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24 出埃及記 33 (1.10.26)

Study 24 Exodus 33 (1.10.26)

研經題目:

接著是一段延宕的時期。這期間,百姓悲哀,摩西也將帳棚支搭在營外。神在雲柱中降臨,與他說話。

1. 這時神的態度:(a) 對百姓如何?(b) 對摩西又如何?

2. 本章的禱告和答覆怎樣表明:(a) 摩西的願望和信心之增長,和(b) 神的恩典之豐富呢?

注:

1. 1~3節。百姓悲哀的原因似乎是為了神勢將取消廿五8和廿九45與46所作的應許,而回復從前藉著祂的使者來引導的方法(比較十四19,十八20~23)。

2. 7節。這會幕(tent of meeting)不可能是廿六章所說的會幕(the Tabernacle)(雖然有時也用這名稱來稱呼它;如廿九42~44;卅五21),因為後者尚未建造。這顯然是一個普通的帳棚,在延宕期間(period of suspense)支搭在營外的。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33:1-23 摩西為百姓代求。在拜金牛犢事件(32:1-35)之後,上帝說祂不同百姓上去迦南地(33:1-6),百姓因此感到不安。支搭在營外的臨時會幕的出現,也使百姓對帳幕的前途產生了疑惑(7-11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摩西再次為以色列百姓(33:12-23)代求(見32:9-14)。摩西在擔當聖約代表的職分上,繼續邁向成熟。

33:1-8 上帝指示摩西帶領百姓去迦南地,並且再次應許,會有使者走在他們前面(見23:20),為他們開路。但是因為以色列人是硬著頸項的百姓(另見33:5,32:9,34:9),上帝說祂不會他們上去,以免滅絕他們。摩西為以色列人祈求上帝,請求上帝特別因為百姓的情況和他們需要祂的赦免,而與他們同去(見34:8-9)。

33:7-11 這個會幕與上文所記述的帳幕大不相同:會幕的位置離營很,並且在營外(7節);而帳幕是上帝將要 “住在他們中間” 的地方(25:8)。這段經文離開故事的主線,敍述百姓背約(32章)和上帝的回應(33:1-6)如何影響上文所記述的帳幕(25:1-31:17)。因為上帝繼續在雲柱中顯現(見13:21,14:19,24:15),並且維持與摩西的關係,與摩西面對面(פָּנִים地說話(33:8-11)(誠之按:[פָּנִים]是本章的鑰字,有時候翻譯為“同在”,例如33:14;另參創32:30註,「毗努伊勒」的字義),所以這段經文的後面部分都表達出期盼。摩西每次出入會幕,百姓都關注他,這預示上帝會透過摩西的代求(12-18節,34:8-9)承諾回到他們中間。

33:11 面對面,好像人同朋友說話一般。作為約的中保,摩西在先知中是獨一無二的(民12:6-8),他與上帝有更多的個人接觸(見第20節注)。因此,儘管目前危機四伏,但只要以色列有這樣一位中保,他們就有盼望。約書亞不離開會幕,大概是為了防止未經授權的人進入。(BTSB)

33:12-16 摩西再次代表百姓向上帝祈求(見32:11-13、30-32),懇求上帝不要忘記他們之間的特殊關係和這民是你的民(33:13)的事實。雖然上帝已經回心轉意,不再想滅絕所有百姓,但是祂只答應差遣使者帶領百姓進入迦南地。對摩西來說,這還是不夠好,他要求上帝自己陪伴他們(15節)。上帝接納他的請求,33:17~34:28描述上帝在摩西面前顯明祂的同在,35~40章敍述上帝透過建造帳幕公開地顯明祂的同在。

33:13 將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認識你。對上帝的真正認識取決於祂的自我啟示。關於這個祈求的答案,見34:6-7。求你想到這民是你的民。摩西祈求的核心是讓耶和華向以色列人展示祂的恩典。(BTSB)

33:14 我必親自(直譯:我的同在[“面פָּנִים”])必和你同去)。耶和華答應了摩西的請求,改變了祂先前單獨派他們去的決定(第3節)。安息,在應許之地安全定居(申3:20,25:19;約22:4,23:1;撒下7:1、11;參詩95:11)。這預示著在基督裏得著的屬靈“安息“”(太11:28- 29;來4:1- 11;啟14:13b)。見20:11注。(BTSB)

33:17-18 不管摩西多麼希望經歷上帝的榮耀,我們也應該根據摩西為百姓擔當聖約代表的職分這個主要事實,來理解摩西請求看上帝的榮耀(18節,見16:7注)這件事,而不應該認為他只是單純地尋求個人的經歷,以使自己得福。上帝說祂要與祂的子民同去(33:17),摩西就請求上帝顯明祂的同在,像祂在西奈山立約時所做的那樣(見24:9-11,15-18)。摩西甚至請求上帝更具體地承諾住在帳幕中,在祂的子民中間,這樣帳幕和百姓都會 “因我(上帝)的榮耀成為聖”(29:43-46)。

33:18-23 儘管耶和華做了讓步,但聖潔的神如何陪同這個有罪的民族而不滅絕他們(33:3;見第1節注釋)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34:9)。有鑑於此,摩西的新請求(第18節)不是要求更個人性的東西,而是讓他明確看見在第17節裏所做的保證。(BTSB)

33:18 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耶和華在雲柱(16:10)和降在西奈山的雲彩中彰顯了祂的榮耀(24:15-17)。此外,祂應許這種榮耀將使會幕成聖(29:43),而這正是所發生的(40:34-35)。第7-11節明確地將雲柱的同在與耶和華“面對面”對摩西說話連在一起(第11節),第34章最後強調了與耶和華直接說話對摩西的臉產生的榮耀效果(34:29-35)。因此,摩西可能要求獲得與他以前享受的經歷相似的經驗。耶和華的直接回應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上帝將要彰顯祂的榮耀,儘管祂必須為摩西提供庇護,使其不完全暴露在其榮光之下(19-23節)。(BTSB)

33:19-23 作為對摩西請求的回應,耶和華應允彰顯祂的榮耀(第22節),並通過宣揚祂的名讓人們進一步瞭解祂的性格。無論完全暴露(第20節)和部分暴露(第23節)于主的榮耀(第22節)之間有什麼區別,耶和華都答應了摩西的請求的精神。(BTSB)

33:19 上帝的話似乎在回應摩西的請求,祂向摩西顯明祂的道(13節)和祂的榮耀(18節)。經文指向上帝親自宣告將要來臨的事:“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和修》“…….並要在你面前宣告耶和華的名”,見34:5-6)…….我要恩待……要憐憫”(見34:6),保羅在羅9:15中引用了這句經文,表明上帝憐憫人是因為祂選擇這樣做。

33:20 ,指祂完整的、無中介的榮耀。透過中介的啟示在耶穌身上可以找到(約1:14-18;參太17:2)。“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雖然很明顯人可以看到神的某種顯現而存活下來(3:6,24:9-11),但這些顯然是例外(創16:13,32:30;士6:22-23,13:22;賽6:5);使摩西的臉上發光的似乎很可能是這樣的經歷(34:29- 35)。然而,沒有一個血肉之體曾見過神(約1:18,6:46;提前6:16;約壹4:12),也沒有人能在見到神的“面“(這裏;第23節)後倖存下來。(BTSB)

一个有关“Study 24 出埃及記 33 (1.10.26)”的想法

  1. 1. 這時神的態度:(a) 對百姓如何?(b) 對摩西又如何?
    答:在金牛犢事件(出32章)後,上帝對硬著頸項的百姓感到徹底絕望。上帝說祂不會同他們上去,以免滅絕他們(33:3、5)。但上帝應許要差遣使者行在摩西面前帶領他。摩西在營外支搭帳棚,耶和華降臨在會幕,對著摩西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33:11)。摩西進一步請求耶和華親自與以色列民同去。上帝就接納了他的請求,親自向摩西顯明祂的榮耀。
    2. 本章的禱告和答覆怎樣表明:(a) 摩西的願望和信心之增長,和(b) 神的恩典之豐富呢?
    答:摩西祈求耶和華與他們同去,否則以色列民就不知道他們在耶和華眼前蒙了恩,與地上萬民不同。耶和華答應了摩西的請求,說祂會顯出祂的榮耀。上帝的榮耀從摩西面前經過,且把摩西放在磐石穴中,並用手遮掩祂,摩西只見到上帝的背,而不是直接見祂的面(因為人見上帝的面不能存活)。摩西的願望是能更深地認識上帝,認識祂的道,看見祂的榮耀。上帝就實現了他的心願。上帝竟然樂意降卑,聽罪人的禱告,向人顯明祂的榮耀,這一定使摩西的信心得到增長,他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上帝恩典的豐盛。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