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财主的比喻。

研经题目
- 这个人怎样误解了耶稣的目的?
- 详述耶稣对下列几方面的论点:(a) 诚实的积财容易引发的态度(试在那比喻里的代名词下划线);(b) 对财物的正确态度;(c)上帝对财物的估价(与生命的价值比较); (d) 应当怎样处理财物?为什么?
- 对财物的正确态度,怎样反映出对上帝的正确态度?
- 耶稣怎样指出上帝不单关心人的灵魂,也关心人的「全人」?
- 忧虑为何是毫无价值的?
- 乌鸦、百合、野草(那时巴勒斯坦是以野草作燃料的)是怎样倚赖上帝的?它们证明了一个什么原则呢?
- 关于:(a) 生命,及(b) 天国,这段经文教训我们什么?
- 你在什么实际的方式上看到上帝是关心和看重你的呢?
【经文注释】(摘自《圣经研修本》)
12:13-15 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紧接着这个请求,耶稣讲了关于贪婪的教导,因此大概这人的请求是出于他个人的贪欲。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尽管耶稣是万有的主宰,但祂非常谨慎,避免介入与自己在地上的工作和传道无直接关系的事,祂想要人自己找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参9:24-25,12:22-34。
12:19-21 无知的人哪(原文直译:蠢材),讽刺的是,这人煞费苦心地为自己(在地上)的需要做准备,结果却作了糊涂人。他受到谴责是因他没有尽到道德上的责任,去关心他人的需要,而只顾为自己积财,在上帝面前却不富足。虽然这节经文并没有禁止积蓄钱财,但耶稣清楚地提醒祂的听众,要警惕钱财对永生的危害,因为钱财引诱人变得自满、自负和贪婪。虽然那有钱的糊涂人期待悠闲安适的日子——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但等待他的却是与上帝永远隔绝的结局。正如耶稣的斥责所印证的:“今夜必要你的灵魂”。
12:22-25 所以,即因着13-21节所教导的真理,你们不要……忧虑。信徒不应当忧虑,第一个原因在23节:因为生命胜于……;第二个原因在24节:你们……是何等地贵重,参太6:26注;第三个原因在25节:因为没有人能掌控自己的生命,甚至连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也不能。生命(或 “灵魂”;希腊原文psychē)和身体指整个人。“一刻” 按字面意思是 “一时”(希腊原文pēchys),大多数解经家把它看作是一个比喻,意指把人的寿命加长一个标准度量单位。
12:25-27 耶稣用了两个 “以小见大” 的论证(25-26节和27节;参以下经文注释:1:11-13,12:6-7,13:15-16,18:1-8),以肯定上帝对祂儿女的看顾。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参王上10:4-5;代下9:5。
12:28 野地里的草……丢在炉里,在古代巴勒斯坦,由于缺乏木柴,干草常被用作燃料。你们这小信的人哪,暗示信心不足,而不是没有信心(参太6:30,8:2b,14:31,16:8)。
12:29 不要求,意思不是要人不去工作挣钱养活自己(参帖前4:11-12),而是提醒人不要忧虑,不要一味地追求吃什么,喝什么。那么,人应该追求什么呢?参路12:31。
12:33-34 变卖所有的賙济人,是本书非常强调的一个重点,见 “导论:关键主题”。永不坏的钱囊比喻人藏宝的地方。因为信徒的财宝储藏在天上,所以他的 “钱囊”(在天上储存他财宝的库房)永不损坏,他的财宝用不尽,既不怕贼偷,也不怕虫蛀(参太6:19-21)。有别于世人只顾向钱看,门徒的特点是极其慷慨,尤其在賙济穷乏人上。这里更有永恒的含义,因为,正如耶稣严厉的警告,你们的财宝在哪里(无论是在地上或是在天上),你们的心也在那里。这句用作总结的箴言(路12:34),强调心之所在的重要性。在整本《圣经》中,心代表一个人及其最深处欲望的中心,包括他的理智、信念、情感和意志。从一个人最珍视的东西,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本质。
第29日 路加福音十二13~34(1.2.29)
无知财主的比喻。
1.这个人怎样误解了耶稣的目的?
这个人只关心今生的事,今生积攒拥有的财物,误解了耶稣的目的是要拯救人脱离罪恶得永生。
2.详述耶稣对下列几方面的论点:(a) 诚实的积财容易引发的态度(试在那比喻里的代名词下划线);(b) 对财物的正确态度;(c)上帝对财物的估价(与生命的价值比较); (d) 应当怎样处理财物?为什么?
耶稣对下列几方面的论点:
(a)诚实的积财容易引发的态度:对财物贪心、不满足,忽略灵魂的需要;
(b)对财物的正确态度:知足,正确使用,积攒财宝在天上;
(c)上帝对财物的估价(与生命的价值比较):灵魂永远的归属更重要;
(d) 处理财物: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当积攒财宝在天上。
3.对财物的正确态度,怎样反映出对上帝的正确态度?
会透过正确的赚取、使用财物(对财物的正确态度),而对上帝赐予的感恩和知足(反应出对上帝的正确态度)。一味的追求财宝,就是对上帝的供养没有信心。
4.耶稣怎样指出上帝不单关心人的灵魂,也关心人的「全人」?
耶稣透过对门徒的教导(飞鸟、植物等的生命)的比喻,指出上帝不单关心人的灵魂,也关心人的「全人」(全人都在上帝的保守之中)。
5.忧虑为何是毫无价值的?
因为我们的忧虑只是我们眼界内的忧虑,是无意义的,只会使人小信,忘记神的供应,并不会使事情、生命得益处,反而有损。
6.乌鸦、百合、野草(那时巴勒斯坦是以野草作燃料的)是怎样倚赖上帝的?它们证明了一个什么原则呢?
乌鸦、百合、野草:它们不种、不收、不积攒,完全仰依赖上帝的看顾。
它们证明的原则:上帝一直在管理看顾祂所造的万物。
7.关于:(a) 生命,及(b) 天国,这段经文教训我们什么?
关于(a) 生命这段经文的教训:生命在神的手中,当注重灵魂的需要;
关于(b) 天国这段经文的教训:当寻求神的国,积存财宝在天上。
8.你在什么实际的方式上看到上帝是关心和看重你的呢?
在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看到上帝是关心和看重我的。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