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出生。 夏甲和以实玛利被逐。与亚比米勒立约。
研经题目
- 上帝在这里成就了什么「不可能」的应许?
- 你曾抓着上帝什么应许呢?你怎知一定能实现?
- 想象夏甲被逐时的心情。上帝为她和以实玛利预备了什么?
- 亚伯拉罕怎样更经常地让上帝在他与别人的关系中有分?在他身上正发生什么事?
- 你认为亚比米勒为何相信亚伯拉罕是有上帝同在的——是亚伯拉罕的行为还是上帝的信实呢?
- 33节提到上帝的名,这显出上帝有什么属性?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21:1-21 以撒出生。上帝的应许成就,撒拉为亚伯拉罕生子,取名以撒。在适当的时候,上帝吩咐亚伯拉罕送走夏甲和以实玛利,确认以撒为亚伯拉罕的继承人。虽然以撒的身份比以实玛利尊贵,但上帝没有忘记夏甲和她的儿子。
21:1 按着先前的话,见17:16、19、21。
21:2 到上帝所说的日期,见18:10、14。
21:3 以撒,上帝在17:19向亚伯拉罕宣告这个名字(名字的意思见17:19注)。
21:4 遵照上帝在17:12的吩咐,亚伯拉罕为以撒行割礼。
21:5-7 这里强调以撒的出生出人意料,因为亚伯拉罕和撒拉都已经年纪老迈。
21:5-7 撒拉在第6节对嬉笑的评论提供了对以撒这个名字进一步的双关语文字游戏,以撒名字的意思是“他笑了”(17:17-19,18:12-15)。不信的嘲笑现在变成了欢乐的笑声,因上帝为这对老夫妇提供了一个儿子。
21:8-21 夏甲和以实玛利被逐。以实玛利离开亚伯拉罕的家,表明他不再是亚伯拉罕的主要继承人,这是原先的假设,因他是亚伯拉罕的头生子。(BTSB)
21:8-11 撒拉赶走夏甲和以实玛利,除去以撒在继承产业上的威胁。以撒的出生和以实玛利被赶走这两件事,由6、9节的希伯来语词「欢笑」、「嘲笑」连在一起;而更重要的联系是上帝的话语,确认以撒必会生出(1节)并承受产业(12节)。亚伯拉罕再一次愿意顺服(14节;见20:8注),而领受上帝的应许(12节)(圣经研修版)
21:8 以撒断奶的日子,当时以撒大概两三岁。
21:9 译作戏笑的希伯来原文动词意思含糊,也可译作 “嘲笑” 或 “玩耍”(诚之按:《新译本》作“嬉戏”),从动词形式来看,“嘲笑” 的可能性更大,加4:29也这样解释。以实玛利大概嘲笑以撒是上帝赐给亚伯拉罕应许之子。
21:9 撒拉看见:撒拉按以前与夏甲相处的经验(16章),看出以实玛利蔑视以撒的含意,以及看出以撒威胁着自己儿子的继承权。嬉戏:这个希伯来语词的词根是「笑」的意思(6节),但按上下文理,意思是「恶意讪笑」。婢女的儿子迫害自由妇人的儿子(加4:29)。(圣经研修版)
21:9 以实玛利对以撒的态度使撒拉苦恼。以实玛利,此时大约16岁,嘲笑他的弟弟(参加4:29)。戏笑,这里所用的希伯来语词可能意味着这里是在戏谑地笑,是对以撒这个名字的进一步文字游戏(见第5-7节的注释)。(BTSB)
21:10 虽然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但撒拉不想他和以撒一同承受产业。保罗在加4:30的两约 “寓言” 中,引用了撒拉的话。
21:11-13 亚伯拉罕不愿意遣走以实玛利,但上帝安慰他,告诉他这是最好的安排。
21:12 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虽然以实玛利比以撒年长,但上帝肯定以撒的位分高于以实玛利(见17:19)。罗9:7和来11:18重申这件事的重要意义。
21:12-13 然而,上帝介入了,确认了以撒的特殊地位,并再次向亚伯拉罕保证,以实玛利将成为一个大国(17:20)。21:12 才要称为你的后裔。尽管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的头生子,但上帝确认亚伯拉罕的后裔将通过以撒来追溯。如同17:19-21,上帝要祝福万国的计划,其实施与以撒有关。其他圣经作者指出,上帝拣选了以撒而不是以实玛利。上帝应许与以撒立约,使亚伯拉罕有信心相信,如果有必要,上帝会使以撒复活(来11:17-19)。保罗利用这节经文表明,并不是所有亚伯拉罕的亲生子女都自动成为“应许之子”(罗9:8;见罗9:6-13)。上帝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实现祂的救赎计划。(BTSB)
21:14 搭在她的肩上,又把孩子交给她(原文直译:把东西连同孩子,搭在她肩上),希伯来原文的表达似乎是说,亚伯拉罕把以实玛利放在夏甲的肩上,但这不大可能,因为以实玛利当时已经大约16岁(见16:16,21:5、8)。在离别时,亚伯拉罕最后做的事是把以实玛利交给夏甲,大概是在把饼和水搭在夏甲的肩上之后。“孩子” 的希伯来原文(yeled)可指比以实玛利年纪更大的青少年,如:37:30中的约瑟。别是巴的旷野,这个地区很难找到水源,因此人工挖出来的井似乎是主要水源(见21:30,26:18-22)。关于 “别是巴”,见21:31注。
21:15-16 皮袋的水用尽了,又找不到水源,夏甲绝望地放声大哭。
21:17-18 上帝听见童子的声音(17节),虽然这里没有提到童子的名字,但“以实玛利”的希伯来文意思是 “上帝听见”(见16:11)。上帝介入搭救夏甲,并宣告她的儿子将要成为大国(18节),呼应13节赐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虽然是以实玛利的不当行为导致他被赶出亚伯拉罕的家,但上帝重申祂的应许,“我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21:18)。
21:21 巴兰的旷野,是西奈北部的中央地区。
21:22-34 亚比米勒与亚伯拉罕立约。亚比米勒承认亚伯拉罕大有能力,因此与他立约,以保护双方。
21:22-34 与亚比米勒立约。与亚比米勒签订的这个条约(参见第20章)标志着在实现应许方面又迈出了微小但决定性的一步。根据该条约,亚伯拉罕获得了对别是巴附近一口井的合法权利。对于一个完全依赖保证其羊群有水喝的牧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准备。这是亚伯拉罕在迦南地获得的第一个立足点。为了表示对上帝的感谢,亚伯拉罕种植了一棵垂丝柳树,并献上敬拜(33节)。(NBC)
21:22-23 亚比米勒,见20:2注。凡你所行的事都有上帝的保佑,亚比米勒知道亚伯拉罕兴盛是出于上帝。
21:25-30 在立约前,亚伯拉罕提出一口水井的归属问题。立约或条约是为了避免双方发生冲突。送七只母羊羔给亚比米勒,确定亚伯拉罕拥有那口井。
21:31 根据亚伯拉罕送礼物给亚比米勒一事,别是巴的希伯来文意思大概是 “七之井”,但希伯来文的 “七”(sheba‘)和 “誓”(shebu‘ah)很相似,因此意思可能是 “盟誓的井”;或者这名字本身一语双关。由于亚伯拉罕过着半游牧生活,并且需要在那里挖井,因此当时大概没有人在那地定居。后来那地有人居住,才为这口井命名(见26:33)。别是巴镇位于南地的北部,后来因成为以色列的南陲而闻名(如:士20:1;撒上3:20)。
21:32 非利士地,一般认为这里使用 “非利士” 一词,是犯了一个年代上的错误,因为这个名称通常与来自爱琴海的非迦南人有关,他们大概从主前1180年开始才居住在迦南地西南部,比亚伯拉罕生活的年代晚了近一千年。因此,这里和其他地方使用这个名称,可能是代替一个年代更早、语意含糊的词;《创世记》有好几个地方也是改用较后期才使用的词语(见14:13-16注;另见 “导论:作者、书名和写作时间”)。另外,许多迦南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一些来自爱琴海的人,尤其是克里特人和塞浦路斯人,可能在亚伯拉罕时期已经定居在迦南地的西南部。这样,这些与亚伯拉罕和以撒(见26章)打交道的人,可能与后来的非利士人来自相同的地区,而在《创世记》流传的过程中,就采用非利士人这个比较普遍的名称来代指他们。在《撒母耳记上》,非利士人是以色列人的主要敌人。
21:33 永生上帝(希伯来原文’EL’Olam),希伯来原文’El是闪族指称 “上帝” 的常用语,后面加上属性词 “永生”(希伯来原文’Olam),见14:18注。(诚之按:垂丝杨柳是常绿树,象征生命和上帝的祝福。)
第17日 创世记廿一(1.2.17)
以撒出生。 夏甲和以实玛利被逐。与亚比米勒立约。
1.上帝在这里成就了什么「不可能」的应许?
上帝在这里成就了「不可能」的应许:按照常例一百岁和九十岁的两位已衰败和年迈的老人有了一个孩子。
2.你曾抓着上帝什么应许呢?你怎知一定能实现?
我曾抓着上帝‘【申5:10】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的应许;
我透过《圣经》上帝的话和圣灵在心中的引导知道一定能实现。
3.想象夏甲被逐时的心情。上帝为她和以实玛利预备了什么?
想象夏甲被逐时的心情:痛苦忧伤,她只是一位作为附庸财产的使女而已。
上帝为她和以实玛利预备了:即时的恩典‘水用尽时的一口水井’和永久的应许‘以实玛利的后裔成为大国’。正像我们今天在疫情中,当仰望神,神不单“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而且应许保护看顾我们,直到见神的面。
4.亚伯拉罕怎样更经常地让上帝在他与别人的关系中有分?在他身上正发生什么事?
亚伯拉罕透过他与人互相平等的立约,不恶待人,以及他的信,更经常地让上帝在他与别人的关系中有分。
在他身上正发生的事:正在受欺负–自己挖的井被霸占,还要用七只羊羔送给亚比米勒作为自己挖井的证据。
5.你认为亚比米勒为何相信亚伯拉罕是有上帝同在的——是亚伯拉罕的行为还是上帝的信实呢?
我认为亚比米勒相信亚伯拉罕是有上帝同在的——是亚伯拉罕的行为也是上帝的信实;他与亚伯拉罕在井的事情上的经历,和看见发生在亚伯拉罕身上的事(上帝的祝福,老年得子等等)相信亚伯拉罕是有上帝同在的——是上帝的信实。
6.33节提到上帝的名,这显出上帝有什么属性?
这显出上帝有的属性:自有永有。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