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0 出埃及記 28 (1.10.22)

Study 20 Exodus 28 (1.10.22)

研經題目:

1. 關於穿戴祭司聖服的次序,請參利八7~9。每一件聖服都有某種重大的意義:細麻布的內袍(39節)表示大祭司是一個公義的人;藍色的外袍(31~35節)表示他是一個屬天的人;刻著各支派名字的以弗得(3~29節)表示他是人的代表;冠冕上面的金牌(36~38節)表示他是一個聖潔的人。試從這幾方面思考穿戴祭司聖服之以色列的大祭司如何作了基督的一個預表。

2. 我們從這一章中關於為別人而進到神面前的方法可以學到什麼教訓呢?我們必須怎樣披戴,我們有應當注意要作的事嗎?

注:

1. 以弗得是一件馬甲,遮住胸部和背部。

2. 胸牌大概是一個繫在以弗得上面的小袋或囊,又叫做「決斷的胸牌」,因為它裏面裝著烏陵和土明,它們是用來判斷神的旨意的。比較民廿七21;拉二63。它們的正確形狀及用法現在已不可得而知了。

3. 亞倫把各支派的名字負在他的肩上(能力的部位)和他的胸前(愛情的部位)。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28:1-43 為祭司製作聖服。這段經文記述了亞倫和他兒子要做祭司事奉上帝(1節)的命令,並且描述了為亞倫(2-39節)和他兒子(40-43節)製作的聖衣。

誠之:關於穿戴祭司聖服的順序,請參利八7~9。

28:1-43 儘管上帝的子民已經聽見了上帝的聲音(20:19-21),儘管他們要成為 “祭司的國度”(19:6),上帝還是設立了一個祭司職位,在祂自己和子民之間進行調解(28:1-2)。祂從“以色列人中”(1節)揀選了亞倫和他的兒子,按這種方式服事,也就是與他們的同胞認同,作為代表,並在軟弱中服事(來5:1-4)。上帝給亞倫穿上了“聖衣”,用來遮蓋他的罪性,使他適合站在上帝面前(出28:4)。這些衣服與帳幕的面料相同,表明祭司的事奉是屬天的。此外,決斷的胸牌也有12塊石頭,上面刻著以色列各支派的名字;這胸牌放在這位置是為了把各支派“帶在胸前”[over his heart;直譯:放在心上](14-30節)。他的頭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刻著”歸耶和華為聖“(第36節)。耶穌,我們的大祭司,蒙上帝揀選作祭司;祂在我們的痛苦和順從中與人類認同,好叫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來2:17-18;5:5-10)。祂不需要聖衣遮蓋祂的罪;因祂是無罪的(來4:14-15),祂是“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來7:26)。祂在為祂的子民代求時,把祂的子民放在心上,而且祂持續這樣做(來7:25)。祂使我們披戴祂的義,使我們與祂的祭司職任有分(彼前2:9;啟1:5),遮蓋我們的罪,“歸耶和華為聖”。(GTB)

28:1 亞倫和摩西的家譜記載了亞倫……兒子的名字(6:23),以保存他們作為祭司的譜系記錄。這裏記敍亞倫兒子的方式與之前不同,按照《希伯來聖經》的排列,這裏顯示是兩人一組:拿答和亞比戶、以利亞撒和以他瑪。將拿答和亞比戶放在一起,似乎要突出這二人,引領讀者根據他們在出埃及事件中的經歷(見24:9-11)來理解他們的死亡(見利10:1-2)。

祭司(亞倫的後人)負責獻祭事宜,看管敬拜的地方,又審判、祝福、教導、保管檔案和看守神聖的財物。

大祭司的聖服(150頁插圖)

這幅圖描繪大祭司穿的聖服(出28、39章)。用細麻布做成的聖冠上鑲著精金造的牌,牌上刻著希伯來文“歸耶和華為聖”。以弗得是用彩色的線撚成細麻做聖服的上衣,用巧工編織成的腰帶束起,有兩條肩帶,每條都鑲著一塊紅瑪瑙,瑪瑙刻上以色列12個兒子的名字。決斷的胸牌分成四行,每一行鑲著三塊寶石,每一塊寶石上都刻著一個以色列支派的名字。烏陵和土明也放在胸牌裏,用金鏈和金環繫在以弗得裏面。藍色的長袍是內袍,穿在以弗得裏面(利8:7-8),袍子的底邊一圈是用彩色線做成的石榴,石榴中間交替鑲著金鈴銷。白色的袍子或帶花紋的束腰外衣織著交錯格子的圖案,袍子下面大概是彩色線繡的裝飾帶子。

28:2 為榮耀,為華美,像帳幕及其部件一樣,亞倫的聖衣用珍貴的物料製成,顏色鮮亮,代表住在以色列民中間的上帝的榮耀(見150頁插圖 “大祭司的聖服”)。

28:2 聖衣。祭司的衣服只為祭司而設。為榮耀、為華美,這些衣服並不樸素。事實上,它們的設計是為了吸引人注目,以榮耀祭司的職分。(FSB)

28:5 金線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線,這些線的顏色與帳幕所用的材料和紗線的顏色相同(25:11、24、31,26:1)。這些材料意味著祭司接近上帝,並在百姓面前代表上帝(如:在監督獻祭,向百姓宣告祝福,教導百姓上帝的話語,斷案,以及作聖潔的榜樣時)。

雖然對衣服的描述可能並不完全清楚,但在28:2中很好地闡明了它們的目的:衣服要給亞倫顯明“榮耀和華美”,而且要在他奉獻之前準備好(第3節)。毫無疑問,賦予這種尊貴和榮譽的方式是使用昂貴的材料。而且,這些材料不僅昂貴,而且還與製作會幕的材料相似:金、藍、紫、朱紅色的紗線,細麻布、瑪瑙和其他寶石。祭司的衣服和會幕之間的這種相似性絕對不是偶然的,由此我們可以窺見這些衣服的意義。大祭司在事奉中被裝扮成會幕本身,就成了神與神的子民同在的焦點——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會幕。我並不是說我們要把這個比喻擴大到說上帝的靈“住在”祭司身上,就像祂住在至聖所一樣。相反,他們的衣服反映了他們蒙召服事之地的聖潔。(NIV App Commentary, Peter Enns, p. 530)

28:4 衣服。用與會幕相同的材料來製作祭司的衣服。因此,祭司職分在概念上和物質上都與聖所相聯繫。

28:6-14 以弗得是大祭司所穿的一件華麗的圍裙式外衣。它由兩條肩帶和一條腰帶固定(7-8節),這說明它至少延伸到大腿上部。肩帶上有兩塊紅瑪瑙,每塊瑪瑙上都刻有以色列六個支派的名字,按他們出生順序,鑲在肩帶上(9-12a節),象徵亞倫代表全以色列的角色(12b節)。兩條純金編織的鏈子連接在一起(第13-14節),以固定“胸牌”(第15-30節)。

28:9-30 祭司是上帝與以色列人之間的中保,他的調解工作是雙向的,他一方面代表上帝,另一方面代表以色列人。亞倫的長袍上的珠寶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亞倫代表各支派進到上帝面前。在以弗得(6-14節)上要有兩塊紅瑪瑙,每塊刻上以色列六個兒子的名字。決斷的胸牌(15-30節)要有十二塊不同的寶石,排成四排,每排三塊,每塊寶石分別以十二支派中的一派命名。以弗得與胸牌一同代表上帝賦予祂子民的價值,包括作為一個整體國家的價值(兩塊紅瑪瑙上各刻有六個名字),以及作為單個支派的價值(每塊寶石上各有一個名字)。請注意類似的寶石如何裝飾新耶路撒冷(啟21:12-21)。亞倫這兩件衣服也表明,他要在耶和華面前代表十二支派,以作紀念(28:12、29)。

28:30 烏陵和土明(見撒上14:41-42注)要放在決斷的胸牌裏,並且大祭司進到上帝面前時要帶著;但是經文沒有詳細解釋這兩個物件的功用。從《舊約》中提到烏陵和土明的一些上下文來看,無論這兩個物件是什麼,似乎都是用來尋求上帝對特定事項的判斷(見民27:21;撒上28:6;拉2:63;另見撒上23:9,30:7-8)。

28:31-35 祭司們直接穿一件藍色的袍子在以弗得下面。它的中間有一個洞(像套頭衫一樣),邊上有一個編織的邊緣加固,防止撕裂(第31-32節)。編織的石榴花夾雜著功能性的金鈴鐺裝飾其下擺,可能延伸到下腳(第33-34節)。這些鈴鐺的實際功能(第35節)強調了接近主時所涉及的固有的危險,它可能暗暗地警告說,任何未經授權的會幕服事肯定會導致死亡(參利10)。(BTSB)

28:35 使他不至於死亡,輕率地接近上帝可能會導致死亡(19:21-25)。祭司和百姓在帳幕裏的事奉,每一個環節都是有意義和有目的的,為要教導以色列人認識到上帝是聖潔的。上帝並不需要用鈴聲來提醒祂亞倫在場,但是亞倫進入和離開帳幕時鈴發出的聲音,是表示對上帝的恭敬和畏懼。

28:36-38 藝術家想像中冠冕的模樣,可見150頁圖 “大祭司的聖服”。祭司上戴的牌子,上面刻著的字宣告:祭司和那些他所代表的百姓,以及祭司的事奉,都歸耶和華為聖

28:36-38 刻了字的金“牌”,用藍色的繩索繫在細麻布作的冠冕的前面(第37節),這與大祭司的角色有關:他要“擔當罪孽”,與干犯以色列的“聖物”有關(第38節)。刻文(“歸耶和華為聖”)提醒以色列人大祭司的聖潔地位,他已被奉獻給上帝。只有歸耶和華為聖的人,才能為別人擔當罪孽——在這裏是指那些順便帶來的祭物可能是不蒙悅納的。因此,大祭司象徵性地預示了終極大祭司的工作。唯有耶穌是聖潔的(來7:26),因此代表其他人向上帝獻上了完美的祭物(彼前1:19)。(BTSB)

28:39-41 祭司腰間的繡花腰帶繫住長袍和麻布外衣(穿在長袍下面;29:5)。類似的,雖然更樸素,但為亞倫的兒子們設計的物品(第40-41節)也有同樣與眾不同的用途(第2節)。(BTSB)

28:42-43 亞倫和他兒子要穿上細麻布褲子(42節),免得他們擔罪而死(43節),這個要求闡述了20:26不要赤身地走到上帝的祭壇前的條例。這裏再次將它與伊甸園的比喻連在一起,在亞當和夏娃墮落之後,他們不得不穿著衣服來到上帝面前,祭司在帳幕裏服事時也必須如此。

One thought on “Study 20 出埃及記 28 (1.10.22)

  1. 1. 關於穿戴祭司聖服的次序,請參利八7~9。每一件聖服都有某種重大的意義:細麻布的內袍(39節)表示大祭司是一個公義的人;藍色的外袍(31~35節)表示他是一個屬天的人;刻著各支派名字的以弗得(3~29節)表示他是人的代表;冠冕上面的金牌(36~38節)表示他是一個聖潔的人。試從這幾方面思考穿戴祭司聖服之以色列的大祭司如何作了基督的一個預表。
    答:上帝從人間揀選祭司作祂和百姓之間的中保。祭司雖然也被軟弱所困(來5:2),但他作為百姓的代表,與百姓認同,也作為上帝的代表,接受百姓的獻祭。耶和華賜給他聖衣,以遮蓋他的罪性。他頭上冠冕前面戴著金牌,刻著“歸耶和華為聖”,表明他是分別為聖的,並象徵擔當罪孽(28:36-38)。以弗得(上衣)肩帶上的兩塊紅瑪瑙(28:9),以及決斷胸牌上的十二塊寶石,都刻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分別代表將以色列民擔在肩上(12:12)、放在心上(12:30)。以弗得裏面有藍色長袍(28:31)。這些服事和會幕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我們可以說,祭司就成了一個小型會幕,他們的服飾反映了他們蒙召服事的地方的聖潔。祭司也指向耶穌基督,祂是父神所揀選,作我們屬天的大祭司,道成肉身,與我們的軟弱認同,以體恤我們的軟弱(來2:17-18,5:5-10)。祂自己是聖潔無瑕的,不需要穿上“聖衣”。祂如今頭戴冠冕,擔著百姓的罪孽,“歸耶和華為聖”,高升上天,進到父神面前,且坐在父神右邊,把祂的百姓擔在肩上,放在心上,不斷地為他們代求。
    2. 我們從這一章中關於為別人而進到神面前的方法可以學到什麼教訓呢?我們必須怎樣披戴,我們有應當注意要作的事嗎?
    答:要為他人代求,自己必須是分別為聖的。我們如今披戴著耶穌基督所賜的義袍,可以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寶座前,奉耶穌基督的名,與其他聖徒彼此代求。我們也當以善行作裝飾,過敬虔聖潔的生活(提前2:10;彼前3:1-5),與我們所蒙的恩相稱。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