到。 2. 7~10節。比較賽六十六15、16;太十三40~43;路三17。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2 序言。這個序言與帖前1:1非常相似(見注)。關於作者身份,見 “導論:作者和書名”。本書信1:1顯示,保羅、西拉和提摩太三位傳道人仍然在一起同工,可見《帖撒羅尼迦後書》的寫作時間離《帖撒羅尼迦前書》不久。
1:3-12 為受逼迫的信徒感恩並安慰他們。在希臘原文中,3-10節是一個很長的句子,保羅為帖撒羅尼迦信徒感恩和鼓勵他們。
1:3-12 保羅代表帖撒羅尼迦信徒獻上感恩的禱告。他首先讚美他們對神的信心和對彼此的愛心(帖後1:3)。然後他稱讚他們在面對逼迫時的忍耐,他稱這是神公義審判的證據(第4-5節)。然後,保羅警告那些反對上帝子民的人將受到嚴厲的懲罰(6-10節)。本節以為帖撒羅尼迦人的信心代禱結束(11-12節)。(FSB)
11:3-4 感恩。帖撒羅尼迦信徒即使遭受患難也充滿信心和愛心,保羅為此獻上感恩。
1:3 我們該……這本是合宜的,雖然帖撒羅尼迦信徒對主的再來有些誤解,憂心忡忡(2:1-2),但保羅認為,為他們感謝上帝是合理且必要的。保羅特別為他們不斷增長的信心和愛……心(參帖前3:6)感恩。這裏沒有提到 “盼望”(參林前13:13;帖前1:3,5:8),可能暗示這是帖撒羅尼迦信徒所缺乏的。信徒之間相愛的心也都充足(《和修》“……也都增加”),說明保羅在帖前3:12的禱告蒙了上帝的應允。
1:4 保羅和傳道同工稱讚帖撒羅尼迦信徒,在上帝的各教會裏為他們誇口,因為他們在持續且猛烈的逼迫和患難中,表現出忍耐和信心。
1:5-10 耶穌再來時必施行公義。有一些現代譯本(如《和修》和《英語標準譯本》)從第5節開始一個新的分段。惡人必受懲罰,義人必被證明是無辜的。
1:5 帖撒羅尼迦信徒在逼迫中有忍耐和信心,成為上帝公義判斷的明證。上帝賜給他們恩典使他們能忍耐,顯然上帝與他們同在,並使他們配得進入上帝的國。參腓1:28,腓立比信徒在逼迫中所顯出的無畏和忍耐,證明(希臘原文endeixis,與本節 “明證” endeigma的詞根相同)他們在耶穌再來時必定得救,他們的敵人卻要被毀滅。
1:6-7a 毋庸置疑,上帝的審判是公正的,祂按照同態治罪法則(拉丁文lex talionis)施行審判:那些現在加患難給(希臘原文thlibō)帖撒羅尼迦基督徒的人,將要承受患難(希臘原文thlipsis,詞根相同的名詞);那些遭受逼迫的信徒,將要在主再來時得到拯救。與我們同得……,不論是現在為主受苦,還是耶穌再來時得著拯救,帖撒羅尼迦信徒都不會孤單,因為其他基督徒也有相同的經歷。
1:7b 當主耶穌……從天上……顯現(參帖前4:16-17),就是主再來的時候,上帝的公義審判必要全面臨到。耶穌被稱為 “主”,這稱謂證明祂就是施行最後審判的耶和華上帝(見賽64、66章;參 “馬可福音導論:關鍵主題”)。在火焰中,耶穌的審判將是可怕和毀滅性的,祂要使不聽從上帝福音的人心生恐懼,見賽66:15-16;但7:9-10。
1:9 耶穌再來時,不聽從上帝福音的人要受刑罰,就是永遠沉淪。這種毀滅性、無休止的懲罰,就是與耶穌永遠分離。關於不聽從上帝福音的人最終要被消滅的觀念,見太25:46;啟14:9-11。
1:10 主降臨,當主的日子(那日子)臨到,耶穌來拯救祂百姓的時候,不聽從上帝福音的人要受懲罰,信徒要得獎賞這兩件事會同時發生。帖撒羅尼迦信徒對於主再來的時間感到十分困惑(2:2)。保羅在1:7b-10描述末日的情況可能會緩解信徒的憂慮。那時耶穌會在祂的聖徒身上得榮耀,即別人會在聖徒身上看見祂的榮耀(見羅8:17-18、30)。聖徒,希臘原文是hagios的複數形式。主再來的時候,信徒得著最終、完全的更新,成為聖潔,無可責備(見帖前3:13,5:23-24):耶穌要在一切信的人身上顯為希奇(《和修》“使一切信的人感到驚訝”)。保羅認為帖撒羅尼迦信徒也屬於這個群體,所以他說:我們對你們作的見證,你們也信了。傳揚福音,就是見證上帝藉著基督所施行的拯救工作。
1:11-12 禱告。保羅為帖撒羅尼迦信徒禱告,祈求上帝使他們與所蒙的呼召相配,以致耶穌可以在他們身上得榮耀。
1:11 因此,即因為前面5-10節的內容。我們的上帝,提到上帝的時候,保羅視自己與帖撒羅尼迦信徒為一體。看你們配得過(《和修》“看你們……相配”),保羅在1:5宣稱,基督審判的日子臨到時,帖撒羅尼迦信徒將被看為配得(希臘原文kataxioō)上帝的國:保羅在這裏為他們禱告,祈求上帝現在就使他們行事為人配得過(希臘原文axioō)所蒙的召(見帖前2:12)。所羨慕的良善,即上帝賦予人行善的心志。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就是被信心激發而做的工作。
1:12 照著我們的上帝並主耶穌基督的恩,帖撒羅尼迦信徒若在日常生活中尊奉基督為主,基督的名就得著榮耀。
誠之按:12節,上帝“並”主耶穌基督的“並”,可譯為“就是”。在希臘文中,“我們的上帝”與“主耶穌基督”共用一個定冠詞,表明兩者有緊密的關係。有人甚至認為這句話可以譯作“耶穌基督我們的神和主”;這樣,這就是一節明顯地以“神”這一語詞來指耶穌基督的經文,雖然這樣的經文在新約聖經並不常見(但絕非沒有;參羅9:5;多2:13;彼後1:1)。不過,在上下文中,11節的“我們的神”和“主耶穌基督”應該是指不同的個體,這亦是本句在希臘文較自然的讀法。無論如何,我們要留意,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後書中,常以另一些慣用語把基督和父神緊密地聯繫起來(例如,1:1-2,2:16,;帖前1:1,3:11),顯然假設了基督具有神性。因此,無論何種譯法,聖父和聖子同尊同榮都是顯而易見的。
1:3-12 保羅在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第二封信中,像第一封信一樣,以使徒的恩惠平安的祝福開始並結束(2節;3:18)。在迫害和苦難中,帖撒羅尼迦人繼續在對彼此的愛心、堅忍和信心中成長,因此保羅和他的同伴們感謝神,並為他們誇口(1:3-4)。保羅繼續按照他前一封信中的思路鼓勵教會,努力讓他們對耶穌基督的即將再臨充滿信心。當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面臨迫害和苦難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失去對我們的確據和盼望的把握。我們可能會懷疑我們的苦難是否表明上帝在我們的生活中缺席。我們懷疑上帝是否會從敵人的攻擊中帶來解救或伸冤。雖然當苦難和迫害進入我們的生活時,我們有時會懷疑上帝的福音應許,但這種考驗是我們屬於祂的證據(第5節)。正如耶穌自己通向榮耀的道路是藉著痛苦,在這個很自然地與我們的上帝和祂的福音相對抗的世界上,祂的門徒也是如此(參可10:42-45)。然而,正因為我們是蒙召的上帝國度的公民,我們將被這地上的國度不信的公民迫害——就像他們迫害耶穌那樣。然而,最終,那些反對主的人將遭受永遠沉淪的刑罰(帖後1:9)。我們也可以在福音的應許中找到盼望,即耶穌必要再臨受人敬拜,在所有已信的人中受到讚歎(第10節)。在基督再來時,我們將敬拜主耶穌,因為上帝宣告我們因基督的價值而配得敬拜基督。這同一位神將使我們配得上祂的呼召,為了我們永恆的利益和基督永恆的榮耀——一切都按照祂榮耀的恩典(第11-12節)。(GTB)
答:1. 人為基督受苦,在基督再臨時可以期望兩件事:(1) 上帝會報應那些加患難給我們的人;以及 (2) 使這受患難的人得到平安。那時基督還要作另外兩件事:(1) 使不聽從福音的受永遠沉淪的刑罰,就是離開主的面和祂權能的榮光;(2) 基督在祂聖徒身上得著榮耀;信徒也在祂身上得榮耀。
2. 保羅為信徒在信心和愛心上的增長,為他們在迫害患難中仍存忍耐和信心而感謝;為恩惠平安臨到信徒身上,為他們配得過所蒙的恩召而禱告。這裏暗示的基督徒生活的目標包括:在信心與愛心上增長,不斷充實;在逼迫患難中長存忍耐和信心;配得過所蒙的呼召,使基督在我們身上得榮耀。這些也是我的目標。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