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LMS 30~41 Study 22~35
詩篇三十~四十一 共14課
Study 22 Psalm 30 (1.11.15)

研經題目:
1. 神將大衛從什麼危險中拯救了出來呢?有什麼跡象顯示那危險是非常大的呢?大衛:(a)在遭遇危險之前,(b) 在遭受危險之際,和 (c) 在他從危險中被拯救出來之後,他的心境怎樣呢?
2. 大衛從他的經歷,對於:(a) 苦難的有益的影響,和 (b) 他被拯救出來的目的,得到了什麼結論呢?他現在能作什麼是他以前不能同樣作的呢?比較林後一8~11。
【經文注釋】(摘自《聖經研修本》)
第30篇 根據題注,本詩是大衛為聖殿的奉獻儀式而寫的(聖殿的奉獻儀式在大衛死後才舉行,王上8:63)。除了30:4對敬拜者所說的話之外,本詩並沒有談及聖殿。本詩的主題是個人感恩,感謝上帝在個人生命歷程中始終看顧和拯救。題注以大衛的真實經歷作為背景,敬拜者可以將自己的經歷與大衛相比擬。
詩篇 30 標題表明這首詩是為bayit(“房屋”)的獻禮而寫的,通常被理解為聖殿。在大衛的時代,聖殿尚未建成,但這首詩可能是在某個時候為會幕的奉獻而寫的(見書6:24;士18:31;撒上1:7,在那裏這個希伯來語被用來指代會幕);或者大衛可能為聖殿的奉獻準備了這首歌,就像他為建造聖殿收集建材一樣(代上22)。更大的困難是,這首詩的正文裏沒有提到聖殿(介紹:特點和主題),而且這首詩是一首感謝醫治的歌。這首詩有可能是為會幕的奉獻而作的,而這一奉獻因重病而推遲,這樣,對醫治的感恩和對會幕的奉獻就匯合在一起。試圖將這首詩與歷代志上21:1~22:1中記錄的瘟疫聯繫起來的做法沒有考慮到大衛本人並沒有染疫。詩篇30是一首感謝疾病康復的詩篇,由兩段詩節(Stanzas:第1-5節和第6-12節)組成,每段詩節有兩個詩段(strophes;見《希伯來語詩歌導論》)。第二段詩節中的詩段(第6-10節和第11、12節)是對第一段詩節中相應詩段(第1-3節和第4、5節)內容的擴展。(RSB)
30:1-3 我尊崇上帝的原因。詩歌的首句宣稱:我要尊崇你,後面緊接著三個引起詩人尊崇上帝的經歷:上帝解救他脫離仇敵的攻擊,上帝應允他在絕境中的禱告,以及上帝拯救他脫離迫在眉睫的死亡。第3節提到陰間和坑,很可能指威脅詩人的死亡是上帝審判後宣告的滅亡(參28:1)。
30:4-5 早晨便必歡呼。在表明自己要尊崇上帝之後,詩人轉向其他敬拜者,激勵他們與他一起歌頌和稱讚上帝。雖然在忠信人的生命中的確會有哭泣,有時是因為他們的過犯招致上帝的怒氣,有時他們受苦只是因為生活在墮落的世界中,然而哭泣將會結束。早晨代表上帝解救人的時間(參90:14),可能直到末日才會來到(參49:14),但這個日子必定會來到。
30:6-7 唯有你是我的保障。在平順的日子,上帝的百姓很容易依靠自己來謀求長久的幸福;但是他們必須時刻謹記,是上帝使人的江山穩固(《和修》“使我穩固如山”;比喻不可動搖的穩固),如果祂停止照管,忠信人就要遭受毀滅。
30:8-10 我向上帝懇求。在陳述一件事情之後(6節),大衛繼續回想:他曾經身陷絕境,祈求能繼續存活。從第9節清晰可見,上帝搭救他的目的不是僅僅延長他在地上的年歲,寶貴的是:忠信人活著要稱讚上帝,並傳說祂的誠實。《撒母耳記》記載了大衛一生中的許多類似事例,本詩希望敬拜者回想自己生命中的經歷,並重整自己對於生活順遂的目的。
30:11-12 我要永遠稱謝上帝。經歷憂傷變成喜樂的詩人,以及所有與他一同敬拜的人,盼望永遠歌頌上帝和稱謝祂(參4節)。我的靈(《和》注:原文作 “榮耀”),在《詩篇》的詩歌體語言中,它是指整個人(參16:9,108:1)。
1. 神將大衛從什麼危險中拯救了出來呢?有什麼跡象顯示那危險是非常大的呢?大衛:(a)在遭遇危險之前,(b) 在遭受危險之際,和 (c) 在他從危險中被拯救出來之後,他的心境怎樣呢?
答:神拯救大衛脫離仇敵的攻擊(1a下),脫離疾病(2節;這可以是真的疾病或是比喻絕境),也脫離迫在眉睫的死亡(3節)。大衛描述這些危險如同陰間,如同下坑(指墳墓,象徵死亡,或神的審判)。大衛在遭遇危險之前自大地以為他是靠自己凡事平順(30:6-7),遭受危險之際才感到驚惶(30:7),因此就向上帝求救。在脫離危險之後,他獻上感恩,稱頌上帝的拯救,使他從哀苦變為跳舞,憂傷變為喜樂。
2. 大衛從他的經歷,對於:(a) 苦難的有益的影響,和 (b) 他被拯救出來的目的,得到了什麼結論呢?他現在能作什麼是他以前不能同樣作的呢?比較林後一8~11。
答:苦難可以使人謙卑,認識上帝的恩典。大衛蒙拯救之後,才知道人生的目的是要歌頌讚美上帝(30:4、12),以神為樂。經歷苦難與上帝的解救,可以使人從心裏發出讚美與感恩。這是基督徒可以感同身受的,因為我們的元首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了,我們可以有同樣復活的盼望。
LikeLike