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19 羅馬書 11:1~10 (1.10.7)

Study 19 Romans 11:1~10 (1.10.7)

研經題目:

1. 這段經文舉出哪三種理由,證明神並沒有完全棄絕以色列人?

2. 蒙救贖的餘數是怎樣承受了那福分,而其餘的人又怎樣失去救恩呢?這種結果在神那方面,和人這方面的責任是什麼呢?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11:1-12 保羅表達了他對猶太同胞的關切(9:3與注釋),同時肯定了上帝主權揀選的權力,祂有絕對的自由憐憫或刑罰不信的人(9:14-33)。在這裏,保羅承認以色列拒絕基督是上帝主權計劃的一部分,也就是要把救恩擴展到外邦人(非猶太人),但他堅持認為上帝對以色列的計劃還沒有結束,他們還是祂的選民。(FSB)

11:1-10 保羅現在尖銳地問道,神是否已經棄絕了祂的百姓?使徒自己就是證據,證明神並沒有完全、終極地拒絕祂所仁愛的百姓。就像在以利亞的時代,在以色列可以找到一群相信的餘民一樣,現在仍然有一群靠神的恩典所塑造的餘民。因著恩典,選民得到了他們所尋求的救贖,其餘的人則是頑梗不化的。(BTSB)

11:1 大多數以色列人不信,是否意味著上帝棄絕了祂的百姓?保羅本人就是上帝所保存的餘民,他以自己為例,表明上帝並沒有與以色列人斷絕關係,上帝必定成就祂對百姓的應許。

11:2 上帝預先所知道,見8:29注。

11:3-5 以利亞絕望地以為以色列將會滅亡,但上帝使以利亞確信,他已經為以色列留下了餘數。上帝將來會成就祂的拯救應許,這給以利亞帶來了盼望。在保羅時期,正如在以利亞時期(4節)和今天一樣,猶太人中有一些 “餘民” 因上帝揀選的恩典信了基督(參9:27-29)。

11:6 揀選和恩典密不可分,兩者都表明救恩唯獨出於上帝的工作,與行為無關。關於恩典,另見4:4-5;徒15:11;弗2:8-9。

11:7-10 保羅綜合引用賽29:10和29:4,說明上帝任憑以色列人頑梗不化,以致他們無法看見和聽見。保羅接著(9-10節)引用大衛的詩篇,表達對那個時代拒絕基督的猶太人痛心疾首(詩69:22-23)。

一个有关“Study 19 羅馬書 11:1~10 (1.10.7)”的想法

  1. 1. 這段經文舉出哪三種理由,證明神並沒有完全棄絕以色列人?
    答:保羅以上帝揀選自己(11:1b)為例,也用以利亞時代上帝揀選餘民(11:2-4)為例,以及“今天…還有所留的餘數”(11:5)來證明上帝沒有棄絕以色列民。
    2. 蒙救贖的餘數是怎樣承受了那福分,而其餘的人又怎樣失去救恩呢?這種結果在神那方面,和人這方面的責任是什麼呢?
    答:蒙救贖的餘數是靠著恩典蒙揀選而得救的,其餘的人則是沒有蒙揀選,上帝任憑他們留在罪中,就成了頑梗不化的。這就是改革宗教會所持守的預定論(揀選與遺棄)的教義。因此,在人的救恩這件事上,上帝的角色是以主權施恩揀選,而人的責任則是信靠福音、信靠基督。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